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125522)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秋穗正苏光辉田文喜张蕊王成龙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篇蒸汽发生器
  • 3篇过冷沸腾
  • 2篇多孔介质
  • 2篇压水堆
  • 2篇水堆
  • 2篇换热
  • 2篇二次侧
  • 1篇定位格架
  • 1篇动态特性
  • 1篇行波
  • 1篇压水堆燃料
  • 1篇遗传神经网络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湍流模型
  • 1篇热管
  • 1篇热系数
  • 1篇嬗变
  • 1篇网络

机构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上海核工程研...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作者

  • 8篇苏光辉
  • 8篇秋穗正
  • 7篇田文喜
  • 2篇王成龙
  • 2篇张大林
  • 2篇张蕊
  • 1篇干富军
  • 1篇姚彦贵
  • 1篇刘天才
  • 1篇左巧林
  • 1篇谢永诚
  • 1篇柴宝华
  • 1篇陈静
  • 1篇张文文
  • 1篇初晓
  • 1篇章静
  • 1篇宋健

传媒

  • 8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湍流模型对过冷沸腾计算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ANSYS FLUENT14.5分析湍流模型对过冷沸腾的影响,建立多套网格,每套网格采用不同的湍流模型、壁面函数及两相湍流处理方法,将计算结果与基准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网格、湍流模型、壁面函数及两相湍流处理方法对计算精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k-ε模型的计算精度高于k-ω模型的;Dispersed方法和Per Phase方法的计算精度相对于Mixture的无明显提升;增强壁面函数对Y+≈1的网格无法获得满意的计算结果。
张蕊田文喜丛腾龙苏光辉秋穗正
关键词:过冷沸腾湍流模型
压水堆燃料棒束通道内过冷沸腾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使用Fluent14.5两流体模型中的RPI(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壁面沸腾模型,对堆芯燃料棒束通道内过冷沸腾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通道内的流场、温度场以及空泡份额的分布,分析了定位格架和搅混翼的存在对热工水力特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格架的存在会造成很大的压降,而搅混翼会对流场、温度场和空泡份额分布产生显著影响;RPI壁面沸腾模型的模拟结果与Bartolemei试验数据符合很好。
张蕊干富军左巧林田文喜苏光辉秋穗正
关键词:过冷沸腾定位格架
径向倒料行波堆MA嬗变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行波堆可使用低富集度核燃料达到较高的燃耗,核废料不需再回收处理,是闭式燃料循环外有效的核燃料利用体系。为进一步挖掘行波堆在核燃料利用方面的优势,本文对行波堆嬗变次锕系核素(MA)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自主设计的1 250 MWt棋盘式径向倒料钠冷行波堆中均匀添加MA,质量份额从2.0%至12.0%。采用自主开发的MCNP-ORIGEN耦合燃耗计算程序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MA嬗变量随MA质量份额的增大线性增大,而嬗变率随MA质量份额的增大呈抛物线变化。同时研究了MA质量份额对堆芯安全参数的影响,如堆芯有效增殖因数、多普勒反馈系数、空泡系数和有效缓发中子份额等。计算结果表明,堆芯有效增殖因数和空泡系数随MA质量份额的增大而增大,多普勒反馈系数和有效缓发中子份额随MA质量份额的增大而减小。
郑美银田文喜初晓张大林苏光辉秋穗正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过冷沸腾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两流体欧拉数学模型结合RPI壁面沸腾模型,利用大型商用CFD软件ANSYS CFX 12.0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过冷沸腾区一次侧、壁面和二次侧耦合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三叶梅花孔支撑板和不同入口过冷度条件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内的流动沸腾现象,得到一、二次侧流场与温度场,二次侧空泡份额分布,支撑板梅花孔局部的流动状况及不同入口过冷度对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三叶梅花孔支撑板的存在及不同入口过冷度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过冷沸腾区域的热工水力特性影响显著。
王成龙丛腾龙田文喜秋穗正苏光辉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两相流动
耦合一、二次侧换热的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流场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蒸汽发生器(SG)内三维两相流场可为流致振动分析提供输入条件。本文基于FLUENT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SG二次侧流场进行求解。在动量方程中添加管束附加阻力,分别计算横流和顺流管束阻力,同时考虑了下降段、支承板和汽水分离器阻力。在能量方程中,将一、二次侧换热量三维分布作为二次侧流场的能量源项,在计算中采用耦合迭代求解。计算结果与总体设计值符合较好。计算结果同时显示,二次侧流场分布极不均匀;进入第一级汽水分离器的工质最大、最小流动含汽率分别为0.75和0.07;一、二次侧平均换热系数分别为15 856.5和63 623.0 W/(m2·K),二次侧最大换热系数为122 862.9W/(m2·K),U型管外壁面平均热流密度为149.9kW/m2;U型管弯管段最大横流速度约为4.06m/s;冷侧冲刷U型管的横流能量(ρu2)大于热侧,其值为1 145J/m3。
丛腾龙田文喜秋穗正苏光辉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多孔介质流致振动
遗传神经网络对水平通道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预测被引量:2
2015年
分别采用3层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和遗传神经网络(GNN)预测从常规通道到微通道尺度范围内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系数,GNN的精度优于BPN的精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16%和20.50%)。输入参数为含气率、质量流密度、热流密度、管径和物性,输出参数为传热系数。基于GNN预测结果,进行了参数趋势分析。对常规通道,传热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对微通道,低压时传热系数受压力影响很小,高压、低含气率时,传热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高压、高含气率时,传热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传热系数随质量流密度、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气率的增大,传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微通道发生烧干时的含气率较低。传热系数随管径的减小而增大;管径越小,越易发生烧干。
章静丛腾龙苏光辉秋穗正
关键词:BP神经网络遗传神经网络
TOPAZ-Ⅱ改进型热管辐射换热器传热单元数值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针对前苏联研制的TOPAZ-Ⅱ空间热离子反应堆,结合成熟的高温热管技术,对改进型热辐射换热器传热单元进行瞬态特性研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热管瞬态启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翅片温度计算采用有限差分进行求解,并与热管壁面进行单向耦合传热。热管启动过程中采用Cotter热管极限理论,即重力极限、声速极限、携带极限来判定热管启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热管390s内启动迅速,在启动第2阶段遇到声速极限,从而限制了热管启动时间。热管和翅片最终达到稳态,温度分布均匀,当量换热系数为1 783.25 W/m^2。热管换热单元能有效地将热量导入到外界。
王成龙宋健陈静张文文田文喜苏光辉张大林秋穗正刘天才柴宝华
关键词:动态特性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一、二次侧稳态流场耦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蒸汽发生器(SG)在运行过程中主要面临流致振动所导致的传热管破裂事故,而流致振动分析需以SG内的三维两相流场作为输入条件。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SG二次侧流场进行求解,同时耦合一、二次侧换热,获得SG二次侧速度场、温度场、压力场及流动含气率分布,并获得传热管一维的一、二次侧流体温度和换热系数及传热管温度分布。由于一次侧向二次侧释热极不均匀,SG内流场分布及汽水分离器内的含气率分布极不均匀;汽水分离器内的最大、最小含气率分别为0.62和0.05,该参数可为汽水分离器负载设计提供依据。通过计算还获得弯管区速度分布,该分布可为传热管的流致振动磨损评估提供输入条件。
丛腾龙田文喜秋穗正苏光辉谢永诚姚彦贵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多孔介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