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2003)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6
相关作者:陈英茂田嘉禾耿建华徐白萱姚树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PET
  • 4篇PET/C
  • 4篇PET/CT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正电子
  • 3篇正电子发射
  • 3篇CT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 2篇图像
  • 2篇分辨率
  • 2篇CT设备
  • 1篇断层扫描
  • 1篇选型
  • 1篇一体化
  • 1篇医用
  • 1篇医用设备
  • 1篇医用设备管理
  • 1篇硬件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型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西门子医疗系...

作者

  • 9篇陈英茂
  • 7篇田嘉禾
  • 6篇耿建华
  • 4篇徐白萱
  • 4篇姚树林
  • 3篇邵明哲
  • 2篇陈盛祖
  • 2篇尹大一
  • 1篇刘家金
  • 1篇尹岭
  • 1篇崔红燕

传媒

  • 7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图像重建条件对PET脑显像SPM分析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图像重建条件对^(18)F-FDG PET 脑显像统计参数图(SPM)处理结果的影响。方法对6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实施真、假针刺条件下的^(18)F-FDG PET 脑显像。分别用4种重建条件进行图像重建。对每一重建结果均用 SPM 软件进行对齐、归一化及平滑处理,并进行配对 t检验。结果 (1)SPM 校正多重比较(P_(校正)<0.05)的统计学处理示,4种条件的重建结果中无一像素超阈值激活;(2)SPM 未校正多重比较(P_(未校正)<0.001)的统计学处理示,4种重建条件的 SPM 结果不一致。2种重建算法(滤波反投影法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间差异最明显,不仅激活的像素总数及区域个数有差异,激活区的空间位置也大多不一致。结论 PET 图像重建条件对 SPM 未校正多重比较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有影响,下结论要慎重。
尹大一陈英茂姚树林邵明哲尹岭崔红燕田嘉禾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
SPECT设备平面成像性能评估与验收测试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对医疗设备SPECT验收测试,评估其平面成像性能指标,为临床患者检测的安全和临床图像质量的可靠性提供依据。方法:对GE公司的Infinia Hawkeye4型和西门子公司的Symbia T6型两种机型SPECT设备的平面成像指标固有空间分辨率、固有空间线性、固有能量分辨率、固有均匀性、最大计数率及系统平面灵敏度进行测试。结果:SPECT设备的两种机型其各项指标略有差别,对于固有空间分辨率及固有线性的性能指标,机型1略优于机型2,但对于系统平面灵敏度及能量分辨率,机型2略优于机型1。结论:SPECT设备两种机型的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出厂标准,并且达到了临床诊断的需求。
邵明哲陈英茂姚树林田嘉禾
关键词:SPECT
PET/CT中心建设之一——配置条件和设备选型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介绍PET/CT中心建设中PET/CT设备的配置条件,探讨设备的选型依据。方法:根据我国关于大型医用设备管理新政策以及PET/CT的原理、结构和技术性能,论述医疗机构建设PET/CT中心所需的条件及PET/CT设备的选型。结果:①拟申请配置PET/CT的医疗机构在医院等级、床位数、年门诊量、年出院患者数及相关科室(核医学科、肿瘤科及影像科等)的规模、人员和科研等方面需满足卫生部《2011-2015年全国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配置规划》中的有关要求;②医疗机构选择PET/CT机型需关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③获得PET/CT配置许可指标的医疗机构需参加卫生部集中招标采购的流程。结论:给出建立PET/CT中心需具备的软硬件和设备的选型参数,为医疗机构建设PET/CT中心提供参考依据。
陈英茂耿建华田嘉禾徐白萱
关键词:设备选型医用设备管理正电子发射型集中招标采购CT设备
一体化PET-MR中PET设备性能指标测试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一体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MR(PET-MR)在MR常规序列采集时的磁场环境中PET的性能测试。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T18988-1(NEMA NU2-2007),在MR常规序列采集时,同步测试PET的空间分辨率、散射分数、计数丢失、随机符合、灵敏度、校正精度及图像质量指标。结果:视野中心1 cm处横向和轴向空间分辨率分别为3.9 mm和4.2 mm,10 cm处分别为4.9 mm和6.5 mm。视野中心和距中心10 cm处的系统灵敏度分别为13.5 kcps/MBq和13.8 kcps/MBq,散射分数为36.4%。当放射性浓度为21.6 k Bq/ml时最大噪声等效计数率为187.9 kcps;真符合计数率峰值为713.6 kcps,计数丢失及随机符合校正最大误差为13%,散射和衰减校正的相对误差为22.82%。结论:一体化PET-MR在MR常规序列采集时的磁场环境中,PET的性能指标与同期的PET-CT中PET的性能指标相当,甚至更佳。
刘家金刘猛姚树林彭齐尹大一陈英茂徐白萱
关键词:NEMA
PET空间分辨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PET/CT)是现今肿瘤学不可或缺的成像技术,肿瘤的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价以及预后均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密不可分,是反映图像质量的重点指标。通过调研与综述PET空间分辨率及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正电子射程、探测器、飞行时间(TOF)、作用深度(DOI)和点扩散函数(PSF)新技术以及图像重建等因素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为临床使用PET/CT提供借鉴。
王瑞耿建华
关键词:空间分辨率影响因素
PET/CT中心建设之二——设备关键硬件与技术性能的深度探讨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PET/CT关键硬件及构造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关系,为PET/CT选型提供依据。方法:根据PET/CT成像理论及关键硬件构造的工作原理,探讨其所影响的主要技术指标。结果:PET探头中的晶体、光电倍增管及探头结构等是影响PET的空间分辨率、能量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探测效率、灵敏度及图形信噪比等技术指标的主要因素;CT球管、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决定了CT的排数和层数等技术指标。结论:PET/CT关键硬件及构造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关系可为评估PET/CT配置和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陈英茂耿建华田嘉禾徐白萱
关键词:PETCT技术指标
PET/CT中心建设之三——场地选址与布局设计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PET/CT中心建设中的场地选址、布局与设计。方法: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管理政策、PET/CT中心技术特点、工作流程及工作经验,讨论PET/CT中心建设的选址及布局设计相关问题。结果:给出了医疗机构建立PET/CT中心时,如何进行选址及进行各功能区域的布局设计。结论:为医疗机构建立PET/CT中心的选址及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耿建华陈英茂陈盛祖田嘉禾
关键词:PET
PET图像中球形病灶的部分容积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4年
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球形病灶(直径2~30 mm)位于各种背景(背景与病灶强度之比为0~0.7)中时,PET设备(分辨率3~15 mm)的成像实验。计算模拟图像中病灶的像素最大值、平均值及半高宽,由此探讨球形病灶PET成像的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建立部分容积效应校正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对于任一分辨率和背景强度,图像上病灶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随病灶直径的增大而呈S形增加;对于任一病灶直径和背景强度,病灶强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随分辨率的增大而呈倒S形减小;对于任一病灶直径和分辨率,病灶强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随背景强度线性增加,以背景为基点时,高出背景的病灶强度(最大值、平均值)与相应病灶真值之比不随背景强度变化;对任一病灶直径和分辨率,病灶半高宽不随背景强度变化;当病灶直径大于分辨率时,病灶半高宽与其真实直径很接近,但随分辨率变差,其接近程度也变差;当病灶直径小于分辨率时,病灶半高宽基本不再随直径变小而变小,而是基本等于空间分辨率,并保持不变。
陈英茂耿建华田嘉禾徐白萱姚树林邵明哲
关键词:PET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因素
双探头符合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双探头符合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G.E.Hawkeye双探头符合成像设备,对Toshiba椭圆柱分辨率模型成像。用X线透射扫描进行衰减校正,在不同的活度下做18次扫描。OSEM算法选择4种后滤波...
耿建华陈英茂陈盛祖司宏伟张雯杰郑容田嘉禾
关键词:分辨率活度
PET/CT中心建设之四——放射防护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PET/CT中心建设中的放射防护。方法:根据我国放射防护相关的现行政策、PET/CT技术特点、辐射剂量的理论及工作经验积累,讨论PET/CT中心建设中放射防护的相关问题。结果:给出了PET/CT中心从放射性药物分装到PET/CT扫描各工作环节中的放射防护要求;导出了各环节中防护设施屏蔽厚度的计算公式,并介绍了放射防护的评价验收程序。结论:全面系统探讨了PET/CT中心建设各环节中的放射防护,为医疗机构建立PET/CT中心提供参考。
耿建华陈英茂陈盛祖田嘉禾
关键词:PET辐射防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