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WW012)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高晓玲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知识话语研究
- 2015年
- 作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重要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包括政治、经济、伦理等诸多领域产生过广泛影响,但对他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具体学科领域。本文着重考察他的知识话语,试图从整体上把握他对认识问题的基本看法。文中讨论穆勒在"总体性知识"和"浅表性知识"之间所做的区分、他的"局部真理"和"多面性"概念,基于此种认识观点提出有别于"职业教育"的"通识教育"理念,以及在柯勒律治影响下提出的"哲学家诗人"这个作为智性权威的角色。如果将穆勒进行简约化的学派归类,将会极大削弱他的思想价值,他的折衷主义和反派别主义体现了他在学科分化趋势下进行的整合性努力。
- 高晓玲
- 关键词:通识教育
- 乔治·爱略特的转型焦虑被引量:4
- 2016年
-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处于冲突与变革的转型时期,如何在起伏动荡的思潮中找到相对稳定的话语权威,是乔治·爱略特最为关注的问题。激进狂热的社会变革和社会失序的风险促使爱略特重新思考阶级责任问题;机械化发展导致的感受力丧失和人类冲突的普遍性使同情成为亟须培养的情感能力;在科学话语膨胀的时代,她反思人类认知的限度,对科学与道德之间的价值断裂充满忧思。在这个过程中,文学写作成为爱略特释放焦虑的弹性空间。
- 高晓玲
-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焦虑
- 马修·阿诺德的知识话语被引量:1
- 2013年
- 阿诺德的核心概念"文化"、"批评"、"完美"等背后隐藏了对认识问题的关注:阿诺德以"看清事物本相"为认识的原则,但又明确区分了知识与科学。在阿诺德看来,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富有人情"、能使万物发生关联的整合性知识。文化传播者或批评家的职责在于以客观公允的立场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大众传递知识。
- 高晓玲
- 关键词:马修·阿诺德知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