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D064)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柠吴志英陈燕惠林齐防林珉婷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褪黑素
  • 2篇基因
  • 2篇黑素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肌病
  • 1篇新生鼠
  • 1篇行为发育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褪黑素
  • 1篇遗传学
  • 1篇脂质沉积性肌...
  • 1篇受体
  • 1篇糖皮质激素受...
  • 1篇褪黑激素
  • 1篇皮质
  • 1篇情绪
  • 1篇情绪发展
  • 1篇母婴
  • 1篇母婴分离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吴志英
  • 2篇王柠
  • 2篇陈燕惠
  • 1篇王艳霞
  • 1篇陈万金
  • 1篇慕容慎行
  • 1篇王婷婷
  • 1篇林珉婷
  • 1篇林齐防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我国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基因研究的现状及热点问题被引量:12
2011年
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是线粒体脂肪酸转运和β氧化缺陷导致脂质在肌纤维内沉积而引起的一类代谢性肌病。既往国内报道的大量资料,多是基于肌肉病理诊断的临床总结,较少涉及生化及分子遗传学领域。近年来,中国内地、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多个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
吴志英王柠
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核黄素MYOPATHY基因代谢性肌病分子遗传学
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定量技术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重复突变及携带状态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及BMD)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dystrophin基因分析,探讨MLPA定量技术在本病重复突变及携带者检测中的优势。方法以355例DMD及BMD患者、46名缺失型患者之母和8名重复型患者之母为研究对象,应用MLPA技术对dystrophin基因全长外显子进行分析,对于单一外显子缺失的样本采用PCR及测序进行验证。结果经MLPA分析,全部355例患者中190例为dystrophin基因缺失型患者,在其余非缺失型患者中检测出34例重复型突变。此外,在46名缺失型患者的母亲中发现了28名携带者,在8名重复型患者的母亲中发现了6名携带者,两组患者母亲携带者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测序验证,在1例单一外显子缺失的患者中发现17号外显子存在AGGGAACAGATCCTGGTAAAGCA小片段缺失。结论与传统的定量方法相比,MLPA定量技术可对DMD及BMD患者全长外显子区域同时进行缺失、重复分析,并能对患者家系成员的携带状态进行判定。此外,MLPA检测结果受模板DNA的浓度及纯度影响较小。
林齐防陈万金王柠吴志英林珉婷慕容慎行
关键词: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YSTROPHIN基因
血清褪黑素在早期环境对大鼠情绪发展中的作用
2012年
【目的】通过研究早期环境对大鼠情绪反应及血清褪黑素(melatonin,MT)水平的影响,探讨早期环境对远期行为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5只新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丰富环境及早期刺激(the enriched environment and early intervention,EE)组、隔离环境(the isolated environment,IE)组和正常对照组。EE组和IE组于生后第1~28天接受不同环境刺激(丰富环境、隔离环境),于生后第29天采用触动实验评价大鼠情绪行为及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大鼠血清MT水平改变。【结果】1)触动实验结果显示,EE组大鼠紧张性触动、疼痛刺激评分分别为(1.13±0.35,1.87±0.83)>对照组(1.67±0.72,2.60±0.91)>IE组(2.13±0.64,3.47±0.64),P<0.05;2)血清褪黑素水平:EE组[(49.67±6.67)ng/mL]>正常对照组[(45.81±4.09)ng/mL]>IE组[(40.53±3.23)ng/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13.021,P<0.001);3)血清褪黑素水平与大鼠紧张刺激、疼痛刺激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褪黑素在调节早期环境对发育期动物情绪发展的影响中起重要作用。
王婷婷陈燕惠
关键词:褪黑素情绪
褪黑素对母婴分离新生鼠行为发育及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调节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褪黑素(MT)对母婴分离(MS)新生大鼠行为发育及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同窝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MS)组、母婴分离+褪黑素干预(MT)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MT组和MS组于出生后第1~14天进行母婴分离实验;MT组于出生后第7~20天腹腔注射MT10mg/(kg·d),注射容积10ml/kg,MS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于出生后第28天,采用水迷宫试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于出生后第30天,取3组大鼠海马组织,采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GR阳性细胞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GRmRNA表达。结果(1)MS组大鼠水迷宫测试学会正确上台所需的训练次数[(13.3±3.7)次],较对照组[(8.9±2.1)次]明显增加(P〈0.01),MT组大鼠学会正确上台所需的训练次数[(9.2±2.6)次],较MT组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S组海马GR蛋白(78.56±4.05)及mRNA表达(0.65±0.28)较对照组[(136.04±5.16)、(0.95±0.34)]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组大鼠海马GR蛋白(129.11±5.03)及mRNA(0.94±0.32)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MT可能通过上调海马GR水平减轻早期母婴分离对远期行为发育的损伤。
王艳霞陈燕惠
关键词:褪黑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