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1)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召会鹿志创田甲申韩家波马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信标
  • 1篇食性
  • 1篇卫星
  • 1篇卫星跟踪
  • 1篇卫星信标
  • 1篇江豚
  • 1篇贡献率
  • 1篇海豹
  • 1篇放流
  • 1篇斑海豹

机构

  • 2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马志强
  • 2篇韩家波
  • 2篇田甲申
  • 2篇鹿志创
  • 2篇王召会
  • 1篇高天翔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兽类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卫星信标跟踪的斑海豹放流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卫星标记跟踪方法对斑海豹的野外释放效果进行了研究。2010年和2011年6月分别释放了4头和3头人工繁殖的2龄未成年斑海豹,2011年同时释放了3头野外出生的救助个体。标记斑海豹在释放后,7头人工繁殖斑海豹中的5头信标信号持续时间较长,在信号消失前,1头斑海豹一直在渤海海域活动,另4头沿辽宁沿岸、朝鲜西海岸到达辽东湾斑海豹的主要度夏海域韩国白翎岛附近。研究期间,1头人工繁殖的斑海豹在59 d内运动的距离超过1 250 km。救助斑海豹中,2头个体的信标信号持续较长,并分别在山东半岛沿海和黄渤海活动。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繁殖的斑海豹在经过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海域后可以正常生活洄游。
韩家波鹿志创田甲申马志强王召会杨勇王勤国宋新然彭志平
关键词:卫星跟踪信标斑海豹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ssp.sunameri)食性被引量:16
2016年
稳定同位素技术已广泛地用于分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食物来源和营养级关系,但在海洋哺乳动物食性方面应用较少。通过分析2012年4—6月在辽东湾沿岸海域搁浅而死亡的江豚样本和同时期(6月)取自辽东湾海域主要渔获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研究了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sp.sunameri)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江豚δ13C值为(-18.4±0.3)‰,δ15N值为(13.8±0.4)‰。28种可能生物饵料的δ13C值的范围为-19.5‰—-17.0‰,δ^(15)N值的范围为11.4‰—14.0‰。江豚的营养级为4.5,高于传统胃含物分析法的研究结果。28种测试生物的营养级位于3.8—4.6之间。江豚的食物来源主要以鱼类为主,对食物种类的喜食顺序为中上层鱼类>中下层鱼类>底层鱼类>头足类>虾类>蟹类,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3.9%、18.2%、13.1%、10.0%、8.8%、6.0%。江豚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与体长无明显的线性关系,碳营养源较为稳定,氮营养源复杂多变。
鹿志创田甲申王召会马志强韩家波高天翔
关键词:江豚食性贡献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