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08A610091)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郭建荣贾东林郭伟喻君廉姜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宁波大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细胞
  • 4篇营养因子
  • 4篇源性
  • 4篇源性神经营养...
  • 4篇神经病
  • 4篇神经病理
  • 4篇神经病理性
  • 4篇神经营养
  • 4篇神经营养因子
  • 4篇细胞源
  • 4篇细胞源性
  • 4篇胶质细胞源性
  • 4篇胶质细胞源性...
  • 4篇病理
  • 4篇病理性
  • 3篇神经病理性疼...
  • 3篇疼痛
  • 3篇病理性疼痛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宁波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贾东林
  • 5篇郭建荣
  • 1篇张利萍
  • 1篇廉姜芳
  • 1篇吴新民
  • 1篇喻君
  • 1篇袁晓红
  • 1篇郭向阳
  • 1篇沈华春
  • 1篇郭伟
  • 1篇金宝伟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被引量:4
2009年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GD-NF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多种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维持和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另外,GDNF还参与中枢和外周水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发展。该文主要就GDNF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郭建荣贾东林
关键词: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保护
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被引量:6
2010年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细胞群体,有着复杂的信号转导系统,通过释放许多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参与疼痛信号的转导与调控。另外,星形胶质细胞还参与外周和中枢水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就星形胶质细胞起源、分类、功能、激活,参与疼痛调节机制,以及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关系等进行文献综述。
贾东林郭建荣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病理性疼痛
鞘内注射GDNF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周龄6周,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4组(n=30):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P组)和GDNF组.采用结扎L5.6脊神经的方法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C组不给予任何处理;S组只暴露脊神经,但不结扎;P组脊神经结扎后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隔日1次,连续14 d;GDNF组脊神经结扎后鞘内注射GDNF 2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μl,隔日1次,连续14 d.分别于脊神经结扎后3、7和14 d时,取10只大鼠,测定机械痛阈,然后处死,取脊髓背角,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测定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P组和GDNF组机械痛阈降低,脊髓背角p38MAPK蛋白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P组比较,GDNF组机械痛阈升高,脊髓背角p38MAPK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0.01).结论 鞘内注射GDNF可通过抑制脊髓背角p38MAPK蛋白的表达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
贾东林吴新民郭向阳张利萍郭建荣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鞘内注射GDNF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脊神经结扎(SNL)大鼠脊髓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L5~L6脊神经结扎模型,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纯SNL组(SNL后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和GDNF治疗组(SNL后蛛网膜下腔注射GDNF)。每组根据处死动物的时间不同又分为术后3d组、术后7d组和术后14d组3个亚组,每组各10只。于大鼠脊神经结扎后不同时间点(3d、7d和14d)进行行为学评估后断头处死大鼠,取其脊髓组织测定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SNL组脊髓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在术后3d开始明显增高,一直持续到术后14d(P<0.01或0.05);与SNL组比较,GDNF组脊髓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降低且持续至术后14d(P<0.01或0.05)。结论:大鼠脊髓组织中NO和NOS可能参与了SNL所致病理性疼痛的发生,鞘内注射GDNF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可能与降低脊髓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有关。
郭建荣贾东林喻君郭伟廉姜芳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病理性疼痛
蛛网膜下隙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抑制脊神经结扎大鼠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隙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脊神经结扎(SNL)大鼠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第5-第6腰脊神经(L5-L6)制备SNL模型。术后隔日一次性蛛网膜下隙注射10μl GDNF2 g·L^-1组。术后第3,7和14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测定脊髓背角处GFAP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NL组在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脊髓GFAP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可持续至第14天,而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的星形胶质细胞未发生此种改变。GDNF组的阳性细胞显著减少。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脊髓背角均出现GFAP免疫阳性条带,灰度值较低;SNL在术后第3天即可诱导脊髓背角GFAP蛋白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GFAP蛋白的灰度值逐渐升高,术后第3,7,14天分别为2.55±0.33,2.88±0.79和3.12±0.75(P〈0.01)。与SNL模型组比较,GDNF可显著降低GFAP的表达水平,术后第3,7,14天分别为1.61±0.38,1.65±0.64和1.57±0.41(P〈0.01)。结论蛛网膜下隙注射GDNF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脊髓背角GFAP蛋白表达有关。
郭建荣贾东林金宝伟廉姜芳袁晓红沈华春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