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691)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金武龙叶为民竺涵光郑家伟周梁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复旦大学内蒙古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舌癌
  • 2篇前臂皮瓣
  • 2篇缺损
  • 2篇颌面
  • 2篇颌面部
  • 2篇颌面部缺损
  • 2篇面部
  • 2篇面部缺损
  • 1篇新西兰白兔
  • 1篇隐匿
  • 1篇隐匿性
  • 1篇隐匿性淋巴结...
  • 1篇隐匿性转移
  • 1篇舌癌患者
  • 1篇前臂游离皮瓣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瘤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分析
  • 1篇临床分型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5篇金武龙
  • 3篇竺涵光
  • 3篇叶为民
  • 2篇田洁
  • 2篇周梁
  • 2篇郑家伟
  • 1篇张凌
  • 1篇孟秀英
  • 1篇张志愿
  • 1篇郭慧玲

传媒

  • 2篇北京口腔医学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00例cN0舌癌患者隐匿性淋巴结转移部位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分析cN0舌癌患者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病理因素对隐匿性转移的影响,为选择性颈清扫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00例cN0舌癌患者资料,分析其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原发灶的直径、T分级、浸润深度、生长方式、病理分级、分化程度等对隐匿性转移的影响。结果 100例cN0舌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2%,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同侧的Ⅱ区,占总转移部位的51.61%(16/31),其次分别为同侧Ⅰ和Ⅲ区,87.10%(27/31)的隐匿性转移位于以上三个区域。另外,舌癌的直径与隐匿性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而浸润深度、生长方式、病理分级,肿瘤分级和分化程度对其有显著性影响(P<0.05),且随着病理分级、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递增,转移率有升高的趋势。结论同侧的Ⅰ、Ⅱ和Ⅲ区是cN0舌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常见区域,综合考虑原发灶的浸润深度、生长方式、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对较易发生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cN0舌癌患者可行选择性肩胛舌骨肌上清扫术。
金武龙叶为民竺涵光郑家伟
关键词:舌癌隐匿性转移
纳米微粒靶向治疗兔舌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阿霉素纳米微粒经舌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给药后,药物在靶器官及易损器官内的分布特点,探讨阿霉素纳米微粒治疗舌癌的靶向性。方法将40只荷舌癌的纯种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阿霉素纳米微粒组和阿霉素组,每组20只,以超选择性舌动脉插管分别注射阿霉素和阿霉素纳米微粒。每组给药后1h、5h、15h各处死5只兔,分别取舌、舌癌、心、肝、脾、肺、肾组织各1.0g,血浆1mL,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和血浆内的药物浓度。给药45d后切取兔舌癌组织,制作连续病理切片,检测治疗效果。结果给药后1h、5h、15h,阿霉素纳米微粒组舌癌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阿霉素组(P<0.01),而血浆、心、肺中阿霉素浓度则显著降低(P<0.01);阿霉素纳米微粒组中,给药后1h、5h、15h以舌癌和舌组织内药物浓度为最高,各时间点均以心脏药物浓度为最低。45d后阿霉素纳米微粒组均达到完全缓解,病理切片仅见少量癌细胞。结论阿霉素纳米微粒经舌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给药后,可以显著提高阿霉素在舌癌病灶内的浓度,具有显著的靶向治疗效果。
金武龙周梁郭慧玲田洁
关键词:靶向性舌癌新西兰白兔
100例成釉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对比研究成釉细胞瘤不同临床病理类型、治疗方法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100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分型、治疗方法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确切概率法(SAS9.13软件包)检验各相关因素与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病年龄与临床分型有一定关系,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主要见于青少年。100例成釉细胞瘤患者中,单囊型术后复发率7.69%(3/39)、外周型复发率为40.00%(2/5)、一般型复发率为57.14%(32/56),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减压术治疗29例,术后8例复发;刮治术治疗38例,24例复发;颌骨方块切除11例,3例复发;根治性切除22例,术后2例复发。不同术式术后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不同术式治疗的成釉细胞瘤术后复发率显著不同,设计手术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临床分型、发病部位等因素,选择相应的适应证。不当的手术方案设计也是引起复发的重要因素。
金武龙叶为民周梁郑家伟竺涵光张志愿田洁
关键词:成釉细胞瘤复发临床分型
前臂皮瓣功能性修复颌面部缺损的临床体会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设计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以期达到恢复其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目的。方法:选择舌癌、颊癌、口底癌患者20例;前臂皮瓣设计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根据缺损大小、形状设计其皮肤外形;另一部分根据桡动脉和头静脉走行设计皮下筋膜层外形:其范围要包括桡动脉和头静脉在内,大于皮肤范围;术后半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修复器官的解剖形态、黏膜化程度、发音清晰度、运动及饮食类型等诸方面生理功能。结果:20例皮瓣全部修复成功,术后半个月、3个月有不同程度的皮瓣外形臃肿,6个月后,修复器官解剖形态无臃肿和牵拉,发音较清晰、感觉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大部分(18/20)为普食,少部分(2/20)为软食。结论:皮肤和筋膜下设计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可以较好恢复颌面部器官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金武龙孟秀英张凌
关键词:前臂皮瓣颌面部缺损
前臂游离皮瓣功能性修复颌面部缺损的临床体会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设计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以期达到恢复其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目的。方法:选择舌癌、颊癌、口底癌患者20例,设计前臂皮瓣时,一是根据缺损大小、形状设计其皮肤外形,二是根据桡动脉和头静脉走行,设计皮下筋膜层外形,包括桡动脉和头静脉在内,大于皮肤范围。术后半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修复器官的解剖形态、黏膜化程度、发音清晰度、运动及饮食类型等诸方面生理功能。结果:20例皮瓣全部获得成功,术后半个月和3个月有不同程度的皮瓣外形臃肿,6个月后,修复器官解剖形态无臃肿和牵拉,发音较清晰,感觉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大部分患者(18/20)进普食,少部分(2/20)为软食。结论:皮肤和筋膜下设计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可以较好恢复颌面部器官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金武龙叶为民竺涵光
关键词:前臂皮瓣颌面部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