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

作品数:632 被引量:5,212H指数:30
相关作者:杨联安辛亚平张富新李鑫任战军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9篇农业科学
  • 1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5篇生物学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理学
  • 8篇化学工程
  • 8篇医药卫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7篇土壤
  • 27篇山羊
  • 26篇活性
  • 24篇基因
  • 23篇苹果
  • 23篇小麦
  • 23篇核桃
  • 22篇玉米
  • 22篇奶牛
  • 20篇葡萄
  • 18篇营养
  • 17篇植物
  • 17篇抗氧化
  • 15篇蛋白
  • 15篇发酵
  • 14篇日粮
  • 14篇獭兔
  • 13篇羊奶
  • 13篇油菜
  • 10篇水分

机构

  • 454篇西北农林科技...
  • 66篇陕西师范大学
  • 37篇西北大学
  • 20篇杨凌职业技术...
  • 19篇西安理工大学
  • 13篇延安大学
  • 10篇陕西科技大学
  • 10篇榆林学院
  • 9篇陕西教育学院
  • 9篇学研究院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8篇陕西出入境检...
  • 7篇内江师范学院
  • 7篇陕西理工大学
  • 7篇陕西省动物研...
  • 7篇西安市农产品...
  • 6篇蓝田县农业技...
  • 6篇西安市农业技...
  • 5篇贵州大学
  • 5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28篇杨联安
  • 28篇辛亚平
  • 25篇张富新
  • 22篇任战军
  • 21篇李鑫
  • 16篇杜双奎
  • 15篇林青
  • 13篇昝林森
  • 12篇张有林
  • 11篇彭少兵
  • 11篇张彬
  • 10篇赵献军
  • 10篇孟昭福
  • 10篇王飞
  • 10篇刘杜玲
  • 10篇陈玉林
  • 8篇杨雨鑫
  • 8篇张博勇
  • 8篇姚军虎
  • 6篇赵政阳

传媒

  • 59篇西北农林科技...
  • 5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9篇西北林学院学...
  • 18篇食品科学
  • 18篇中国牛业科学
  • 15篇北方园艺
  • 14篇干旱地区农业...
  • 13篇安徽农业科学
  • 13篇西北植物学报
  • 12篇家畜生态学报
  • 1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1篇畜牧兽医杂志
  • 11篇中国食品学报
  • 9篇动物医学进展
  • 9篇园艺学报
  • 8篇农产品加工(...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25篇2018
  • 45篇2017
  • 51篇2016
  • 65篇2015
  • 63篇2014
  • 69篇2013
  • 70篇2012
  • 62篇2011
  • 46篇2010
  • 34篇2009
  • 31篇2008
  • 18篇2007
  • 18篇2006
  • 10篇2005
  • 17篇2004
6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豆渣膳食纤维面条制作工艺的优化被引量:11
2015年
将鲜豆渣制取的膳食纤维粉、海藻酸钠、食盐及饮用水按一定比例,添加至面粉中制成面条,通过Plackett-Burman、最陡爬坡及Box-Behnken试验,测定面条的熟断条率、烹煮损失、吸水率、硬度、弹性及咀嚼性,优化豆渣膳食纤维面条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Plackett-Burman试验与Box-Behnken试验模型可靠,最优制作配方为豆渣膳食纤维粉颗粒度150目(约0.1mm)、豆渣膳食纤维粉添加量为160g/kg、海藻酸钠添加量为2.5g/kg、食盐添加量为16g/kg、加水量为590g/kg。根据该配方获得的豆渣膳食纤维面条熟断条率为0.00、烹煮损失2.86、吸水率263.61%、硬度191.20g、弹性0.996、咀嚼性78.91,面条品质特性良好。
许彦腾张建新宋真真白静薛金丽
关键词:膳食纤维面条烹煮特性TPA
果园生草的理论与实践——以黄土高原南部苹果园生草实践为例被引量:121
2005年
根据黄土高原南部苹果园生草的研究实践,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着重从理论上论述了果园生草的发展模式,并对黄土高原南部苹果园生草实践中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李会科赵政阳张广军
关键词:果园生草黄土高原
放线菌制剂对连作草莓根区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其防病促生作用被引量:46
2009年
【目的】探索放线菌制剂对草莓根域微生态的影响及其防病促生效果。【方法】采用露地小区试验和平皿培养法,测定接种放线菌制剂对草莓生长及其根域微生态的影响。【结果】①草莓移栽时,接种放线菌制剂Act11和Act12可以显著增加草莓根表细菌数量及根区、根表、根内放线菌数量,接种处理的草莓根表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1.4%~100.0%,112.9%~234.9%,根内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36.4oA~254.5%,366.7%~916.7%;接种Act11和Act12可极显著提高草莓根表、根内A/B及根表B/F、A/F,Act12接种处理根区、根表及根内A/B分别为对照的1.63,1.67及8.8倍,根表、根内A/F分别为对照的3.2,3.3倍,与对照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Act11处理与之类似。②Act11和Act12能在草莓根区、根表土壤和根内定殖,其中根表的定殖密度最大,分别为1.30×10^7和5.76×10^7cfu/g,其定殖率分别为32.3%和92.4%。③Act11和Act12能显著促进草莓根系、匍匐茎及地上部分生长,新根生物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1.3%和112.5%,匍匐茎增加了109.4%和168.8%。④Act11和Act12对草莓连作病害有较为明显的防效,在露地试验中的相对防效分别为28.6%和84.7%。【结论】草莓移栽时接种Act11和Act12能显著改善草莓根域微生物生态,促进草莓生长,提高抗病性。
孙敬祖薛泉宏唐明曹书苗邢胜利
关键词:草莓生物防治微生物区系
饲料中镉含量测定方法的筛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为探讨饲料镉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灰化法和混合酸消解法,对消解液直接用氘灯扣背景与不扣背景两种测定模式;对两种消解液采用甲基异丁酮萃取后用氘灯扣背景与不扣背景两种测定模式。[结果]干灰化法前处理,随着样液中镉浓度的增加,回收率呈上升趋势;直接上火焰扣背景比不扣背景回收率高。混合酸消解前处理,随着样液中镉浓度的增加,回收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混合酸消解法比干灰化法对镉测定回收率高、精确度高;扣背景比不扣背景回收率高;萃取与不萃取回收率没有显著差异。
慰蕊仙杨汉卿李红瞻辛亚平
关键词:灰化法
谷子转录因子基因SiNAC45在拟南芥中对低钾及ABA的响应被引量:2
2015年
NAC(nascent polypeptide-associated complex)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关于NAC转录因子参与耐低钾胁迫的研究报道很少。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对低钾胁迫的转录组测序基础上,对筛选出的一个低钾胁迫下表达量上调的NAC类转录因子基因SiNAC45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SiNAC45基因全长1383 bp,编码46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0.7 k D,等电点为6.92。SiNAC45在20~100个氨基酸之间有一段NAM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SiNAC45位于NAC基因家族的第1亚族。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SiNAC45主要在谷子根部表达,并且能够被低钾和ABA诱导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iNAC45定位于细胞核。基因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低钾处理下,和野生型拟南芥相比,SiNAC45转基因拟南芥的根长和植株鲜重显著增加,说明过表达SiNAC45可以提高转基因植物对低钾胁迫的抗性。下游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SiNAC45转基因植物中两种重要的钾离子转运体基因AKT1和HAK1的表达显著提高,证明SiNAC45通过调控植物钾离子转运体基因的表达影响植物对低钾胁迫的耐性。种子萌发试验结果显示,SiNAC45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对ABA的敏感性降低,说明SiNAC45可能负调ABA信号。
王二辉胡利芹薛飞洋李微微徐兆师李连城周永斌马有志刁现民贾冠清陈明闵东红
关键词:谷子NAC转录因子低钾胁迫基因功能分析
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红枣总酚被引量:71
2008年
采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对红枣中的总酚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是检测红枣总酚的可靠方法。
曹艳萍代宏哲曹炜韩志萍
关键词:红枣总多酚
马尾松防腐处理材的干燥工艺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探索干燥质量优良、防腐剂流失率低的防腐木材干燥工艺,在70、80、90℃三种温度下,对速生马尾松防腐木进行干燥,并进行7和14 d的流失试验,分析干燥工艺与防腐剂流失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防腐剂的流失率增大;马尾松防腐木的最佳干燥温度为70℃。
张英杰常建民冯德君
关键词:马尾松防腐处理
杜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被引量:12
2008年
以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对杜仲再生体系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NAA1.5 mg/L+BA2.0 mg/L,诱导率为95%、愈伤组织增殖最适宜培养基为MS+NAA1.0 mg/L+BA2.0 mg/L,良好率为98.5%、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NAA0.5 mg/L+BA2.0 mg/L,分化率为40%、最适宜生根培养基1/2MS+IBA1.5 mg/L,生根率为92.5%。
李俊红张焕玲李周岐
沙棘叶片不定芽再生的研究
2008年
以"实优1号"沙棘枝条水培芽叶片为试材,研究了叶片着生节位、同一叶片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比值的6-BA与IAA对愈伤组织产生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水培叶片愈伤组织产生的外植体材料为水培茎尖上部与中部叶片的基部和中部,适宜诱导不定芽的外植体为下部叶片与中部叶片;同一叶片不同部位对不定芽再生率影响研究表明叶片中部为首选材料;可迅速高效的诱导不定芽发生的培养基为1/2MS+6-BA 0.7 mg/L+IAA0.5 mg/L,平均每外植体分化不定芽数达到6.75个。
张端伟宋西德张宗勤张永周锋利潘静
关键词:沙棘叶片不定芽
芸豆淀粉理化特性研究被引量:42
2012年
淀粉是芸豆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其性质直接影响芸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花芸豆、小红芸豆、红芸豆、小黑芸豆和小白芸豆等菜豆属芸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湿磨法提取淀粉,以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为对照,分析芸豆淀粉的颗粒特性与糊化特性。结果表明,5种芸豆淀粉颗粒形貌相似,大淀粉颗粒多为卵圆形或肾形,小颗粒多呈圆形,淀粉颗粒长轴粒径介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之间。淀粉颗粒偏光十字多为较粗的"X"形或斜"十"形,较明显。芸豆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属限制型膨胀淀粉。芸豆淀粉的透光度明显小于马铃薯淀粉,冻融稳定性不及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芸豆淀粉起糊温度、峰值黏度、破损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分别为76.6~77.8℃、117.3~150.9 RVU、5.0~32.0 RVU、205.1~225.2 RVU和91.9~104.2 RVU。芸豆淀粉糊表现出好的热稳定性、抗剪切,易回生。
杜双奎王华聂丽洁
关键词:芸豆理化特性
共6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