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4007303)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蔡志明桂耀庭石敏龙云宋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体外
  • 4篇体外培养
  • 3篇精细胞
  • 3篇精子
  • 3篇分化
  • 2篇在体
  • 2篇人睾丸
  • 2篇生精
  • 2篇生精细胞
  • 2篇睾丸
  • 2篇母细胞
  • 2篇精母细胞
  • 2篇精子发生
  • 1篇诱导大鼠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生殖
  • 1篇体外分化
  • 1篇体外培养方法
  • 1篇条件培养液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7篇蔡志明
  • 6篇桂耀庭
  • 5篇石敏
  • 2篇宋博
  • 2篇唐爱发
  • 2篇龙云
  • 1篇李贤新
  • 1篇余振东
  • 1篇刘春霖
  • 1篇张键荣
  • 1篇郭新
  • 1篇龙霞
  • 1篇于洁
  • 1篇崔永言
  • 1篇聂栋
  • 1篇张立兵
  • 1篇朱辉

传媒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生殖与避孕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体外培养方法诱导大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睾丸精母细胞在体外减数分裂、分化为精子细胞或精子的可能性。方法:取出生后20-22dWistar大鼠睾丸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分离细胞,分别用含2%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培养基(对照组)和含2%FBS的DMEM/F12培养基+多种性激素+多种细胞生长因子等(实验组)作体外培养,于培养后d3、d7、d14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前后生精细胞染色体倍体的变化;RT-PCR法检测精子细胞特异性基因过渡蛋白1(TP1)mRNA的表达。结果:培养d2,可见支持细胞贴壁生长,生精细胞粘附于支持细胞表面,实验组生精细胞存活率>90%,对照组<5%;培养14d,实验组可见长有鞭毛的长形精子细胞。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培养前生精细胞为二倍体和四倍体细胞群,培养d14实验组单倍体细胞占总细胞数的6.2%,对照组未见单倍体峰。RT-PCR结果显示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一致:培养前生精细胞未检测到TP1mRNA的表达,培养7d后实验组可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培养14d,其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采用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混合培养并在培养液中添加性激素、细胞生长因子等的方法,大鼠精母细胞可以在体外进行减数分裂,分化成长形精子细胞。
桂耀庭聂栋石敏蔡志明
关键词:精子发生减数分裂体外培养
人生精细胞体外分化的研究进展
2008年
哺乳动物生精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发展迅速,在人类,已经有体内发育阻滞生精细胞经体外培养发生分化,帮助生精阻滞患者生育遗传学后代的报道。研究较多的生精细胞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的技术包括:生精小管片段培养、生精细胞-支持细胞共培养、生精细胞-Vero细胞共培养。人生精细胞体外分化由于研究例数少,目前技术还很不成熟,人体组织不易获得是限制人生精细胞体外分化研究的瓶颈。最新研究表明,通过建立人精原干细胞系,将有望为人生精细胞体外分化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研究材料。
石敏桂耀庭蔡志明
关键词:体外培养分化精原干细胞
DNA芯片在男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简要回顾了芯片的发展历史,介绍了DNA芯片分析的基本过程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重点综述了DNA芯片在以睾丸、生精细胞、附睾和精液为研究材料的男科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以期对采用DNA芯片技术进行男科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唐爱发蔡志明
关键词:DNA芯片男性生殖RNA干涉
人睾丸中各级生精细胞的鉴定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人睾丸生精细胞鉴定方法。方法:用机械法离散人睾丸细胞,涂片,用D iff-Qu ik法染色显示细胞形态。在Hoffm an光学镜头下根据细胞形态进行活细胞分类,选取各类细胞分别涂片,行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化学显色原位杂交和c-k it抗原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在配置Hoffm an镜头的倒置显微镜下人睾丸圆形细胞主要可分为4群: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粗线期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圆形精子细胞。原位杂交结果为:Sertoli细胞、粗线期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均显示2个着丝粒信号,圆形精子细胞及精子显示单个着丝粒信号。抗c-k it抗体免疫化学染色显示:粗线期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反应呈阳性,Sertoli细胞、圆形精子细胞、精子反应呈阴性。结论:人睾丸各类细胞在活体形态、染色形态、染色体倍性、抗原表达上均有各自显著的特征,其中据Hoffm an成像形态区分各级生精细胞是在活体状态下一种简便有效的鉴别人生精细胞的方法。
石敏李贤新宋博龙云桂耀庭蔡志明
关键词:睾丸精细胞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
睾丸特异性基因TSF22在小鼠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筛选与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方法将4、9、18、35、54日龄和6月龄小鼠睾丸组织cDNA探针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该基因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RT-PCR分析该基因在小鼠睾丸不同发育阶段及小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芯片结果分析筛选出一个差异表达杂交点(GenBank登录号:NM_199034),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全长1597bp,含有570bp的完整ORF,编码19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2.106kDa的蛋白质,我们将其命名为TSF22。RT-PCR分析表明TSF22基因特异性表达于睾丸组织及18日龄小鼠睾丸中。结论TSF22基因的表达与小鼠精子发生的过程一致,可能在精子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唐爱发余振东桂耀庭郭新张立兵张键荣刘春霖蔡志明
关键词:精子发生基因芯片
小鼠精母细胞在体外分化为精子细胞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未成熟小鼠生精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分化情况。方法:用支持细胞(TM4)条件培养液培养出生后14d的BALB/c小鼠睾丸细胞,对照组采用添加1%胎牛血清的MEM培养液维持细胞存活,在不同时段收获细胞,实时定量RT-PCR分析精子细胞特异性基因Tnp2表达的变化。结果:实时定量RT-PCR显示,在体内,Tnp2的表达随小鼠日龄增长而升高,与精子细胞发生过程同步;在睾丸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Tnp2的表达在TM4条件培养液培养d5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始终无变化。结论:在TM4条件培养液的作用下,小鼠精母细胞在体外分化为精子细胞。
石敏桂耀庭龙霞于洁蔡志明
关键词:精母细胞体外培养分化条件培养液
人睾丸圆形精子细胞在体外向长形精子细胞分化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人睾丸生精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发生的分化。方法:取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标本,机械法离散睾丸细胞。①睾丸细胞混合培养,每24 h观察,计数分析长形精子细胞比率的变化;②显微操作挑取圆形精子细胞,观察单个细胞在微滴培养过程中变形分化的情况。结果:在添加卵泡刺激素、睾酮的HTF培养液中进行睾丸细胞混合培养,24 h后长形精子细胞比率较培养前显著增加(P<0.05);单个圆形精子细胞培养,可见到圆形精子细胞长出鞭毛转化为长形精子细胞,48 h的转化率为3.54%。Vero细胞条件培养液中人睾丸生精细胞的分化与HTF培养液中相同,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人睾丸组织的圆形精子细胞在体外可分化为长形精子细胞,Vero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此分化无促进作用。
蔡志明石敏龙云宋博崔永言朱辉桂耀庭
关键词:生精细胞体外培养分化睾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