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133110007)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董明哲宫厚健李亚军李康宁龙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采收率
  • 3篇预交联
  • 3篇预交联凝胶
  • 3篇预交联凝胶颗...
  • 3篇提高采收率
  • 3篇非均质
  • 2篇调剖
  • 2篇页岩
  • 2篇油层
  • 2篇支化
  • 2篇提高采收率技...
  • 2篇均质油层
  • 2篇非均质油层
  • 2篇采收率技术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调驱
  • 1篇断层
  • 1篇断层封闭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0篇董明哲
  • 9篇李亚军
  • 9篇宫厚健
  • 3篇李康宁
  • 2篇龙隆
  • 1篇吕爱民
  • 1篇杨泽皓
  • 1篇徐龙
  • 1篇张青茹
  • 1篇李润虎
  • 1篇王冲

传媒

  • 3篇中国科技论文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页岩吸附扩散动态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气体在页岩中的吸附扩散过程,设计并搭建页岩气运移机理研究装置,对甲烷吸附扩散动态过程进行描述。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吸附扩散动态实验和液氮吸附实验,验证了该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分析了不同样品的性质差异,并对页岩气吸附扩散动态过程给出准确描述。实验结果表明:JY-2样品的饱和吸附量约为JY-1样品的3倍,二者分别为3.2、1.1mL/g;压力影响气体的吸附扩散过程,压力越高,平衡时间越短,运移速率越快;页岩样品微孔分布广泛,1~30nm范围内的孔径主要分布在3~5nm;JY-1与JY-2样品的TOC质量分数分别为1.7%和3.4%,对应比表面积分别为2.57m2/g和22.95m2/g;根据实验结果建立页岩气动态吸附扩散数学模型,可进行不同压力下的气体生产动态预测。通过与已有模型进行分析对比,证明所提出的实验方法可靠,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误差为1.44%。为现场生产动态预测及生产方案制定奠定了实验基础并提供理论探讨的参数。
王金杰李亚军尚胜祥李康宁董明哲
关键词:页岩气四川盆地下侏罗统扩散
支化预交联凝胶颗粒封堵性能与调剖能力评价被引量:10
2015年
为研究粘弹性支化预交联凝胶颗粒(B-PPG)的封堵性能与调剖能力,进行了单管填砂岩心封堵实验和非均质平行双管填砂岩心驱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B-PPG以不断堆积堵塞与变形通过孔道的方式在岩心中运移,能够对岩心窜流通道进行有效封堵,阻力系数增大,封堵效率在97%以上;岩心阻力系数和封堵效率随岩心渗透率、B-PPG质量浓度和模拟地层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注入速度和温度的增大而减小.B-PPG通过选择性封堵高渗透岩心、液流转向的作用改善非均质岩心的吸水剖面.当岩心渗透率级差小于7.1,B-PPG段塞为0.25-1.0倍孔隙体积时,B-PPG都表现出良好的调剖效果.
于龙李亚军宫厚健桑茜王金杰董明哲董小钰
关键词:封堵效率非均质
聚驱后B-PPG与HPAM非均相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被引量:15
2015年
通过单填砂管流动实验中阻力系数的测量,对聚驱后支化预交联凝胶颗粒(B-PPG)与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复配的非均相体系的封堵性能进行了评价,优选出了封堵能力最佳的BPPG、HPAM非均相体系;通过渗透率不同的双填砂管驱油实验和微观驱油实验,研究了聚驱后非均相体系的调剖与驱油能力。单管封堵实验结果表明:B-PPG与HPAM复配的非均相体系,能够对填砂管进行有效封堵,显著提高聚驱后填砂管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HPAM与B-PPG按质量比例6∶4(干重)配制时封堵效果最好。双管调驱实验结果表明:非均相体系调驱能够明显改善聚驱后高渗管和低渗管的分流比,使剩余油动用程度较低的低渗管采收率大幅提高。微观实验表明:非均相体系提高聚驱后采收率方式主要靠增大驱替液的波及系数来实现。
任亭亭宫厚健桑茜李亚军董明哲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调剖
N_2对CO_2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向复杂断块油藏注入CO2,既可通过混相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又可节约成本,封存大量温室气体,减缓温室效应。由于断层封闭性及CO2混相均受压力影响,又因注入CO2中常混有N2,因此,文中深入研究N2对CO2-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通过Win Prop模块模拟计算了原油分子摩尔质量为170~360 g/mol,油藏温度为310~360 K,N2摩尔分数至10%,约2 000种情况下的混相压力,得到N2影响的CO2混相压力与纯CO2混相压力比值(Fimp)表达式。结果显示,Fimp与注入气体中N2的摩尔分数成正比,不同组成的原油对Fimp没有影响,得到了N2存在情况下CO2-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表达式。与CO2混相实验结果及已发表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发现,该表达式能准确计算N2存在情况下CO2-原油混相压力,为CO2混相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及筛选断块油气藏实施混相驱提供理论依据。
李康宁宫厚健王冲李润虎龙菲菲董明哲
关键词:温室气体断层封闭性最小混相压力N2
基于MS-P方法的不规则管内流体的分布研究
2017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单角毛细管的模型。在该模型中,当非润湿相注入已经饱和润湿相的毛细管中时,不混溶的两相的分布是由一个特定的阈值压力所确定。利用Young-Laplace方程,推导和分析了不同管内流体间界面的曲率和弯液面的形状;并通过叠加单角毛管模型生成不同多边形毛管模型,研究边的多边形数和流体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及等边多边形毛管中润湿相的饱和度。在单角毛细管的基础上,研究了角的位置对于润湿相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流体界面在角的相互影响的五个阶段分布特点。
龙隆李亚军宫厚健董明哲
关键词:饱和度
基于油藏工程方法的低渗透油藏合理注采系统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由于低渗透油田的渗透率低、孔喉细小及对压力敏感效应等特点,低渗透油藏较之中高渗油田,具有特殊的渗流规律和油气田开发特征。针对油藏特点的注采系统也对油藏的开发效果及采出程度有巨大影响,为延缓产量下降、推迟油井见水时间以至最终提高开采效果和采收率,运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了低渗透油藏的合理地层压力、合理采油速度及合理注采比等注采系统的优选方法,并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应用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计算得出,实际油藏现有地层压力、采油速度和注采比偏低。
龙隆李亚军宫厚健董明哲吕爱民
关键词:油藏工程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采油速度
非均质油层聚合物驱后粘弹性支化预交联凝胶颗粒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被引量:22
2016年
为研究非均质油层聚合物驱后粘弹性支化预交联凝胶颗粒(B-PPG)进一步提高剩余油采收率机理及驱油效果,设计了非均质微观玻璃刻蚀网络模型驱油实验、可视化平板夹砂模型驱油实验和非均质平行双填砂管调驱实验。结果表明,非均质微观玻璃刻蚀网络模型驱油实验中,聚合物驱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未波及到的低渗透区及高渗透区的边角区域,聚合物波及孔道中的剩余油主要以油膜和油珠的形式存在。B-PPG颗粒在不同孔径的孔道以阻塞—变形方式运移,致使驱替液不断发生转向,从而提高波及系数;B-PPG颗粒能有效地改善油层的非均质性,并有利于解决聚合物驱后水窜问题,可视化平板夹砂模型驱油实验较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为21.7%。非均质平行双填砂管调驱实验中,注聚合物段塞调驱效果有限,转注B-PPG颗粒悬浮液段塞后可有效地改善非均质油层吸水剖面,使低渗透油层得以开发,非均质平行双填砂管调驱实验较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为22.9%。
于龙李亚军宫厚健桑茜李康宁董明哲
关键词: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微观驱油
非均质油层黏弹性凝胶颗粒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非均质双填砂管调驱实验、平板夹砂模型驱油实验和微观驱油实验对黏弹性凝胶颗粒(PPG)提高非均质油层采收率机理进行了研究。非均质平行管岩心调驱实验表明:PPG可在孔隙介质中不断重复封堵与运移,具有良好的调驱性能;PPG优先进入并封堵高渗透层,调整非均质地层吸水剖面,将高渗和低渗岩心的分液量比由原来的高于90∶10调整至30∶70,具备显著的液流转向及油层分流能力;同时,PPG可将低渗透油层的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再提高32.1%;而高渗透油层及整体采收率则分别提高13%和22.9%。微观驱油实验结果表明,PPG能够对不同孔径的孔道进行动态交替封堵,具有显著的封堵高渗孔道、调整非均质、增大波及系数的能力。非均质平板夹砂模型驱油实验中,PPG对不同渗透率条带中的原油都有驱动作用,最终采收率达89%。微观驱油实验结果表明,PPG在非均质油层中实现动态液流转向、扩大波及系数是其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
于龙宫厚健李亚军桑茜董明哲
关键词:调驱可视化提高采收率
页岩中气体流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更好地对页岩气进行开发,亟需对其渗流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常规气藏的气体渗流理论没有考虑气体在页岩纳米尺度孔隙中流动规律的特殊性。本文考虑气体在页岩微观孔隙中流动时的Knudsen扩散和壁面滑脱效应,建立了针对页岩一维流动的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研究了页岩中气体的渗流特征和规律。通过实验,对本文的数学模型和常规气藏数学模型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可以看出:本文的模型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实验规律,而常规气藏模型计算的流动平衡时间和实验结果有50%左右的差别,因此考虑气体在页岩中的特殊渗流规律的影响,对于页岩气渗流规律的研究是必要的。
杨泽皓宫厚健李亚军桑茜董明哲
关键词:页岩滑脱效应渗透率渗流规律数值模拟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复合体系提高稠油采收率机理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室内物理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了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APP5)复合体系的稠油采收率,并与AES/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SNF)复合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1.2 g/LSNF、1.2 g/LAPP5、2.0 g/LAES、50℃条件下,模拟地层水、SNF、APP5、SNF/AES和APP5/AES的最终采收率分别为50.1%、60.0%、61.2%、64.9%和70.7%,APP5/AES复合体系的稠油采收率最大。AES体系与所用稠油不能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加入0.1 g/LAPP5或SNF后,APP5/AES、SNF/AES复合体系的最低界面张力也未能得到改善,分别为1.40 mN/m和1.43 mN/m。AES加量为2.0 g/L时,复合体系的黏度高于单一聚合物体系,APP5/AES复合体系黏度最大。在50℃、7.34 s-1下,1.6 g/LAPP5/2.0 g/LAES的黏度为32.42 mPa·s。通过界面张力和黏度测定分析发现:与范德华相互作用相比,分子间疏水作用对增强APP5/AES复合体系的黏度贡献更大。APP5/AES复合体系提高稠油采收率主要是通过提高体相黏度,降低油水流度比,而非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徐龙宫厚健李亚军张青茹董明哲
关键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采收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