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1107)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任洪强陶玉炎耿金菊张宇峰韩超更多>>
- 相关机构: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机尾气排放对机场附近空气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统计2012年10月和11月浦东机场飞机机型和航班架次,根据各类飞机起降的污染物排放设计工作参数,估算出2012年浦东机场飞机起降时排放的NO2、SO2、CO和HC的估算值。利用浦东新区13个空气监测子站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数据绘制等值线图。结果显示,机场所在的江镇点位和祝桥点位二氧化氮浓度变化受飞机影响很大,而飞机排放的二氧化硫对两个点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建议采用改进飞机滑行路线、探讨征收飞机碳排放税等措施减少飞机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储燕萍
- 关键词:浦东国际机场SO2等值线图
- 水网地区水环境污染原因调查技术与手段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以一起城市河道断面水质突变原因调查为例,对水网地区水环境污染原因调查技术与手段作探索。提出在水文调查方面,采取环保荧光示踪剂法和GPS浮标定位法查清水文流向;在水质变化调查方面,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寻找水质突变规律,开展现状水质加密监测查明水质突变原因。
- 李艳萍陈志宁张浩谢文理
-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水文调查水质调查
- 京杭运河常州段泥水界面无机氮交换过程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分别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利用原柱样静态释放实验对京杭运河常州段4个点位的无机氮界面交换过程进行模拟,并借助模拟结果对运河不同形态氮的界面循环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全年NH+4N界面交换特征均表现为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平均交换速率比较结果为平水期[182.3mg/(m2·d)]>丰水期[94.0mg/(m2·d)]>枯水期[29.5mg/(m2·d)],而底泥污染严重的下游点位释放通量高于其他断面;丰水期底泥为上覆水NO-3N的源,平水期和丰水期则成汇,且平水期底泥平均吸附速率若为枯水期的6倍;全年NO-2N交换过程表现底泥吸附的特征,枯水期交换速率极低,全年底泥DIN(总无机氮)输入量>输出量,底泥对高浓度上覆水NO-3N的吸附作用可能是底泥污染逐渐加重的原因。
- 潘晨陶玉炎耿金菊王荣俊陈志宁张宇峰任洪强
- 关键词:无机氮交换通量京杭大运河
- 水质指数法在行政交界断面污染溯源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行政交界断面经常被设定为行政区域补偿核定的参考断面,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纠纷事件的频发地带。利用合理的综合分析手段评价行政交界断面的水质情况,特别是能够对断面的污染进行溯源一直以来都是环境管理的迫切需要。本文首次将水质指数法应用到行政交界断面的水质评价和污染溯源中,充分发挥其简便直观的特点,通过实例运用初步证明了其在解决行政交界断面污染溯源问题上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的针对性,提高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完善环境评估的全面性提供了思路。
- 张皓罗鑫潘晨周燕琴徐晓云
- 京杭运河常州段氮形态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对京杭运河常州段8个研究点位水体中的氮形态(TN、NH4+-N、NO2--N和NO3--N)和环境因子(pH、T和DO)进行了连续9个月的动态监测,全面研究了各氮形态的随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各氮形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常州段水体月平均NH4+-N变化范围为(0.589±0.351)~(3.148±1.178)mg.L-1,TN变化范围为(3.373±1.379)~(7.373±2.307)mg.L-1,枯水期到丰水期各氮形态整体表现出波动性下降趋势,其中出境断面NH4+-N下降趋势平稳,NO3--N则是主导出境断面TN含量的主要形态。各点位NH4+-N的平均浓度范围为(1.202±0.492)~(2.813±1.566)mg.L-1,TN范围为(3.520±0.504)~(8.349±3.679)mg.L-1,各形态氮含量基本呈现出上游段(S)<新运河(G)<老运河(L)<下游(X)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下游段存在一个重要的氮素上升突变段,NO3--N是对TN的贡献率(43.8%~57.4%)最大的无机态氮,其次是NH4+-N、ON、NO2--N,其中有机氮对TN的贡献率(13.3%)则以老河段最高。NH4+-N和NO3--N、TN、pH相关系数分别为0.397**、0.932**、0.261*,与DO相关系数为-0.344**,陆源输入及DO不足是京杭运河常州段氮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 潘晨陶玉炎耿金菊王荣俊陈志宁韩超任洪强
- 关键词:氮形态溶解氧京杭运河
- 水质指数法在过境河流水质综合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河流水质评价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说清河流水质情况,摸清污染来源,明确治理方向,是当下水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该文首次将水质指数法应用到过境河流的水质评价中,充分发挥其简便直观的特点,实现了既能反映过境河流的沿程水质变化情况,又能发现河流沿线的主要污染来源。为环境管理准确把握河道治理成效,明确治理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实例运用,进一步证明了水质指数法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实用价值,建议加以推广和应用。
- 张皓潘晨张红高罗鑫程钟
- 关键词:水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