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B13)

作品数:20 被引量:117H指数:6
相关作者:樊国栋陈佑宁张昭张知侠杨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科技大学咸阳师范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聚乳酸
  • 7篇催化
  • 5篇缩聚
  • 4篇熔融
  • 4篇熔融缩聚
  • 4篇聚乙二醇
  • 4篇二醇
  • 4篇催化剂
  • 3篇直接熔融
  • 3篇直接熔融缩聚
  • 3篇扩链
  • 3篇改性
  • 3篇改性研究
  • 2篇淀粉
  • 2篇熔融缩聚法
  • 2篇三效催化剂
  • 2篇生物降解材料
  • 2篇缩聚法
  • 2篇酯交换
  • 2篇聚乳酸类

机构

  • 17篇陕西科技大学
  • 9篇咸阳师范学院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6篇樊国栋
  • 13篇陈佑宁
  • 5篇张昭
  • 3篇张知侠
  • 3篇沈茂
  • 3篇杨海燕
  • 3篇冯长根
  • 3篇杨小玲
  • 1篇郭金婵
  • 1篇尤艳雪
  • 1篇陈均志
  • 1篇张光华
  • 1篇王海花
  • 1篇沈文
  • 1篇蔡强
  • 1篇党西妹
  • 1篇高艳华

传媒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应用化工
  • 2篇科技导报
  • 1篇化工科技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塑料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胶粘剂
  • 1篇工业催化
  • 1篇塑料工业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精细化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合成材料老化...
  • 1篇聚酯工业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二胺改性聚乳酸的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将乙二胺对乳酸预聚体进行改性。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类型及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物摩尔质量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70℃反应8 h,乙二胺与乳酸的体积比为8∶100,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产物摩尔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并保持着较好的亲水性能。
陈佑宁张知侠
关键词:聚乳酸直接熔融缩聚乙二胺
聚乙二醇改性菜籽油的碱催化合成及性能被引量:3
2008年
在固体碱催化下,由菜籽油改性制得的菜籽油脂肪酸甲酯与聚乙二醇400(PEG400)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了绿色可降解的多功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对酯交换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产物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m(菜籽油脂肪酸甲酯)∶m(PEG400)=2.0∶1.0,催化剂w(CaO/ZrO2)=0.8%(相对于反应物总质量),温度130℃,反应时间7.5h的条件下,聚乙二醇脂肪酸酯产率达91.56%;产物浊点53℃、表面张力35mN/m、乳化性361s、润湿力59s,说明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
樊国栋沈茂张昭
关键词:聚乙二醇脂肪酸酯酯交换反应菜籽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聚乙二醇改性植物油的催化剂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综述了植物油改性合成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提出采用固体碱为催化剂进行脂肪酸酯类化合物与聚乙二醇酯交换反应来制备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基的方法。指出固体碱催化剂在此酯交换反应中的优良性能和应用前景。
樊国栋沈茂
关键词:聚乙二醇脂肪酸酯油脂催化剂酯交换
干法高取代度醚化环糊精的研制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了以碱催化干法合成高取代度醚化环糊精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醚化反应温度为78℃,反应时间5h,反应物料质量比(GTA)∶(β-CD)=6.5∶1,NaOH质量分数为1.6%时,反应所得醚化环糊精产品取代度在9.5以上,反应效率可达到65%。对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并对取代度为9.5的产物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沈文陈均志尤艳雪
关键词:Β-环糊精取代度
铽掺杂铈锆固溶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比例Tb掺杂的三效催化剂促进剂Ce0.6Zr0.4-xTbxO2-y(x=0.05、0.10、0.15)。BET比表面积分析表明,随着Tb的掺杂量由x=0.05递增到x=0.15,在650℃焙烧的样品其比表面积由66.8增加到80.4m2/g,而未掺杂样品Ce0.6Zr0.4O2的比表面积为65.1m2/g。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证实形成的固溶体为萤石型立方相结构。X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固溶体表面Ce和Tb主要以Ce4+和Tb3+形式存在,Zr以Zr4+形式存在;掺杂样品组成均匀,Tb的掺入促进了固溶体的形成,增加了表面晶格氧的浓度。
樊国栋冯长根张昭陈佑宁
关键词:BET比表面积XRDXPS
熔融缩聚法直接合成聚乳酸的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熔融缩聚法直接合成聚乳酸,探索了催化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质量分数为1.0%的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聚合温度控制在160℃,0.09MPa反应10h,可得到粘均分子量为9.68×103的聚乳酸。
陈佑宁樊国栋
关键词:聚乳酸熔融缩聚
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熔融共聚法合成聚乳酸-聚乙二醇,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乙二醇的种类及其用量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170℃,0.8%辛酸亚锡催化作用下,乳酸与1%PEG400共聚10h可合成黏均分子量为2.79×104的PLA-PEG共聚物,且亲水性有较大改善。
陈佑宁樊国栋杨小玲
2,4-甲苯二异氰酸酯扩链合成聚乳酸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先合成相对低分子量的聚乳酸,再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及扩链剂用量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并采用IR、DSC及GPC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170℃、0.09MPa下以质量分数10%的TDI作为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1.5h,产物分子量提高3.72倍。
陈佑宁
关键词:扩链聚乳酸
乳酸正丁酯合成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以乳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分别以硫酸氢钠、维生素C、氯化铁、硫酸亚铁铵作为催化剂合成乳酸正丁酯,然后进行蒸馏并收集沸程在160~190℃的馏分为产品。讨论了催化剂种类、用量、反应时间及醇的用量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产品用折光率和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0.25g硫酸氢钠作为催化剂,n(乳酸):n(正丁醇)=1:3.5,回流分水2h,酯产率可达到85.2%。
陈佑宁樊国栋
关键词:硫酸氢钠乳酸正丁酯催化酯化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合成催化体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综述了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合成中催化体系的性能和催化效果以及催化体系对聚乳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聚乳酸合成的催化机理,并对聚乳酸合成中应用的催化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陈佑宁樊国栋
关键词:聚乳酸生物降解材料催化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