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K02077)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汪晓军高凌云袁芳平陈淑勤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原癌基因
  • 1篇原癌基因蛋白
  • 1篇原癌基因蛋白...
  • 1篇原癌基因蛋白...
  • 1篇组织化学
  • 1篇微血管
  • 1篇微血管密度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蛋白
  • 1篇肝细胞
  • 1篇肝细胞癌

机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陈淑勤
  • 1篇袁芳平
  • 1篇高凌云
  • 1篇汪晓军

传媒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肝细胞癌p53、bcl-2蛋白及微血管密度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HCC血管形成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石蜡包埋的50例HCC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对照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p53蛋白在HCC癌组织(28/50,56%)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和对照组(均为0,P<0.01),其中癌旁有肝硬化组(25/3,69.4%)显著高于癌旁无肝硬化组(3/14,21.4%,P<0.01)。bcl-2在癌旁肝组织(62%)的表达高于HCC癌组织(24%,P<0.01)。微血管密度(MVD)在癌组织中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2)在HCC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HCC低分化及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呈正相关;MVD与HCC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呈正相关,且其值在p53阳性组或bcl-2阳性组均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p53和bcl-2对促进HCC新生血管形成有一定作用;p53和MVD对判断HCC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陈淑勤高凌云汪晓军袁芳平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