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179)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程琦许丽珍王薇赵合庆程晓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多发
  • 4篇多发性
  • 4篇多发性硬化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实验性自身免...
  • 1篇实验性自身免...
  • 1篇转导
  • 1篇自身免疫性脑...
  • 1篇免疫
  • 1篇脑脊髓
  • 1篇脑脊髓炎
  • 1篇脊髓炎
  • 1篇发病
  • 1篇发病过程
  • 1篇分化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TH17细胞
  • 1篇TH细胞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卡罗林斯卡医...

作者

  • 4篇程琦
  • 2篇赵忠
  • 2篇姜国鑫
  • 2篇程晓娟
  • 2篇赵合庆
  • 2篇王薇
  • 2篇许丽珍
  • 1篇陈金梅
  • 1篇陈迎春

传媒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7与多发性硬化被引量:1
2012年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包括6个家族成员、5个受体及其配体,主要由Th17细胞分泌,具有免疫调节、粒细胞募集、介导信号转导等多种作用。Act1在IL-17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关键作用,信号通路下游激活NF-κB,还可以协同激活JAK1、JAK2和三磷酸肌醇激酶,上调炎性基因表达,介导炎性疾病的发生。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复杂而未明,IL-17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与多发性硬化发病相关。
陈金梅程琦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多发性硬化信号转导
Th17细胞在多发性硬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2010年
多发性硬化被认为是Th1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近年来,一种以分泌IL-17为特征的Th17细胞被发现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17细胞参与自身免疫性炎症的病理过程,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介导多发性硬化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破坏血脑屏障、诱导单核细胞扩增并分化为髓样树突状细胞以及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网络的形成等有关。本文综述了关于Th17细胞的发现、分化以及在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陈迎春程琦
关键词:TH细胞分化多发性硬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传统型和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临床特征的比较
2009年
目的:分析和比较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OS-MS)与传统型多发性硬化(C-M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在苏州地区收集99例按照McDonald诊断标准(2001)确诊为MS患者(其中C-MS73例,OS-MS26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实验室及相关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C-MS相比,OS-MS患者中女性更多见,首发症状以视力减退和运动障碍最常见,整个病程中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视力减退的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2组患者在首次发病年龄、病程等方面未见显著差异。结论:C-MS与OS-MS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程晓娟姜国鑫许丽珍赵合庆赵忠王薇程琦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苏州地区多发性硬化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我国苏州地区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McDonald诊断标准确诊的99例M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程分型、治疗预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99例MS患者中,男45例,女54例,首次发病年龄12~67岁,发病高峰年龄在25~50岁。9例(9.1%)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31例(31.3%)患者发病前有明确诱因,以感染和发热多见。首发症状以视力减退(31.3%)、运动障碍(30.3%)及感觉障碍(19.2%)多见。病变累及部位以脊髓(63.6%)最常见,其次为大脑(54.5%)和视神经(53.5%)。复发-缓解型最多,共57例(57.6%)。2例(2.0%)患者有MS家族史。结论苏州地区MS的临床特征与亚洲其他国家相似。
程晓娟姜国鑫许丽珍赵合庆赵忠王薇程琦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