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4A07-3)

作品数:2 被引量:35H指数:2
相关作者:沈烨渠何立群黄迪周栋陈继红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定量
  • 1篇益气
  • 1篇益气血
  • 1篇证治
  • 1篇肾衰
  • 1篇肾衰竭
  • 1篇肾小球
  • 1篇肾小球滤过
  • 1篇肾小球滤过率
  • 1篇肾脏
  • 1篇肾脏病
  • 1篇湿热
  • 1篇尿蛋白
  • 1篇尿蛋白定量
  • 1篇气血
  • 1篇清化
  • 1篇清化湿热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机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篇刘旭生
  • 1篇孙伟
  • 1篇魏连波
  • 1篇黄迪
  • 1篇袁发焕
  • 1篇何立群
  • 1篇陈继红
  • 1篇周栋
  • 1篇沈烨渠

传媒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医药对在慢性肾衰竭辨证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31
2011年
慢性肾衰竭是由"水肿"、"癃闭"、"虚劳"等多种疾患日久不愈,或因反复感邪,逐渐发展而致,是一种脾肾衰败、气化无权、湿浊上泛,以下关上格为特点的本虚标实危重疾病,属于中医学"关格病"范畴。本病虽错综复杂,但大体以脾肾两亏为本,湿浊夹瘀为标,根据其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中,宜标本兼顾,如邪壅三焦,重在降逆泄浊;肾络痹阻,贵在祛瘀生新;新感外邪,急宜祛邪为先[1]。
何立群沈烨渠黄迪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辨证治疗中医药危重疾病本虚标实病因病机
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定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的CKD 3期患者154例,分为中药组(中药颗粒剂+苯那普利模拟剂)、西药组(苯那普利+中药模拟剂)、中西组(中药颗粒剂+苯那普利),连续治疗24周。观察治疗后各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患者eGFR、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从治疗后2周起,各时间点eGF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各时间点eGF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除治疗后2周、8周外,其余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12周、20周,中药组eGFR均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12周、24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西药组治疗期间与治疗前比较尿蛋白定量未见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24周,中西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最少,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改善CKD 3期患者的肾功能状况,中西药联用效果更好。
陈继红孙伟魏连波刘旭生袁发焕周栋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补益气血清化湿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