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20108008)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新峰马敏敏孙波张灏倪小宇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YP2C19和ABCB1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的氯吡格雷反应性和血管性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 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和ABCB1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反应性和临床血管性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京临床医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和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2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连续服用5d氯吡格雷后用血栓弹力图仪进行血小板抑制率测定。利用多聚连接酶反应对患者CYP2C19*2*3和ABCB1C3435T/T(-620)C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来探讨血小板抑制率和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观察随访期间患者主要终点事件(血管性死亡、卒中复发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利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主要终点事件的关系,并利用Cox回归分析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ABCB1C3435T基因(TT)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42.9%±14.2%)较CC型(58.1%±21.2%)和CT型(53.2%±21.3%)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17,P=0.005);携带CYP2C19失功能等位基因的中间代谢型(51.8%±25.4%)和慢代谢型患者(44.5%±22.6%)的血小板抑制率相较于野生型(59.3%±23.2%)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78,P=0.015);但ABCB1T(-620)C各型之间血小板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和ABCB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抑制率相关。此外,高体重指数(〉26kg/m2)也与低血小板抑制率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相关(X2=4.842,P=0.028)。Cox回归分析表明CYP2C19多态性和年龄是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ABCB1基因多态性与临床主要终点事件无明显关系。结论携带CYP2C19失功能等位基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药效降低,�
- 倪贵华赵卫东田向阳倪小宇孙波刘柯婷张灏刘新峰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氯吡格雷血栓弹力图
- 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对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所见的大脑后动脉(PCA)偏侧优势对行药物治疗的大脑中动脉(MCA)M1段闭塞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40例以MCA M1段闭塞为责任血管区并行药物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根据MRA分为PCA偏侧优势阴性组和阳性组,比较两组的预后差异(以3个月mRS=0~1为预后良好).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20例表现为PCA偏侧优势阳性,共有32例患者完成3个月mRS评分.PCA偏侧优势未对预后产生显著影响(P=0.433),而入院NIHSS评分对预后影响显著[预后良好比预后不好为(3.4±2.8)分比(8.1±3.7)分,P=0.002],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6).结论 PCA偏侧优势对行药物治疗的MCA M1段闭塞患者的预后未见显著影响.
- 陈响亮熊云云李永坤马敏敏刘新峰
- 关键词:脑梗死大脑中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大脑后动脉预后
- UGT1A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UGT1A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阿司匹林反应性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南京卒中注册系统注册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运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所有入组患者血小板功能,采用改进的多重连接酶反应技术检测患者基因型。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SNPs与阿司匹林反应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2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发现,rs2070959的显性模型(p=0.084,P=0.010,P校正=0.029)和加性模型(β=0.060,P=0.033)都与血小板抑制率呈显著的正相关。男性患者中,显性模型β=0.098,P=0.006,P校正=0.01;加性模型β=0.072,P=0.024。表明显性模型中,该位点的野生型个体(AA)较含突变基因的个体(GA、GG)发生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的风险更高。结论UGT1A6基因rs20709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相关,其野生型患者(AA)较含突变基因的患者(GA、GG)发生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的风险增高,这种关系在男性患者中尤为显著。因此检测与阿司匹林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或实验室检测血小板功能可能有助于临床医师为缺血性卒中患者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 刘柯婷周淑宇蔡必扬曹琴琴刘新峰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 糖尿病与高血压交互作用对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卒中的强预测因子,然而两者对卒中严重程度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仍不明确.文中通过流行病学交互作用的研究方法,探讨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交互作用对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卒中注册系统2 0 1 3年1 月至2 0 1 5年6 月期间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8 8 6例.卒中严重程度评价采用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NIHSS 〈 1 0分为轻/ 中型卒中,而NIHSS≥1 0 为重型卒中.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卒中严重程度的因素,糖尿病和高血压交互作用分析采用相加尺度和相乘尺度.最后按患者年龄、性别分层分析糖尿病、高血压的交互作用.结果重型卒中患者2 6 0例,占29.3%.多变量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性别后,糖尿病(OR = 1.707,9 5 % CI 1.267-2.300)、高血压(0 R = 1.603,9 5 % CI: 1.111 -2.312)增加了重型卒中的危险性.糖尿病、高血压之间存在协同的相加交互作用[相对超危险度比( the 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interaction, RERI)= 1.001,9 5 % CI:0.099- 1.903],但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X^2 = 1 . 7 0 0 , = 0.192).在男性患者中,糖尿病、高血压相乘交互作用( Pmultiplicative = 0.015)和相加交互作用(R ERI=1.82,95%C I:0.72-2.92)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高血压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使重型卒中风险显著增加.改善血糖、血压的控制可能会协同参与阻止卒中的发展.
- 蔡洹刘新峰
-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
- 缺血性脑卒中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卒中是导致成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缺血性卒中为我国卒中的主要亚型,约占卒中的41%~79%。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使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非致死性卒中复发风险降低25%,为防治缺血性卒中的核心策略之一。
- 谢霞张治中马敏敏刘新峰
- 关键词:卒中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