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038)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宋现锋李润奎李志鹏马天啸赵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1篇典型土壤
  • 1篇盐分
  • 1篇英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率
  • 1篇室内外
  • 1篇水分
  • 1篇水分传感器
  • 1篇土壤属性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水分传感...
  • 1篇自适应
  • 1篇自适应预测
  • 1篇污染
  • 1篇污染防治
  • 1篇黄河源区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李润奎
  • 3篇宋现锋
  • 2篇李志鹏
  • 1篇吴日峰
  • 1篇胡正义
  • 1篇赵昕
  • 1篇马天啸
  • 1篇刘生根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00—2010年黄河源区植被覆盖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6年
黄河源区是对环境变化敏感的重要冻土区,监测黄河源区内植被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对相关环境影响因子的响应机制,对了解该区近年来冻土及水资源变化机理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年的MOD44B植被盖度(Vegetation Continuous Field-MOD44B)产品对黄河源区内植被覆盖率的变化进行分段线性回归及趋势转折分析,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揭示植被覆盖率的变化特征,探讨降水、坡度、高程等因素对植被覆盖率变化的影响,并选择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模型对黄河源区内的植被覆盖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0年黄河源区内植被覆盖率呈现较强的纬度地带性,并在年际间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植被改善区域主要分布在扎陵湖和鄂陵湖以南地区,退化区域则主要分布在两湖以北,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分界线;研究时间段的气温和降水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线性增长率分别为0.09℃·a^(-1)和8.9 mm·a^(-1),整个区域内植被变化对于气温更加敏感。与植被改善区相比,植被退化区平均坡度和海拔更低,表明人类活动可能对植被退化产生了影响。
马天啸宋现锋赵昕李润奎
关键词:植被覆盖率影响因素黄河源区
北京市大气PM_(2.5)的季节特征和空间趋势(英文)被引量:8
2015年
近年来,北京地区雾霾污染事件频发,大气PM2.5污染引起国内外强烈关注.利用北京市35个PM2.5监测站自2012年10月开始发布数据至2013年9月的小时观测数据,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5个站点的平均PM32.5浓度为88.6μg/m;(2)PM2.5浓度与风速等气象要素关系密切,低浓度通常出现在大风天或者大风过后的紧邻时段,重污染天通常风速小,相邻天的PM2.5浓度可相差几倍甚至十倍以上;(3)PM2.5浓度随季节变化较大,1月和6月份较高,4月、8月和11月相对较低;(4)PM2.5浓度随站点类型变化明显,交通环境站点的平均浓度高于城市环境评价站点(可超过10%);(5)北部PM2.5浓度低于东部和南部,而与河北交界的南部和西南地区浓度为全区最高;(6)PM2.5浓度由北到南整体上呈线性增加趋势,每向南10 km,PM2.5平均浓度升高4.6μg/m3(R2=0.89),南部PM2.5平均浓度接近北部2倍;(7)PM2.5平均浓度存在一定的局部变化,但相邻站点变化幅度一般在20%以内.
李润奎李志鹏高文举丁文军许群宋现锋
关键词:PM2.5污染防治
基于样本分级的土壤属性自适应回归拟合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精细土壤属性信息在诸多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历来倍受关注。现有土壤属性预测方法具有适用性不强或需要大量人工经验和专家知识等缺点,限制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本文提出了一种土壤属性自适应预测方法,可分为4步:①对采样点进行分组处理;②利用回归模型构建各分组内土壤属性与主导环境因子之间的典型关系;③对分组方案进行自动优化;④利用各组对应的土壤–环境因子典型关系对研究区进行优化拟合预测。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在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对环境因子做出自动选择,并可通过优化拟合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进行自适应预测,预测精度较高。本方法初步实现了土壤属性预测的自动化,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李志鹏宋现锋李润奎
关键词:土壤属性自适应预测
不同原理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室内外标定方法及对比测试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土壤水分是地表水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林系统的重要状态指标。土壤水分观测系统的研制有利于土壤水分的有效观测,从而及时掌握其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当前存在多种土壤水分传感器,如常见的基于不同工作原理的频域传感器(Frequency domain spec-troscopy,FDS)和电感传感器等,其成本、土壤含水量-信号曲线以及影响因素均有较大差异。选用国产的FDS传感器,研制了信号采集和长期存储的数据采集器,制成了低成本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同时设计了基于不同试验条件与水分含量的室内控制试验和室外现场同步观测试验,将研制系统的观测结果与美国HOBO土壤水分观测系统的观测结果、环刀取样测试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较低时,研制的土壤水分观测系统观测结果与实际值较接近,优于HOBO观测结果,且适用于瞬时速测和定点长期观测。HOBO传感器在不同环境下表现更为稳定,观测结果值域变化范围较小。盐度对2种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结果均有重要影响。
吴日峰李润奎刘生根李志鹏胡正义宋现锋
关键词:土壤水分HOBO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