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7JSD710006)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志祥胡子鸣连征勇俞燕鸣更多>>
相关机构: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荣辱
  • 2篇荣辱观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荣辱观
  • 1篇哲学
  • 1篇中国传统哲学
  • 1篇中国哲学
  • 1篇荣辱观教育
  • 1篇荣辱思想
  • 1篇思维
  • 1篇思维转化
  • 1篇启迪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建设
  • 1篇现代启迪
  • 1篇校园
  • 1篇校园文化
  • 1篇校园文化建设
  • 1篇教育
  • 1篇教育滞后

机构

  • 3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江苏信息职业...
  • 1篇江苏技术师范...

作者

  • 2篇张志祥
  • 1篇胡子鸣
  • 1篇俞燕鸣
  • 1篇连征勇

传媒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徐州建筑职业...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滞后的表现及其思维转化被引量:1
2008年
荣辱观内涵着社会和个人对特定事件和人物的价值判断。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价值维度主要表现在认知维度、理想维度、方法维度上。学校教育功能中的德智失衡,家庭教育期望中的重心失误,文化市场环境中的审美错位以及网络、短信运营中的监管乏力的现实,呼唤着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思维从理论向心理的转化,从评价向行为的转化和从规范向示范的转化。
张志祥
关键词:荣辱观教育思维转化大学生
中国传统哲学荣辱思想及其现代启迪
2009年
中国传统哲学中"义以为上"的荣辱认知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荣辱行为观,"为己之学"的荣辱动力观,及其现代性转换或合理性重建,对于我国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和个体人生价值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张志祥俞燕鸣连征勇
关键词:中国哲学传统荣辱观启迪
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角与新思路被引量:1
2009年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共同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为发挥校园文化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和育人功能,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系统工程建设的方案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角与新思路.
胡子鸣
关键词:校园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