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10183007)

作品数:8 被引量:307H指数:8
相关作者:许文良王冬艳王清海林景仟高山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中生代
  • 5篇岩石
  • 4篇地幔
  • 4篇岩石圈
  • 3篇岩石圈地幔
  • 3篇矿物化学
  • 3篇捕虏体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玄武岩
  • 2篇闪长岩
  • 2篇纯橄岩
  • 1篇地幔捕虏体
  • 1篇地幔交代
  • 1篇地幔交代作用
  • 1篇地幔性质
  • 1篇岩浆
  • 1篇岩石成因
  • 1篇岩石地球
  • 1篇岩石地球化学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8篇许文良
  • 7篇王冬艳
  • 6篇王清海
  • 5篇林景仟
  • 3篇高山
  • 2篇裴福萍
  • 1篇郑常青
  • 1篇兰翔

传媒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过程与机制:中生代火成岩和深源捕虏体证据被引量:170
2004年
基于最新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的岩浆作用可划分成四个阶段 ,即晚三叠世 ( 2 0 5~ 2 2 5Ma)碱性岩浆作用 ;中晚侏罗世 ( 1 5 5~ 1 6 0Ma)花岗质岩浆作用 ;早白垩世 ( 1 1 2~ 1 32Ma)双峰式岩浆作用和晚白垩世 ( 92~ 73Ma)碱性玄武质岩浆作用。徐淮地区中生代侵入岩中榴辉岩捕虏体的发现及其地质年代学资料 ( 2 1 9Ma)表明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早期曾发生过一次重要的陆壳加厚过程。俯冲板片的断离以及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快速折返和晚三叠世 ( 2 0 5~ 2 2 5Ma)的碱性岩浆作用的存在均暗示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已经开始。拆沉作用则是引起中生代早期岩石圈减薄的主要机制。中、晚侏罗世 ( 1 5 5~ 1 6 0Ma)花岗质岩浆作用形成于造山期后的伸展环境 ,代表了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继续和发展。早白垩世 ( 1 1 2~ 1 32Ma)双峰式岩浆作用表明中生代岩石圈减薄达到了峰期。而幔源纯橄岩捕虏体中富硅质熔体的交代作用和玄武岩的高87Sr/ 86Sr值、低ε(Nd ,t)值特征表明 ,软流圈对岩石圈底部的化学侵蚀可能是导致该阶段岩石圈减薄的主导机制。晚白垩世 ( 92~ 73Ma)碱性玄武质岩浆作用和“海洋型”
许文良王清海王冬艳裴福萍高山
关键词: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火成岩深源捕虏体
松辽盆地形成与演化的深部作用过程——中生代火山岩探针被引量:22
2003年
松辽盆地中生代火山作用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松辽盆地形成与演化历史。松辽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生代火山作用的深部过程表现为岩浆源区从逐渐上升到下降的过程。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早期为降温降压过程,表现为等温面逐渐升高,岩石圈伸展速度增大,岩浆源区变浅,盆地演化由断陷向坳陷转化。从早白垩世早期到晚白垩世,则为升温升压过程,等温面下降,岩石圈伸展速度变小,岩浆源区加深,盆地演化进入坳陷期。
王清海许文良
关键词:中生代火山岩松辽盆地深部作用火山作用岩浆
鲁西中生代金岭闪长岩中纯橄岩和辉石岩包体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27
2003年
鲁西中生代金岭岩体闪长岩中含有众多的深源捕虏体,主要为纯橄岩和辉石岩.其中纯橄岩又可分为两亚类,一类具板状结构,橄榄石的Mg#值(93-94)高;另一类具变质变形结构,并叠加有矿物反应结构,橄榄石的Mg#值(86-87)低.矿物化学表明前者可能来源于古老的岩石圈地幔,后者曾遭受过富硅钾质熔体的改造.辉石岩中矿物出溶结构的存在、辉石较高的Mg#值以及较高的平均衡温度均暗示该类捕虏体可能为中生代幔源岩浆在上地幔顶部或壳幔边界附近形成的堆积体.
许文良王冬艳高山林景仟
关键词:中生代闪长岩纯橄岩辉石岩包体矿物化学
鲁西中生代辉长闪长岩中辉石岩捕虏体的岩石成因被引量:10
2004年
鲁西中生代辉长-闪长岩中包含有变晶结构和堆积结构两种类型辉石岩类捕虏体,它们的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可同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的辉石岩类包体相对比。它们代表了上地幔两次岩浆底侵事件的产物。辉石岩类捕虏体母岩浆来自于含有陆壳物质的软流圈及其上部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辉石岩类捕虏体是由该母岩浆高压分离结晶堆积的产物。辉石岩的母岩浆在上地幔的运移是引起鲁西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富硅质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
王冬艳许文良兰翔王清海王冬艳
关键词:中生代岩石成因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
辽西中生代晚期岩石圈地幔的性质:来自玄武岩和地幔捕虏体的证据被引量:33
2002年
辽西中生代玄武岩中幔源橄榄岩捕虏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是由古老富集型的岩石圈地幔和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所组成。前者以角闪尖晶二辉橄榄岩为代表 ,它经历了富钠质的地幔交代作用。橄榄岩类捕虏体富含轻稀土元素 ,并具有较高的w(87Sr) /w(86Sr)比值 ;后者以二辉石岩为代表 ,具典型堆积结构 ,与本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比 ,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丰度。在矿物成分和稀土元素丰度上 ,本区辉石岩捕虏体类似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辉石岩捕虏体 。
王冬艳许文良冯宏林景仟郑常青
关键词: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玄武岩地幔捕虏体
鲁西中生代闪长岩中两类幔源捕虏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被引量:42
2003年
鲁西铁铜沟岩体辉石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132.79±0.27Ma。产于辉石闪长岩中深源捕虏体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野外资料表明,它们可划分成两组。组Ⅰ为具有变质-变形结构的纯橄岩、方辉橄榄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类。该类捕虏体耗损易熔元素(如Ca、Al)、橄榄石具有较高的Mg~#值和较高的含量表明它们可能为古老岩石圈地幔高度部分熔融的残留体。然而,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的配分形式、较高的^(87)Sr/^(86)Sr比值以及交代型金云母的存在暗示着该类捕虏体遭受了晚期交代作用的改造;组Ⅱ为具有残留的嵌晶结构、再平衡结构,并叠加有变形结构的纯橄岩、方辉橄榄岩、橄辉岩和二辉石岩类。该类捕虏体具有较低的Mg~#值和^(87)Sr/^(86)Sr比值以及较高的稀土元素丰度表明可能代表了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物质。两类幔源捕虏体的共存对认识华北地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以及揭示中国东部陆下岩石圈地幔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许文良王冬艳王清海林景仟
关键词:中生代闪长岩岩石圈地幔
鲁西纯橄岩捕虏体中富硅质熔(流)体的交代作用:对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减薄的意义被引量:23
2004年
鲁西中生代辉长-闪长质岩石中纯橄岩捕虏体的岩石学、矿物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纯橄岩捕虏体代表了古老岩石圈地幔的残留;地幔纯橄岩捕虏体中存在两种类型的交代作用,一是以填隙型金云母为代表的早期富含CO_2和H_2O的不活动流体的交代作用;二是以斜方辉石交代脉和网络状斜方辉石为代表的晚期富硅质熔(流)体的交代作用。后者代表了起源于软流圈的富硅质熔(流)体对古老岩石圈地幔的一种化学侵蚀。这对认识华北地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以及岩石圈减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许文良王冬艳王清海高山林景仟
关键词:地幔交代作用纯橄岩中生代
鲁西费县中生代玄武岩及幔源捕掳晶的矿物化学:对岩石圈地幔性质的制约被引量:72
2004年
鲁西费县中生代玄武岩形成于 119Ma ,为碱性玄武岩。该玄武岩中含有丰富的幔源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捕掳晶。橄榄石捕掳晶具有环状裂纹 ,其Mg# 值介于 90 .0~ 93.0之间 ,平均为 91.5;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捕掳晶具有特征的反应边 ,斜方辉石的Mg# 值介于 88.0~ 93.5之间 ,平均为 90 .4 ;单斜辉石的Mg# 值介于 86 .0~ 91.7之间 ,平均为 88.4。捕掳晶的矿物化学类似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地幔橄榄岩的矿物成分特征 ,这暗示捕掳晶应为寄主岩浆上升过程中捕获的地幔橄榄岩物质 ,并且反映了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特征。费县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其具有地幔原生岩浆的特征 ,其高Isr、低 εNd(t)和亏损高场强元素等特征应与断离的俯冲板片 (苏鲁造山带中的榴辉岩 )
裴福萍许文良王清海王冬艳林景仟
关键词:中生代玄武岩捕虏晶岩石圈地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