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1JCYBJC01400)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勇盖琦马忠洪邓丽军翟宏琛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机械工程
  • 8篇理学

主题

  • 6篇全息
  • 2篇折射率
  • 2篇数字全息
  • 2篇全息术
  • 2篇光学
  • 2篇复用
  • 1篇单模
  • 1篇单模光纤
  • 1篇迭代
  • 1篇迭代算法
  • 1篇信噪比
  • 1篇再现像
  • 1篇折射率分布
  • 1篇视场
  • 1篇数字全息术
  • 1篇双波长
  • 1篇双折射
  • 1篇同态
  • 1篇同态滤波
  • 1篇偏振复用

机构

  • 8篇南开大学
  • 7篇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杨勇
  • 7篇马忠洪
  • 7篇盖琦
  • 5篇邓丽军
  • 4篇吴永丽
  • 4篇翟宏琛
  • 2篇薛东旭
  • 1篇张慧敏
  • 1篇孙旭娜
  • 1篇徐振新
  • 1篇杨晓苹
  • 1篇袁小聪
  • 1篇赵星

传媒

  • 3篇光学学报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子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数字全息层析术对单模光纤折射率三维分布的重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全息层析术的数字重构方法。针对单模光纤(SMF)的折射率分布具有轴对称性的特点,可仅根据在任一与光纤轴向垂直的旋转角度下从数字全息图再现出的相位分布,采用层析算法重构出与SMF轴向垂直的折射率断层分布。通过获取SMF的折射率断层分布,就可获取其折射率三维分布。与以往测量SMF折射率分布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对被测样品无损、测量方法简单及测量速度快等特点。理论分析与光学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邓丽军杨勇盖琦马忠洪吴永丽
关键词:光学测量
同态滤波法抑制离轴数字全息零级项被引量:8
2012年
针对离轴数字全息图受记录器件像元尺寸的限制而在数字再现时存在再现像受零级项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抑制离轴数字全息零级项的方法。根据图像灰度可由图像照度及表面反射率共同决定的原理,将全息图看作入射分量和反射分量的乘积,利用入射分量变化缓慢且集中在低频段,反射分量反映图像细节并集中在高频段的特性,用同态滤波方法处理数字全息图。设计了同态滤波器,其上下限分别为0.001和1,直径为300pixel。用该方法实现了对衍射距离为34cm的菲涅尔数字全息图的零级项抑制,并对重构出的物光对比度以及物体的细节信息进行了增强。
杨勇薛东旭盖琦吴永丽马忠洪
关键词:同态滤波再现像
采用角分复用技术拓展低相干光源离轴全息术的探测面积被引量:2
2013年
在采用超短脉冲光源或低相干连续光源的离轴数字全息术记录超快过程或获取光学断层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受光源相干长度限制,仅能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形成干涉条纹,则可探测到的物波面积会大大降低。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角分复用技术的低相干光源离轴数字全息系统的记录方法,利用不同立体角度的多个参考光与物光同时干涉,来克服在像面数字全息记录中由于光源的相干长度过短造成的对物波探测面积的限制。搭建了采用立体角分复用技术的脉冲数字像面全息实验系统,并获取了多个参考光与物光同时干涉形成的复合全息图。通过频谱变换和数字滤波,分别重构出由每路参考光与物光干涉所记录下的不同区域的物波波面,运用数字图像融合技术,获得了在整个探测面上所记录的物波波面。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马忠洪杨勇吴永丽邓丽军盖琦翟宏琛
关键词:全息
基于双波长数字全息术的微光学元件折射率分布及面形测量被引量:4
2014年
提出了一种测量微光学元件的折射率分布及面形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双波长数字全息术,将微光学元件浸入折射率匹配液降低通过微光学元件的透射光波频率,获取微光学元件在两个不同波长照明光波下的数字全息图,并根据两个波长下的相位分布,计算出微光学元件的折射率分布,利用得到的折射率分布获取微光学元件的面形。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邓丽军杨勇石炳川马忠洪盖琦翟宏琛
关键词:全息微光学元件折射率分布面形
基于相移量提取的两步相移数字全息术被引量:11
2014年
提出了一种以再现参考光的峰值信噪比为判断条件的获取实际相移量的两步相移数字全息迭代方法。分析了再现参考光波的峰值信噪比与相移误差的关系。通过峰值信噪比的1阶、2阶导数来判断迭代方向及峰值信噪比是否达到最大,从而优化迭代过程、降低相移误差,并采用光学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邓丽军杨勇石炳川马忠洪盖琦翟宏琛
关键词:全息峰值信噪比迭代算法相移误差
基于双折射原理的脉冲间隔连续可调的晶体分束方法
2014年
为对飞秒级超快过程进行可调曝光间隔的实时探测,需要获得共线传输的飞秒级脉冲间隔可调的子脉冲串。提出一种基于双折射原理的脉冲间隔连续可调的楔形晶体分束方法,该方法具有子脉冲能量均等、相似度高、分束结构简单紧凑且容易嵌入到光学系统中的优点。数学上推导了子脉冲脉冲间隔与晶体尺寸、结构角及移动距离的精确表达式。在晶体尺寸和结构角确定之后,子脉冲脉冲间隔随晶体移动距离呈线性变化关系。理论分析了误差项和色散等因素对分束结果造成的影响。模拟计算和干涉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双折射原理的脉冲间隔连续可调的晶体分束方法的可行性,为实现飞秒级脉冲间隔的多脉冲分束提供了借鉴。
孙旭娜杨晓苹杨勇马忠洪盖琦徐振新
关键词:全息双折射
一种改进型视角投影图像彩色计算全息术的三维重构算法被引量:10
2011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景物的二维视角投影图像合成计算全息图,并重构出彩色再现三维影像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利用视角投影图像获取景物的三维傅里叶频谱的理论,采用电荷耦合器件记录三维景物在白光照明条件下横、纵两正交方向的一系列视角投影图像,并利用这些视角投影图像合成计算全息图,从而重构出三维再现像.通过采用在频谱面上的容余采样方法,提高了图像频谱信息的利用率,通过实验论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使得视角投影图像的记录过程更加简单,节省了采样时间,提高了程序运行速度;能够在利用同等数量的视角投影图像的条件下,提高合成全息图的质量,使得重构的彩色再现三维影像更加清晰.
薛东旭杨勇张慧敏赵星袁小聪
关键词:计算全息
利用综合复用技术拓展数字全息显微系统中的记录视场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解决现有数字全息显微系统中高分辨率与大记录视场无法同时兼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不牺牲分辨率的前提下拓展数字全息显微记录视场的方法.该方法中运用了波长不同、偏振态不同的四路相互不相干的探测物光,同时探测被测样品四个相邻的不同区域,并使这四束探测物光分别与其相应的参考光相干,在记录面上同时记录下含有被测样品不同区域信息的复合全息图.将获得的复合全息图经过频谱变换和数字滤波,分别重构出所记录区域的振幅和相位分布.最后通过图像拼接和图像融合技术,可实现接近原记录视场四倍的大视场数字全息显微记录.该方法在测量过程中无需移动记录装置、光源和被测样品,单次曝光即可实现,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吴永丽杨勇翟宏琛马忠洪盖琦邓丽军
关键词:偏振复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