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E09B02)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立马鋆南晴解明伟冯于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正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篇电化学腐蚀
  • 1篇电化学腐蚀行...
  • 1篇电性能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源
  • 1篇碳包覆
  • 1篇碳源
  • 1篇添加剂
  • 1篇团聚
  • 1篇磷酸铁
  • 1篇磷酸铁锂
  • 1篇化学腐蚀
  • 1篇固相法
  • 1篇放电
  • 1篇放电性
  • 1篇放电性能
  • 1篇TA
  • 1篇CO
  • 1篇CR
  • 1篇GRAIN_...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 1篇长沙矿冶研究...
  • 1篇大连远东硬质...
  • 1篇湖南省正源储...

作者

  • 3篇张立
  • 2篇冯于平
  • 2篇马鋆
  • 2篇解明伟
  • 2篇南晴
  • 1篇李荐
  • 1篇陈述
  • 1篇黄祖琼
  • 1篇雷霆
  • 1篇周宏明
  • 1篇方珍奇
  • 1篇黄方杰
  • 1篇程鑫
  • 1篇刘凡
  • 1篇刘雯雯
  • 1篇朱玉华
  • 1篇单成

传媒

  • 1篇矿冶工程
  • 1篇硬质合金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Transa...

年份

  • 4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ot pressing densification of WC-Mo_xC binderless carbide被引量:2
2012年
WC-6MoxC-0.47Cr3C2-0.28VC binderless carbide was prepared by hot pressing (1700 °C, 20 MPa). The sample was observed and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hot pressing process, W atoms dissolve substantially into the MoxC crystal lattices; whilst, the reverse dissolution of Mo atoms into the WC crystal lattices takes place. Consequently, the main phase and binder phase structure are formed. The phase compositions of the main phase and binder phase are a WC-based solid solution containing Mo and a Mo2C-based solid solution containing W, respectively. The isotropic dissolu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W and Mo atoms do not result in substantial carbide coarsening. The mechanism for the densification was discussed.
张立陈述单成黄方杰程鑫马鋆
关键词:DENSIFICATION
二次加碳中有机碳源对LiFePO_4/C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碳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使用不同有机碳源对LiFePO4进行碳包覆。通过热分析(TG-DSC)、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热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其相组成、化学结构和碳结构等进行分析,并对LiFePO4/C为正极材料的电池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酚醛树脂、蔗糖、聚乙二醇和柠檬酸为有机碳源所制备的LiFePO4材料,都为纯相的LiFePO4;碳包覆LiFePO4材料,具有较完整的碳包覆层,且都有石墨结构的有序碳生成,能改善材料的电导率;酚醛树脂为有机碳源得到的LiFePO4/C材料性能最好,在0.1C倍率下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48.6 mAh/g,1C倍率下充放电的比容量达到125.1 mAh/g。
李荐刘凡周宏明方珍奇黄祖琼朱玉华刘雯雯
关键词:磷酸铁锂固相法碳包覆充放电性能
Cr、V、Ta添加剂对超粗晶和特粗晶硬质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以WC–8.4Co、WC–8.4Co–0.4Cr3C2、WC–8.4Co–0.4VC和WC–8.4Co–0.4TaC等4组超粗晶和特粗晶硬质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Tafel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4组合金在pH=1的H2SO4溶液、pH=7的Na2SO4溶液以及pH=13的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合金的腐蚀表面。结果表明,与WC–8.4Co合金相比,在3种不同pH值腐蚀溶液中WC–8.4Co–0.4Cr3C2、WC–8.4Co–0.4VC和WC–8.4Co–0.4TaC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均得到改善,Cr3C2改善合金耐腐蚀性能的效果最佳;4组合金在pH=13的NaOH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均优于其在pH=1的H2SO4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合金腐蚀机理为:与溶液接触时,合金中Co粘结相优先腐蚀,产生活性溶解,同时WC发生局域腐蚀。
马鋆张立南晴解明伟冯于平雷霆
关键词:添加剂电化学腐蚀
蕾丝状富Co团聚组织与Co粉中硬团聚现象研究
2012年
硬质合金顶锤是WC-Co合金大制品与极端服役工况的典型代表。服役过程中硬质合金顶锤的异常失效是困扰超硬材料与硬质合金顶锤生产企业的棘手问题。本文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研究手段对硬质合金顶锤碎片与硬质合金生产用Co粉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报道了异常失效顶锤碎片微观组织结构中存在含K、Na、Ca、S、Cl、O等杂质元素、周长超过100μm的脆性蕾丝状富Co团聚组织,以及Co粉中存在因杂质与还原烧结效应导致的、外表光滑、尺度高达10μm的致密硬团聚微观缺陷。其中,富Co团聚组织中K、Na、Ca、S、Cl等杂质元素的总质量分数高达2.8%~3.45%。通过引证关联分析,认为两种缺陷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建议硬质合金生产企业在采购Co粉时必须重视对粉末微观质量的分析与检测。
张立杨爱军解明伟南晴冯于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