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3027)

作品数:22 被引量:276H指数:8
相关作者:张铭曾庆存陈红朱敏薛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季风
  • 6篇环流
  • 6篇季风爆发
  • 5篇夏季
  • 5篇大气环流
  • 4篇夏季风
  • 3篇热带
  • 3篇夏季风爆发
  • 3篇南海季风
  • 3篇南海季风爆发
  • 2篇地表
  • 2篇植被
  • 2篇流场
  • 2篇马斯克林高压
  • 2篇环流模式
  • 2篇环流演变
  • 2篇积雪
  • 2篇降水
  • 2篇大气环流模式
  • 1篇地表特征

机构

  • 12篇解放军理工大...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福建省气象局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7篇张铭
  • 5篇张立凤
  • 4篇曾庆存
  • 3篇朱敏
  • 3篇陈红
  • 2篇薛峰
  • 2篇高辉
  • 2篇徐兴奎
  • 2篇何卷雄
  • 2篇张东凌
  • 2篇罗雨
  • 2篇林朝晖
  • 1篇梁建茵
  • 1篇唐万年
  • 1篇赵思雄
  • 1篇何幼桦
  • 1篇王爱慧
  • 1篇高士欣
  • 1篇屈述军
  • 1篇王会军

传媒

  • 5篇科学通报
  • 5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气象科学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Advanc...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 1篇Journa...
  • 1篇Scienc...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亚夏季风爆发前后高度场温湿场的演变特征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诊断分析方法,研究南亚夏季风爆发前后高度场、温湿场的演变特征。结果发现夏季风的爆发与南亚高压、马斯克林高压、南美洲大陆上的高压以及巴哈马群岛附近海域上的高压密切相关。季风爆发前后,印度次大陆上高度场在垂直方向发生了反相变化,低层减弱,高层加强,这使得垂直对流发展加强。南亚夏季风爆发前后在印度次大陆及其西岸各层上湿度均急剧增大。表明随着南亚夏季风的爆发,全球温度场、高度场、湿度场都发生了重大调整,南亚夏季风的爆发是全球环流形势调整的一环。
朱敏江晓南张铭
关键词:夏季风爆发高度场温湿场马斯克林高压近海域湿度场
南亚夏季风爆发前后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06年
用南亚夏季风爆发前后的降水量资料作了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分析表明,南亚夏季风的爆发主要体现在降水的突然增加和季风雨带的快速推进上,雨带的时空分布有突变的特点。第1模态反映了南亚夏季风爆发前后季风区降水量的突然增加。第2模态反映了南亚夏季风爆发前后季风降水从南向北的快速推进过程。第3模态反映了季风爆发期间南亚季风区降水量的东西分布型态,及在季风爆发后印度半岛降水快速增加的过程。第4模态反映了印度次大陆东海岸降水的准双周振荡型态。
朱敏张铭
关键词:EOF分析降水量
伴随南海季风爆发热带环流演变的合成分析
2006年
为了研究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热带环流的演变,利用40 a的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对季风爆发前后的环流形势变化进行了讨论。合成结果中重点分析了随南海季风的爆发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低层的流场都有显著变化的南亚、东南亚地区。结果表明,在对流层中印度洋赤道地区,在季风爆发前有东风扰动发展成为一对南北对称的低涡,随后北边的低涡演变成孟加拉湾低槽,低槽前的西南气流不断东扩,使西太副高东撤,南海季风爆发。低涡的演变和发展是影响南海季风爆发的重要因子之一。而高层的环流形势与低层不同,伴随季风爆发高层环流的演变则更多地体现出了全球尺度的特征。
罗雨王步选张立凤
关键词:大气环流
南半球环流变化对西太平洋副高东西振荡的影响被引量:33
2005年
研究了南半球环流变化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季节内东西振荡的影响,发现马斯克林高压(马高)的低频振荡可引起澳大利亚高压(澳高)及越赤道气流的振荡,并通过平流过程进一步影响到副高.马高增强后,副高增强西伸,而澳高增强后,副高减弱东退,从而造成副高的东西振荡.此外,马高和澳高的变化超前于副高10~25天,这对于副高和相关的梅雨预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薛峰何卷雄
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马斯克林高压西太平洋副高环流变化南半球越赤道气流
Influence of vegetations and snow cover on sand.dust events in the west of China被引量:16
2006年
By using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with the resolution of 80kmx80km,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derived from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an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showed that surface vegetation cover in large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took on a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rend between 1982 and 1994, and decreased after 1995. The first two temporal coefficients corresponding to respective eigenvector can reflect the annual change of vegetation exactly in the west of China.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NDVI and the frequency of sand storms, blowing sand and floating dust illuminate that annual change of veget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disaster weather, such as sand-dust events. Meanwhile, correlation analyses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snowfall in the part of western Chin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and-dust events.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and snow cover in the west of China on the frequency of sand-dust events is revealed directly in virtue of remote sensing data, weather observational data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XU Xingkui CHEN Hong
关键词:积雪大气科学
冷空气强度对云南初夏强降水天气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对云南初夏两次不同冷空气强度下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系统和水汽输送特征及来源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这两次强降水过程都是印缅槽与东亚冷槽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冷暖空气的强度有着明显差异,较强的冷空气更利于冷暖空气交汇于云南地区。(2)近地层中尺度辐合线的发展与冷空气强度有关,较弱的冷空气使近地层中尺度辐合线有沿地势走向的特征;而较强的冷空气则使低层中尺度辐合线的发展演变只与冷暖空气的势力对比相关,与云南的地形特征相关不大。强降水落区与低层辐合线有着很好的一致性。(3)锋区强度分析揭示了这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冷空气运动状况,势力较弱的冷空气产生的锋区位置较低,基本沿地势渗透进入云南,局地性降水较强;而较强冷空气产生锋区的位置较高,降水区域多为沿锋区的连续雨带。同时,这两次强降水过程都与高低空急流有较好的相关性。(4)对这两次云南水汽输送分析表明,直接影响云南强降水的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并且在较强的冷暖空气交汇下,水汽辐合可存在于较高的气压层,从而产生较强降水。
董海萍赵思雄曾庆存
关键词:冷空气暴雨中尺度水汽输送
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和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选取被引量:23
2005年
对近几年来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和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选取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全面的概述,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高辉梁建茵
年度数值气候预测系统及其系统性评估被引量:2
2003年
介绍了IAP年度数值气候预测系统,并通过1980~2000年年度集合后报试验,对该预测系统进行了系统性评估,就年度预测而言,夏季气候的可预报性在热带地区较高,热带外地区则较低;500 hPa高度场的可预报性呈带状分布,自热带往中高纬减低.降水场、海平面气压场和地表气温的可预报性则是海洋上高于陆地;在中国区域,可预报性同样以500 hPa高度场最高.相关分析还表明,IAP年度气候预测系统对我国夏季气温的预测能力相对要高于降水,且订正系统可显著提高年度气候预测的技巧.此外,比较年度与跨季度后报结果,发现夏季降水跨季度后报结果要略好于年度后报,且两者的主要差别是在中高纬度地区.
陈红林朝晖曾庆存
关键词:气候预测可预报性
一类大气演化方程组的Cauchy问题被引量:1
2006年
在分层理论的框架下讨论一类大气演化方程组的Cauchy问题,证明了:1)惯性力对一类大气演化方程组Cauchy问题的适定性判别标准没有影响;2)可压缩性对粘性大气方程组Cauchy问题的适定性判别标准没有影响,但对无粘大气方程组,可压缩性改变Cauchy问题适定性判别标准;3)所论方程组在t=0超平面上的Cauchy问题均是不适定的,并不受粘性和可压缩性的影响;4)可压无粘大气方程与运动静止初始条件构成的Cauchy问题是不适定的.
何卷雄何幼桦
关键词:适定性粘性可压缩性
南极涛动年际变化对江淮梅雨的影响及预报意义被引量:65
2003年
相关分析和个例分析的结果均揭示了南极涛动异常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有密切的关系。当春季尤其是5月南极涛动异常强时,常常对应于夏季江淮流域降水的偏多,梅雨出梅偏晚,梅期长度偏长;反之,当前期南极涛动异常弱时,江淮流域降水易偏少,梅雨出梅偏早,梅期长度偏短。研究还表明,南极涛动的异常使得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环流系统的强度和位置发生改变,形成导致江淮流域降水偏多或偏少的形势。另外,南极海冰密度对南极涛动有6个月的超前负相关,上述结论为江淮梅雨的预报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
高辉薛峰王会军
关键词:南极涛动年际变化梅雨南极海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