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07506)

作品数:32 被引量:169H指数:8
相关作者:孙晓东宫媛媛汪枫桦许迅王雯秋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商洛市中心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视网膜
  • 16篇网膜
  • 12篇黄斑
  • 9篇血管
  • 7篇水肿
  • 7篇光学相干
  • 7篇病变
  • 6篇视网膜病
  • 6篇视网膜病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脉络膜
  • 6篇黄斑水肿
  • 5篇新生血管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相干
  • 5篇光学
  • 4篇断层扫描

机构

  • 24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商洛市中心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作者

  • 19篇孙晓东
  • 8篇宫媛媛
  • 8篇汪枫桦
  • 6篇王雯秋
  • 6篇许迅
  • 4篇王泓
  • 3篇姜媛
  • 3篇张皙
  • 3篇胡玮婷
  • 2篇俞素勤
  • 2篇张磊
  • 2篇莫亚南
  • 2篇刘海芸
  • 2篇朱鸿
  • 2篇陈训劼
  • 2篇顾青
  • 2篇刘堃
  • 2篇施彩虹
  • 1篇苏梦茹
  • 1篇姚蕾

传媒

  • 8篇中华实验眼科...
  • 7篇中华眼底病杂...
  • 4篇Chines...
  • 3篇中华眼视光学...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Intern...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4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合并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诊治被引量:2
2015年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基底膜与Bruch膜之间的分离。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e AMD)合并PED,可表现为有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存在。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抗VEGF治疗已成为目前AMD防治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AMD合并PED的分类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何太雯宫媛媛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出血玻璃膜疣自发荧光玻璃体出血PIGMENT
规范和优化临床诊疗实践,提高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水平:英国皇家眼科学院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解读被引量:10
2012年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诊断治疗是国内外眼底病研究的热点,尤其是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进入临床应用之后,不仅促进了AMD治疗研究的进展,同时也推动了AMD诊断和基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多个国家和专业学会组织为此制订了临床指南,就AMD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诊断、分型以及诊疗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规范性说明。这些内容多数基于现有较强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于AMD循证医学临床实践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学习借鉴这些经验,制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AMD治疗临床指南,规范和优化临床诊疗实践,提高治疗水平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汪枫桦孙晓东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机制被引量:7
2011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中老年人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AMD分为2型:萎缩型(干性)和渗出型(湿性)。本文从光照损伤、脂褐素积累、氧化损伤、内质网应激4个方面,综述了干性AMD研究中基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索其发病机制提供依据和方向。
徐莹孙晓东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发病机制
特发性旁中心凹毛细血管扩张症诊治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特发性旁中心凹毛细血管扩张症(IPT)是一种较少见的眼病,多具有潜在的致盲性,临床上有时易与其他一些常见黄斑疾病混淆,且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依据不同的分型,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黄斑旁毛细血管扩张、渗漏,或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视网膜进行性萎缩等而引起视力下降。现对黄斑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分型、临床表现、多模式眼底影像学检查特征及治疗新进展等进行综述。
毛蕾宫媛媛
关键词:黄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水肿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治疗
2012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黄斑是眼底视网膜的主要功能区域,主司明视觉和色觉,糖尿病性黄斑病变包括黄斑水肿(DME)渗出、黄斑缺血及增殖性改变等。其中DME是导致糖尿病人群视力下降最常见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工龄阶层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DME会在DR的不同阶段发生,长期存在的黄斑水肿将导致黄斑囊样变性,视力损害严重且不可逆。随着近年糖尿病患者的增加,DME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8岁以上糖尿病人群中为3%~6%,在DR人群中高达14%,我国相关调查显示DME患病率为16.22%,Ⅱ型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者DME可达到27.03%。
宫媛媛孙晓东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黄斑水肿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流行病学调查严重并发症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增殖/抑制因子失衡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降糖治疗下,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环境中相关细胞增殖和抑制因子失衡状态以及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情况,以期为临床个体化监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44例,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作为眼底判断标准,分为非DR组(30例)和DR组(60例),其中DR组分为轻度非增殖期DR组(NPDR组,36例)和中重度NPDR组(24例)。检测所有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增殖和抑制因子表达情况,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XC趋化因子[外周血基质细胞源因子-1(SDF-1)、白细胞介素-8(IL-8)、生长相关癌基因仅(GRO(x)、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吖干扰素诱生单核因子(MIG)],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筛选并制定3组促/抑血管增殖因子对,依照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非DR组与轻度NPDR组相比外周血中SDF—I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非DR组(0.0104-0.000),轻度NPDR组(12.920±6.630),t=-2.977,P:0.005J,ROC曲线下面积(AUC)=0.643。在DR进展期(轻度NPDR组与中重度NPDR组相比)外周血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子为VEGF[轻度NPDR组(39±14),中重度NPDR组(120±102),t=3.333,P〈0.05,AUC=0.952]、IP-10[轻度NPDR组(338±96),中重度NPDR组(565±236),t=-3.45,P〈0.05,AUC=0.857]、IL-8[轻度NPDR组(18±5),中重度NPDR组(24±18),t=-3.05,P〈0.05,AUC=0.5]。ROC分析比较3组促/抑血管增殖因子比率[SDF-1与IP-10的比率(S/I),IL-8与IP-10的比率(L/I),~EGF与IP。10的比率(v/D]发现在初期I/I[AUC:0.561,灵敏度(Sen)=62.5%,特异度(Spe)=51.5%]、S/I(AUC
朱鸿闫泉施彩虹孙晓东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OC曲线
In vivo detection of severity of optic nerve crush using manganese-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rats被引量:1
2014年
Feng YunLuo LishaMa ZhizhongSun XiaodongHu Yuntao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氯化锰SPRAGUE-DAWLEY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抗VEGF药物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23
2014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新生血管性眼病密切相关,是有效的治疗靶点.抗VEGF药物能减少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为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带来重大变革.目前雷珠单抗在国内已被批准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在美国被批准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视网膜静脉阻塞后黄斑水肿的治疗.抗VEGF药物也作为适应证外治疗药物用于其他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如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抗VEGF药物辅助手术治疗显示出明显的疗效,可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和疾病的复发率.就贝伐单抗和雷珠单抗等抗VEGF药物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蒋磊宫媛媛
关键词:围手术期视网膜疾病青光眼新生血管
老年性黄斑变性不同分期的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被引量:6
2012年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以玻璃膜疣形成、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异常、地图样萎缩(GA)、新生血管性黄斑病变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无AMD、早期、中期和晚期AMD。后者通常又分为GA(萎缩型)和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m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中,早期表现为玻璃膜疣小丘状中强反射隆起的病灶,伴或不伴RPE反射带和视网膜内外节反射带异常;中期表现为融合的玻璃膜疣为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丘陵状RPE反射带隆起,大小不一,内部反射从中弱到中强不等;晚期患眼GA表现为RPE层光反射减少,下方组织的反射增强,或者是黄斑区RPE反射带消失和视网膜各层反射带紊乱甚至消失,视网膜厚度变薄;CNV表现为RPE层中强反射隆起,多伴有视网膜内水肿和视网膜下积液存在。正确认识这些OCT特征,有助于AMD的临床诊断和随访观察。
汪枫桦孙晓东许迅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015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5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其患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干性AM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往已有大量的基础研究关注干性AMD发病的分子机制,然而,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一大困扰.目前,研究已发现多种干性AMD动物模型,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工具,但是不同的动物模型有其优缺点,病变发生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在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模型对相关研究至关重要.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中建立的各种干性AMD动物模型的特点进行综述.
王静孙晓东
关键词:动物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