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1511351)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永东刘兴朱艳毛新宇王振廷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熔覆
  • 4篇氩弧
  • 4篇氩弧熔覆
  • 2篇原位合成
  • 2篇钢表面
  • 2篇Q235
  • 1篇性能分析
  • 1篇原位自生
  • 1篇显微硬度
  • 1篇耐磨
  • 1篇耐磨性
  • 1篇金属
  • 1篇金属硅化物
  • 1篇金属间化合物
  • 1篇抗磨
  • 1篇硅化物
  • 1篇NI3SI
  • 1篇TIB
  • 1篇TIC颗粒
  • 1篇MO-SI

机构

  • 4篇黑龙江科技学...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4篇王永东
  • 3篇刘兴
  • 2篇朱艳
  • 1篇李柏茹
  • 1篇陈丽丽
  • 1篇孟君晟
  • 1篇毛新宇
  • 1篇王振廷

传媒

  • 2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焊接学报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氩弧熔覆TiB/FeB增强Fe基复合涂层组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Fe粉、Ti粉和B粉为原料,利用氩弧熔覆技术在Q235钢基材表面制备出TiB/FeB增强Fe基复合涂层,应用SEM和XRD方法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并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结果分析表明:在Q235钢表面成功制备了以α-Fe为基体,以TiB/FeB颗粒为增强相的复合涂层。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的显微硬度可达1 100HV,涂层耐磨性较基体提高近12倍。复合涂层的磨损机理为显微擦伤式磨损。
王永东刘兴李柏茹刘瑞堂
关键词:氩弧熔覆显微硬度耐磨性
氩弧原位自生TiC复合涂层组织与抗磨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氩弧熔覆技术在16Mn钢基体上制备原位形成的TiC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利用OM、SEM、XRD,对熔敷层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无裂纹、气孔等缺陷;原位形成的细小TiC颗粒弥散分布于熔敷层内;显微硬度和耐磨性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具有比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王永东刘兴孟君晟朱艳
关键词:氩弧熔覆原位合成TIC颗粒
Q235钢表面氩弧熔覆MoNiSi/Ni3Si金属硅化物复合涂层组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Mo粉、Si粉、Ni粉为原料,采用氩弧熔覆技术在Q235钢基材表面原位合成了MoNiSi/Ni3Si金属硅化物复合涂层,分析和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在Q235钢表面成功制备了以MoNiSi/Ni3Si为基体,以金属硅化物MoNiSi为增强相的复合涂层。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的显微硬度可达1000HV,涂层耐磨性较基体提高12倍。
王永东王振廷陈丽丽刘瑞堂
关键词:氩弧熔覆金属间化合物
Q235钢表面氩弧熔覆Mo-Si复合涂层组织和性能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以钼粉、硅粉为原料,利用氩弧熔覆技术在Q235钢基材表面原位合成了FeMoSi/Fe3Si金属硅化物复合涂层,应用SEM,XRD对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涂层显微硬度和常温耐磨性.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与基体界面无气孔、裂纹,呈冶金结合;复合材料涂层由α-Fe,初生相FeMoSi三元金属硅化物树枝晶和枝晶间的鱼骨状FeMoSi/Fe3Si共晶组织组成;涂层的显微硬度达到1000 HV0.2,较基体提高3倍左右;相对耐磨性较基体Q235钢提高近11倍.
王永东刘兴朱艳毛新宇
关键词:氩弧熔覆原位合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