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HF07162010121)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于敦喜温昶徐明厚占中华莫鑫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颗粒物
  • 2篇煤粉
  • 2篇煤焦
  • 1篇燃烧
  • 1篇热解
  • 1篇热解过程
  • 1篇中密度
  • 1篇细微颗粒物
  • 1篇煤粉燃烧
  • 1篇煤粉热解
  • 1篇煤焦燃烧
  • 1篇PM
  • 1篇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占中华
  • 3篇徐明厚
  • 3篇温昶
  • 3篇于敦喜
  • 2篇王建培
  • 2篇赵靓
  • 2篇莫鑫
  • 1篇周科
  • 1篇姚洪
  • 1篇岳良

传媒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煤粉热解过程对PM_(0.1)内元素成分的影响
2011年
选取典型烟煤(PDS)及其分离出的含有机结合态金属较多的中密度(MD)煤样,在沉降炉中进行煤粉热解和燃烧收取颗粒物的试验,研究了热解过程中释放的有机结合态金属对典型烟煤燃烧生成的PM0.1中元素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5μm以下热解颗粒中无机元素成分分布与燃烧生成的PM0.1中元素较接近,显示出有机结合态金属分解对PM0.1的贡献;SEM-EDS分析表明,热解颗粒主要由碳质和挥发性金属组成,粒径略大时,挥发性金属含量降低;PDS原煤与其MD煤样相比,Ca、Fe在其内在矿和外在矿的分布形式和含量的不同导致了其在热解颗粒和PM0.1中含量不同;对于含有机结合态金属较多的MD煤样,在温度较低时,PM0.1多由有机结合态金属分解、气化生成,在温度较高时,难熔元素的气化对PM0.1的贡献有所增加.
温昶徐明厚王建培赵靓于敦喜占中华莫鑫
关键词:细微颗粒物煤粉热解煤粉燃烧
煤粉与煤焦燃烧时颗粒物的生成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在实验室沉降炉中进行煤粉热解制焦、煤焦燃烧及煤粉燃烧实验,研究了煤焦燃烧过程对颗粒物生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煤焦燃烧生成的PM_1和PM_(10)浓度均低于煤粉燃烧时,说明热解制焦过程对PM_1和PM_(10)生成的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由1073K升至1573K,煤焦燃烧生成PM_1浓度与煤粉燃烧生成PM_1浓度之比减小,而PM_(1-10)之比增加,表明随燃烧温度升高,矿物元素气化、细小矿物直接转化机理受抑制增大,破碎、聚合机理受抑制较小;相比原煤,中密度煤的煤焦与煤粉燃烧生成PM_1之比更小,而PM_(1-10)之比更大,其浓度比的差别主要来自于煤粉燃烧生成的PM_(10)浓度的差异。
温昶徐明厚王建培赵靓占中华于敦喜莫鑫
关键词:煤焦燃烧颗粒物
煤焦破碎及颗粒物形成的逾渗模拟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座逾渗模型,引入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computer-controll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CCSEM)矿物原粒径数据作模型初始矿物数据,考察了不同孔隙分布对煤焦转化与破碎的影响,煤焦转化过程对破碎程度的影响,以及煤焦破碎和内在矿聚合对飞灰颗粒物尤其是1~10μm颗粒物最终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煤焦初始孔隙率越大,表面反应面积和破碎次数均越大。当φ≥0.4时,煤焦破碎明显集中于转化率为0.4~0.7的阶段,且峰值有一定的向转化前期移动的趋势。初始孔隙率φ越大,颗粒破碎就越剧烈,内在矿聚合概率小,10μm以内颗粒物的数目明显增大。随着φ值的增大,生成颗粒物的浓度尤其是1~10μm颗粒物的浓度逐渐升高,最终颗粒物浓度分布到在3~5μm和6~8μm存在2个峰值,这与实际燃烧生成的中间模态和粗模态颗粒物的峰值基本吻合。
温昶徐明厚于敦喜岳良周科占中华姚洪
关键词:颗粒物煤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