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177)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陆光涛安世琦彭方印唐纪良向志娇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十字花科
  • 2篇十字花科黑腐...
  • 2篇基因
  • 2篇黑腐病
  • 2篇黑腐病菌
  • 2篇病菌
  • 1篇单胞
  • 1篇野油菜黄单胞...
  • 1篇油菜
  • 1篇原核表达
  • 1篇致病相关基因
  • 1篇突变体
  • 1篇酰胺酶
  • 1篇结构特性
  • 1篇黄单胞菌
  • 1篇基因功能
  • 1篇基因鉴定
  • 1篇基因原核表达
  • 1篇XC
  • 1篇L-天冬酰胺...

机构

  • 3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亚热带生...

作者

  • 3篇陆光涛
  • 2篇安世琦
  • 1篇冯国芳
  • 1篇苏辉昭
  • 1篇袁夏莹
  • 1篇梁伟
  • 1篇白先放
  • 1篇李瑞芳
  • 1篇向志娇
  • 1篇唐纪良
  • 1篇彭方印
  • 1篇李磊
  • 1篇徐玉婷

传媒

  • 1篇遗传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hrpG基因原核表达
2011年
在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cc)中,hrp基因对寄主的致病性和非寄主的超敏反应中起核心作用,而hrpG对整个hrp基因簇起调控作用。HrpG为OmpR家族的双组分系统感受调控蛋白,含有两个结构域,分别是N端Response_reg和C端Trans reg_C。本研究利用表达载体pQE-30Xa,成功构建了HrpG的表达重组子,在E.coliM15[pREP4]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调节诱导温度、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最终确定在温度为20℃,IPTG浓度为0.8mmol/L,诱导表达4h。hrpG基因在宿主细胞E.coli M15获得高效可溶性表达。目前尚未有可溶性HrpG蛋白获得成功表达的报导,本研究中获得HrpG蛋白在大肠杆菌获得大量可溶性的表达,将为in vitro研究HrpG的生理活性,特异的结合位点和调控功能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冯国芳袁夏莹陆光涛
关键词:十字花科黑腐病菌结构特性原核表达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影响致病相关基因XC3814表达的基因鉴定被引量:2
2010年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8004菌株的XC3814基因与致病性和胞外多糖合成有关。文章将XC3814的启动子与报告基因sacB融合,构建了XC3814的表达报告质粒pL3814sac。将该质粒导入野生型菌株8004,获得了报告菌株8004/pL3814sac。利用转座子EZ::Tn5对报告菌株的基因组进行随机诱变,分离到3株耐蔗糖的突变体。分析发现其中的1株突变体是由EZ::Tn5插入到编号为XC3882的未知功能的基因所产生的。将由XC3814启动子与报告基因gusA融合得到的报告质粒pGUS3814分别导入8004菌株和XC3882的转座子Tn5gusA5插入突变体,测定比较pGUS3814的GUS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XC3882突变体背景下GUS的表达水平比在野生型背景下降低81.3%,表明XC3814基因的表达水平受XC3882基因的影响。
苏辉昭向志娇彭方印李瑞芳安世琦陆光涛唐纪良
关键词:野油菜黄单胞菌致病相关基因
甘蓝黑腐病菌XC_3374基因功能的初步探究
2013年
【目的】初步探究XC_3374基因在甘蓝黑腐病菌Xcc8004中的功能,为深入研究甘蓝黑腐病菌Xcc8004中L-天冬酰胺酶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KEGG数据库内获取XC_3374基因的旁侧序列,通过常规PCR对其进行克隆,同时利用自杀质粒pK18mobSacB通过同源双交换的方法构建了其缺失突变体DM3374并检测其表型。【结果】以引物D3374L-F/D3374R-R扩增,野生型菌株能够扩增出1789bp的DNA片段,而候选突变体菌株能扩增出1367bp的片段;以内部引物3374F/3374R扩增,野生型菌株能扩增出332bp的片段,而候选突变体菌株不能扩增出任何片段,表明目标基因已缺失,缺失突变体DM3374构建成功。平板检测法结果表明,XC_3374基因突变后不影响胞外多糖及胞外酶的合成与分泌。在MMX基本培养基上,突变体菌株能够正常生长,形成的菌落大小与野生型菌株基本相同,表明缺失突变体不是营养缺陷性。游动平板检测结果表明,XC_3374缺失突变体的运动能力比野生型稍强,但差别不明显。采用剪叶法检测缺失突变体的致病性,结果表明,野生型Xcc8004和缺失突变体DM3374病斑平均长度分别为13.000和11.983mm,两者致病性无显著差异。【结论】XC_3374基因突变体在胞外多糖、几种胞外酶的合成与分泌、致病性等各种表型与野生型基本一致。
梁伟白先放徐玉婷李磊安世琦陆光涛
关键词:突变体表型分析L-天冬酰胺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