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29B03) 作品数:33 被引量:167 H指数:8 相关作者: 刘楚吾 郭昱嵩 王中铎 刘丽 尹绍武 更多>> 相关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 海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中国龙虾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2010年 文章以M13通用引物和重复序列(CT)15、(AT)15引物,利用PCR法对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 Hoehuis)部分基因组DNA文库进行筛选。共获得78个微卫星序列,分别分布于55个阳性重组克隆中,其中完美型(perfect)共50个,占64%;非完美型(imperfect)3个,占3.8%;混合完美型(compound perfect)6个,占7.7%;混合非完美型(compound imperfect)19个,占24.5%。根据微卫星序列,设计并筛选出15对微卫星多态性引物,对中国龙虾的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获得3~12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大小在78~425bp之间,基本符合引物设计的理论长度。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48~0.87,平均值为0.71,表明中国龙虾基因组微卫星具有较高的杂合度与遗传多样性。15个微卫星位点的P1C值从0.44到0.84,平均值为0.60,说明这些微卫星位点在中国龙虾基因组中包含丰富的遗传信息,合适用于中国龙虾的各种分子标记及遗传学分析和应用。 刘楚吾 黎锦明 刘丽 郭昱嵩关键词:中国龙虾 基因组文库 微卫星标记 引物筛选 利用FIASCO技术进行波纹巴非蛤微卫星DNA标记分离与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为揭示波纹巴非蛤种质遗传特性、开发种质库,利用FIASCO(Fast Isolation by AFLP of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技术开展了其基因组微卫星标记的分离与筛选研究。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MseI酶切后与接头连接,用生物素标记的(CA)15或(AAG)7探针与其杂交,然后用磁珠富集、洗脱获得单链目的片段,经PCR扩增后形成双链,最后进行克隆转化,构建微卫星富集文库。挑选克隆用探针引物(CA)15或(AAG)7和载体引物进行PCR筛选,测序得到含有微卫星DNA的序列,根据序列设计和合成微卫星引物,进行引物适用性分析,并分析了湛江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8对微卫星引物在湛江群体共检测到10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5~19,期望杂合度为0.666~0.926,观测杂合度为0.400~0.882,4个位点(Pun4,Pun5,Pun6,Pun7)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0625);PIC介于0.62~0.92,所有位点均属于高度多态位点(PIC>0.5)。说明FIASCO技术适合于波纹巴非蛤微卫星标记的分离与筛选,筛选得到的8个微卫星位点能用于波纹巴非蛤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群体结构分析。 郭昱嵩 谢子强 邓岳文 刘楚吾关键词:波纹巴非蛤 微卫星DNA 磁珠富集 勒氏笛鲷(Lutjanus russellii)线粒体DNA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长距PCR法(long-PCR)测得勒氏笛鲷(Lutjanus russellii)全长16505bp的mtDNA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序列号:EF514208).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南海海域勒氏笛鲷的mtDNA基因组全序列结构组成与其他硬骨鱼类的结果较为一致,由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非编码区组成.序列比对显示,勒氏笛鲷和蓝点笛鲷(L.rivulatus)所属的笛鲷科(Lutjanidae)与黑带鳞鳍梅鲷(Pterocaesiotile)所属的梅鲷科(Caesionidae)的亲缘关系密切.勒氏笛鲷全序列虚拟酶切结果证明了以往纯化mtDNA的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分析(mtDNA-RFLP)所得结果的可靠性;所开发的长距PCR引物能快速获取足量的mtDNA大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分析,可应用于物种辨别和群体分析. 郭昱嵩 王中铎 刘楚吾 刘筠关键词:笛鲷属 线粒体DNA 北部湾光裸星虫3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对广东湛江乌石(ZJ)、广西北海山口(BH)与越南锦普(JP)3个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座位中有3个位点(Snu08、Snu10、Snu14)呈现单态,17个多态微卫星座位中的等位基因数介于2~9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097~0.797之间。每个群体中有5个位点显著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在位点Snu18上3个群体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3个光裸星虫野生群体均表现出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锦普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北海和湛江群体。群体间F-统计量分析表明,群体遗传分化处于低等分化水平,差异不显著(Fst=0.019~0.049,P>0.05);基于DA遗传距离构建的NJ和UPGMA聚类树均显示,地理位置相邻的群体聚在一起。研究表明,3个光裸星虫地理群体均具有中等的遗传多样性,杂合度均偏低,群体间存在较大的基因流,杂合子明显缺失;群体间已产生遗传分化,但分化水平还较低。 郭昱嵩 王庆恒 黎幸连 张立飞 杜晓东关键词:光裸星虫 微卫星 笛鲷属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能力评估 被引量:8 2010年 运用通用引物长距PCR(Long-PCR)和常规PCR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鲈形目笛鲷科的4种笛鲷属鱼类(孟加拉笛鲷、四带笛鲷、千年笛鲷和马拉巴笛鲷)和军曹鱼科的军曹鱼线粒体DNA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序列号分别为FJ171339,FJ416614,FJ824741,FJ824742和NC_011219),得出所用全序列测定体系的方法通用性较强,操作简单。线粒体基因组的比对分析表明,测定的mtDNA基因组的绝大部分区段与GenBank中现有的脊椎动物的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以军曹鱼外群结合GenBank中近缘笛鲷鱼类(勒氏笛鲷、蓝点笛鲷和黑带鳞鳍梅鲷)进行的聚类分析中,勒氏笛鲷与黑带鳞鳍梅鲷的聚类关系近于同属物种,与形态学分类存在矛盾。通过单个基因和基因拼接序列比较,综合考虑邻位连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的置信度和序列的信息量,对13种蛋白质编码基因在属内种间的系统进化分析能力进行了评估,将基因分成不同的4等:很好的为ATPase6和cox2;好的序列为ND2和cox1;差的为ND6、ND3和ATPase8;包括Cytb在内的其余6种基因为中等。分析还揭示出序列长度的增加可以提高系统进化树的置信度,且属内物种间比较时序列长度的影响小于高级阶元。 王中铎 谭围 郭昱嵩 刘丽 刘楚吾 刘筠关键词:笛鲷属 线粒体基因组 分子系统进化 绿海龟外周血细胞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2 2010年 在透视电镜和扫描电镜下,对绿海龟Chetonia mydas的外周血细胞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透视电镜下,红细胞核卵圆形,细胞质均匀无细胞器;淋巴细胞核内异染色质较少,多聚集于细胞核的中央,胞质中只有少量颗粒和空泡;单核细胞表面有少量伪足状突起,核呈马蹄形,核内异染色质多,胞质中有少量小的嗜天青颗粒;嗜碱性粒细胞表面有细小胞突或伪足,胞核呈V形,分叶,核内异染色质分布均匀,胞质中特殊颗粒多,圆球形,大小不一,颗粒电子密度高,环绕在胞核周围;嗜酸性粒细胞表面具有细长的指状突起,核内异染色质多,胞质内含有特殊颗粒和嗜天青颗粒两种,胞质中还有少量的空泡和内吞泡;嗜中性粒细胞表面可见突起和微绒毛,细胞质丰富,含有两种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颗粒,胞质内有吞泡。在扫描电镜下,红细胞长椭圆形,可以看见细胞核,细胞表面光滑,无突起;淋巴细胞根据细胞表面结构的特点可分为两种: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表面凹凸不平,有粗短密集的微绒毛突起,T淋巴细胞表面光滑,无微绒毛突起;单核细胞表面多皱褶,皱褶较B淋巴细胞的起伏大一些,扫描电镜下下还可见到正在分裂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胞体比一般细胞大,外形不规则,经常伸出伪足把其他细胞包围起来;血栓细胞形态不规则,多有细长突起,聚集成团;粒细胞表面不光滑,有许多皱褶及不规则突起,突起易脱落;提示所有白血细胞表面具有突起,具有吞噬的能力。 李长玲 曹伏君 黄翔鹄 刘楚吾 吴健君 刘少军关键词:血细胞 扫描电镜 杂色龙虾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解杂色龙虾(Panulirus versicolor)线粒体基因组多态位点及遗传变异,对龙虾类的分类研究奠定基础,作者通过常规PCR步移扩增法获得杂色龙虾线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了其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以及基因排列情况,并结合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osni)、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综合分析了龙虾属线粒体编码基因多态位点及基因变异状况。结果表明:杂色龙虾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为15 700 bp,由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 RNA基因、2个r RNA基因和D-loop区组成,保持了泛甲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原始排列。杂色龙虾线粒体DNA的碱基组成具有AT偏好性,A+T含量为67%,4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A=34.6%,T=32.1%,C=20.5%,G=12.8%)。预测了杂色龙虾18个t RNA以及2个r RNA的二级结构。龙虾属线粒体基因组中的nad 2、nad 5基因以及D-loop区的多态位点比例较高,适合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龙虾类系统进化关系、种内多态性以及遗传分化等方面的研究。 刘皓 姚维 刘海情 刘楚吾 刘丽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 RNA二级结构 条斑紫菜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的电子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5 2009年 从网络共享的条斑紫菜(Porph yrayezoensis Ueda)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tag,EST)数据库检索出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半胱氨酸合成酶(cysteine synthase,CSase)基因高度相似的EST序列,构建EST叠连群(contig),并依据contig设计引物。提取条斑紫菜叶状体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了条斑紫菜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PyCSase-B)的c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FJ232911)。该cDNA序列含有长1152nt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产物(PyCSase-B)的分子量39.3kD,长383AA。PyCSase-B的N端前6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了叶绿体转运肽序列,成熟的PyCSase-B定位在叶绿体中。PyCSase-B与紫红紫菜(P.purpurea)、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拟南芥和水稻(Oryza sativa)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4%、69%、64%和65%,进化树显示PyCSase-B在进化上处在细菌和高等植物之间。PyCSase-B含有与5'-磷酸吡哆醛(Pyridoxal 5'-phosphate)和O-乙酰丝氨酸(O-acetylserine)结合的保守氨基酸残基和序列,含有将硫转移到半胱氨酸的保守残基;成熟PyCSase-B单体的三维结构与拟南芥CSase相似,由2个α/β结构域组成。PyCSase-B的成功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在条斑紫菜抗逆调控中的作用。 易乐飞 王萍 周向红 刘楚吾关键词:条斑紫菜 半胱氨酸合成酶 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 南海海域常见龙虾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运用RAPD技术分析了南海海域黄斑龙虾、锦绣龙虾、密毛龙虾、杂色龙虾、波纹龙虾、中国龙虾、日本龙虾7种常见龙虾的种内和种间遗传多样性、种间亲缘关系及种质特异性标记。研究结果显示,7种龙虾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种质资源良好,其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3.39%~89.12%,平均遗传距离为0.2134~0.4044,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834~0.1990;对7个种的种间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日本龙虾与密毛龙虾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杂色龙虾的亲缘关系最远。 刘丽 杨新龙 刘楚吾 罗丽沙关键词:龙虾 RAPD 亲缘关系 溶藻弧菌HY9901鞭毛蛋白flaC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及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 2010年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副溶血弧菌鞭毛蛋白fla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溶藻弧菌HY9901株的flaC全长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为1 155 bp,编码38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其他弧菌的同源基因序列比对显示,溶藻弧菌flaC基因与副溶血弧菌flaC基因的同源性最高(87%).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获得带溶藻弧菌鞭毛蛋白flaC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flaC,为其DNA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梁海鹰 夏立群 吴灶和 简纪常关键词:溶藻弧菌 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