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399)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杜昌升段彦辉王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诱导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多发性硬化症
  • 1篇性别差异
  • 1篇硬化症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髓鞘
  • 1篇细胞
  • 1篇细胞介导
  • 1篇小鼠
  • 1篇脑脊髓
  • 1篇脑脊髓炎
  • 1篇介导
  • 1篇脊髓炎
  • 1篇胶质

机构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杜昌升
  • 1篇王婷婷
  • 1篇段彦辉

传媒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树突状细胞相关GPCR与多发性硬化
2013年
1多发性硬化症与树突状细胞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由CD4+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免疫细胞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脱髓鞘,从而引发功能障碍。
段彦辉杜昌升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症树突状细胞GPCRT细胞介导CD4+
C57BL/6小鼠性别差异对髓鞘少突胶质糖蛋白诱导的实验性自身脑脊髓炎疾病的影响
2013年
多发性硬化是人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症致脱髓鞘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其平均发病时间早于男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与多发性硬化症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本实验利用髓鞘少突胶质糖蛋白MOG33-35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观察29天.通过疾病评分发现雌雄小鼠在发病率、起病时间上均无明显差别,但雄鼠的发病症状明显比雌鼠严重.在其病理切片HE染色中观察到雄性小鼠中枢浸润的炎性细胞多于雌性小鼠,并且在LFB染色中同样观察到雄鼠脱髓鞘区域明显增大.对其发病高峰期中枢浸润细胞的染色分析时,可以发现雄性小鼠中浸润的CD4+T细胞及其亚群T H-1和T H-17细胞均有明显增加.这些都表明MOG33-35免疫C57BL/6小鼠建立的EAE模型存在着性别差异的影响,这一发现为今后建立多发性硬化症的动物模型中动物性别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王婷婷杜昌升
关键词:C57BL/6小鼠性别差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