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5YB24)

作品数:2 被引量:40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正光彭月华曹志希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语义
  • 1篇指称
  • 1篇指称意义
  • 1篇转喻
  • 1篇名词
  • 1篇名词动用
  • 1篇句法

机构

  • 2篇湖南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2篇刘正光
  • 1篇彭月华
  • 1篇曹志希

传媒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外国语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指称意义与句法变化被引量:16
2007年
本文从四个方面考察了指称与句法的关系问题。考察发现,宾语名词的隐形或并入的前提是宾语名词必须表示通指意义。动词越接近表达状态意义,无论是物理的还是心理的,其指称能力越弱,形态分布特征越少,对论元的约束能力也越弱。指示词丧失指称意义,或充当虚指性论元,或产生功能扩展。时态丧失指称意义,主要发生在话语的意义产生主观化,表示态度意义,时态一致的限制由此消失。研究表明,语义对句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刘正光曹志希
关键词:指称句法语义
名词动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4
2007年
本文考察以下4个问题:导致名词产生功能转移(指称变为描述)的机制、名动互换的本质、成为转喻焦点的语义要求、名词动用经济性的来源。"事物"参与"关系"(事件图式)提供了名动互含的认知语义基础。识解作为一种想象能力是名词动用的操作方式。名词必须是属于基础水平范畴才能成为转喻焦点的观点是过度概括。语义并入是达到经济的主要手段。名词动用虽然表现为一个语言使用问题,但本质是体现人类概念的转换过程。探讨名词动用的过程及其发生机制有利于解释概念的转换机制、思维的创新机制。
彭月华刘正光
关键词:名词动用转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