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60548)

作品数:22 被引量:395H指数:15
相关作者:赖新生莫飞智李建强江钢辉雷立屏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痴呆
  • 18篇血管
  • 18篇血管性痴呆
  • 13篇针灸
  • 9篇电针
  • 8篇针灸疗法
  • 8篇灸疗
  • 8篇灸疗法
  • 6篇学习记忆
  • 6篇血管性痴呆大...
  • 6篇痴呆大鼠
  • 5篇针灸效应
  • 3篇电针治疗
  • 3篇血管性痴呆患...
  • 3篇针刺
  • 3篇水迷宫
  • 3篇缺血
  • 3篇记忆
  • 3篇痴呆患者
  • 2篇胆碱

机构

  • 19篇广州中医药大...
  • 12篇广东省中医院
  • 12篇华南师范大学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作者

  • 22篇赖新生
  • 14篇莫飞智
  • 12篇李建强
  • 8篇江钢辉
  • 7篇雷立屏
  • 6篇张家维
  • 5篇陈振虎
  • 5篇刘颂豪
  • 4篇陈朝晖
  • 3篇储莉
  • 1篇江雪华
  • 1篇余瑾
  • 1篇曾强
  • 1篇张正
  • 1篇庄礼兴
  • 1篇郑宗昌
  • 1篇樊莉
  • 1篇刘喆
  • 1篇雷娓娓
  • 1篇彭增福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针刺研究
  • 3篇现代康复
  • 3篇中国针灸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10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0年
陈振虎赖新生江钢辉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疾病模型动物模型
针刺智三针和四神聪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2
2003年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将4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评分的不同分为3个等级,再随机分为电针组(主要针刺神庭、本神、四神聪等穴位,连续治疗4周)23例和对照组(口服尼莫通,每次 30 mg,每天3次,连续治疗4周)2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DS、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主要症状观察表等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DS、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好转(P<0.01),其中以电针组的疗效较好(P<0.01)。【结论】提示电针智三针穴、四神聪穴对血管性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所形成的功能障碍,以及主要症状有改善作用。
江钢辉陈振虎赖新生
关键词:四神聪穴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及一氧化氮的影响被引量:29
1998年
目的 :观察电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 (VaD)的疗效及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 (LPO)、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将 4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痴呆程度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 ,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张氏痴呆修改量表 (HDS)、社会活动功能调查表 (FAQ)、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析 ,并检测了SOD、LPO、NO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电针组HDS增高、FAQ减低 ,SOD上升 ,LPO和NO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 <0 0 0 1 ) ,针刺组上述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明显。电针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结论 :电针治疗VaD的近期疗效优于针刺治疗 ,提示电针刺激较单纯针刺更能促进VaD患者智能的康复。
赖新生莫飞智江钢辉李建强陈景亮邝枣园张正张家维郑宗昌彭增福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针灸疗法SOD脂质过氧化物
电针与氢化麦角碱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32
2001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将 6 8例VD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 (氢化麦角碱 ,dihydroergotoxine,DHET) ,每组 34例。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社会活动功能调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 ,共观察 42天。结果电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与药物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其有效率为 79.41% ,药物组为 2 0 .5 8% (P <0 .0 1)。结论电针疗法可促进VD患者智能、社会活动功能的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药物DHET。
李建强莫飞智赖新生樊莉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电针针灸效应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P_(300)的影响被引量:15
2000年
探讨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 ( 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 VD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 (氢化麦角碱 ,dihydroergotoxine,DHET) ,每组 30例。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 ( Hasegawa Dementia Scale,HDS- R)、社会活动功能调查 ( Funtional Activity Questionaire,FAQ)、日常生活能力 ( ADL)、神经功能缺损、P30 0 及主要症状的变化情况 ,共观察 4 2天。结果 :电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较药物组显著 ,其有效率为 60 .0 % ,而药物组为 2 3.33% ( P<0 .0 1)。结论 :电针疗法可促进 VD患者智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其近期疗效优于药物 DHET。
莫飞智李建强储莉雷立屏赖新生刘颂豪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针灸疗法生活质量P300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VD患者按HDS评分不同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西药尼莫通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的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WAIS-RC评分均有所改善,电针组在言语测验与总量表改善方面效果优于西药组(P<0.01),而操作测验的改善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
陈振虎赖新生江钢辉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电针学习记忆
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40
1999年
将 68只 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切断造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的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34只)、电针组(34只),与假术组作对照(35只)。分别检测三组的自发运动量、避暗学习反应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tisol)以及脑皮质、纹状体、海马、下丘脑的去甲肾上腺素( NE)、多巴胺( DA)、 5-羟色胺( 5-HT)含量。结果发现,模型组、电针组的自发运动量、避暗学习反应能力、SOD指标降低( P< 0. 001),而电针组高于模型组( P< 0. 05~0.01)。实验提示,电针能提高实验性VD大鼠的自发运动量和避暗学习反应能力,与改善脑循环,提高SOD、Cortisol、NE、DA、5-HT的活性密切相关。
赖新生莫飞智马朝笃林美玉张家维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脑缺血针灸疗法电针记忆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探讨卒中后精神障碍与病灶及针刺与药物治疗该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百血方)和药物组(舒乐安定、奋乃静)各43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智能(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le,HDS-R)、情感障碍、人格改变等临床症状变化,并对病变部位进行分析。结果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 0.05)。结论卒中后精神障碍与额叶关系密切;针刺疗法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精神障碍,促进全面康复。
李建强莫飞智郑宗昌赖新生
关键词:脑卒中针灸治疗
大脑中动脉闭阻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建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采用低位开颅窗手术,用损伤面积较小的热凝法闭阻大脑中动脉(MCA)建立脑缺血模型。并在造模后将动物按缺血时间随机分为3d、7d、14d和21d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TTC染色与HE染色动态观察神经功能缺损征、脑梗死体积及观察病理改变情况。结果造模后动物均出现相当程度的功能缺损[(2.78±0.44)分^(1.67±0.50)分]、脑梗死[(197.05±23.38)分^(135.15±13.18)分]和病理改变。神经功能缺损征与脑梗死体积在缺血后3d组与7d组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和缩小(P<0.01),7d之后变化趋于平稳(P>0.0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所建立的脑梗死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刘喆赖新生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脑中动脉模型大鼠TTC染色缺血时间
激光血管内照射结合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00年
目的 :探讨激光血管内照射结合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 (VD)的作用。方法 :将93例VD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激光合电针组、电针组和药物组 (氢化麦角碱 ,DHET)。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 (HDS)、社会活动功能调查(FAQ)、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及主要症状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激光合电针组及电针组有效率分别为70.97%、61.29% ,而药物组为22.58 %。结论 :激光合电针法可促进VD患者智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 ,其近期疗效优于电针组和DHET。
莫飞智李建强雷立屏江钢辉赖新生刘颂豪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针灸疗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