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留学基金(22841039)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卢伟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植入
  • 2篇听性
  • 2篇听性脑干
  • 2篇听性脑干反应
  • 2篇人工耳
  • 2篇人工耳蜗
  • 2篇人工耳蜗植入
  • 2篇脑干
  • 2篇脑干反应
  • 2篇耳蜗
  • 2篇耳蜗植入
  • 1篇电极
  • 1篇电凝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研究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细胞
  • 1篇细胞
  • 1篇小动物
  • 1篇螺旋神经节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3篇卢伟

传媒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鼠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的大鼠动物模型。方法:5只正常听力的Hooded Wister大鼠经药物致聋后,采用在前期研究中所创立的新手术步骤,在鼓阶内植入多通道电极。对双极电刺激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EABRs)进行分析,对耳蜗组织学切片进行评价。结果:在电极植入后,顺利描记到正常EABRs波形,从而确认了有效的人工耳蜗功能状态。组织学观察表明,电极植入后的大鼠耳蜗内未见组织结构的严重损伤。结论:本文介绍的大鼠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法有效、安全,所建立的大鼠动物模型为进行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也为其他小啮齿动物(如沙鼠和小鼠)的实验性耳显微外科研究提供了思路。
卢伟徐瑾Shepherd R K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耳蜗听性脑干反应
电凝镫骨动脉对大鼠内耳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处理镫骨动脉对大鼠内耳解剖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5只正常的Hooded Wistar大鼠,采用右耳后切口,分离暴露出镫骨动脉,并行双极电凝。将对侧耳设为对照,手术步骤同前,但保留镫骨动脉。术前及术后3周,用短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短音诱发的频率特异性ABR来检测每个动物的听力状况;并进行耳蜗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GC)密度的测定。然后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电凝镫骨动脉后,所有动物的每侧耳都显现出正常的ABR波形,在所测试的各个频率,术前和术后的ABR阈值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未见耳蜗结构的组织学改变。电凝侧与对照侧相比,耳蜗的平均SGC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凝镫骨动脉后,对大鼠内耳的结构和听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可以在耳显微外科的实验研究、人工耳蜗植入等研究中应用。
卢伟徐瑾Robert K Shepherd
关键词:听性脑干反应螺旋神经节细胞
小动物人工耳蜗植入的微焦X线影像研究
2006年
目的在人工耳蜗植入的动物实验中,了解电极在小动物耳蜗内的位置以及电极物理构造的完整性。方法设计了一种适合对实验室小动物摄像的微焦 X 线影像系统,其关键技术包括一个小于10μm的微焦 X 线源的应用以及射线源-投照物间距离和投照物-影像间距离的恰当选择。应用该设备分别对已行人工耳蜗电极植入的猫、豚鼠和大鼠各5只进行了头颅微焦 X 线摄片观察。结果利用这种微焦摄像法,耳蜗影像的边缘部分对比度有明显提高;可以更好地确定电极组在耳蜗内的位置和深度;它能够发现25μm粗细的铂铱导线的结构完整与否。结论该方法是实验室小动物人工耳蜗植入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对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不能引出的情况下的故障检查,也是一个有用的方法。
卢伟徐瑾
关键词:耳蜗植入电极X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