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4Z185)

作品数:13 被引量:75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孝红苑明哲于宏亮申涛吴星刚更多>>
相关机构:济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7篇水泥
  • 2篇多目标优化
  • 2篇设计方法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生料
  • 2篇生料配料
  • 2篇水泥回转窑
  • 2篇水泥生料
  • 2篇水泥生料配料
  • 2篇配料
  • 2篇聚类
  • 2篇回转窑
  • 2篇基于神经网络
  • 2篇粉磨
  • 2篇OFA
  • 1篇电流
  • 1篇动态仿真
  • 1篇多向主元分析
  • 1篇循环流化床

机构

  • 7篇济南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沈阳化工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沈阳新松机器...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王孝红
  • 5篇苑明哲
  • 2篇于宏亮
  • 2篇申涛
  • 2篇边福强
  • 2篇吴星刚
  • 2篇袁铸钢
  • 2篇庞强
  • 2篇高翔
  • 1篇王宏
  • 1篇王景杨
  • 1篇郭璟
  • 1篇白丽娜
  • 1篇孙莉
  • 1篇曹景兴
  • 1篇白宵丽
  • 1篇李永亮
  • 1篇张强
  • 1篇刘文光
  • 1篇王前虹

传媒

  • 6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化工自动化及...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控制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09
  • 6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的OFA-MPCA的监控方法
2009年
多向主元分析(MPCA)是利用多变量统计方法从纷杂的海量数据信息中提取出能够准确表征数据信息的几个主元,并通过投影法来降低数据的维数,主要应用于间歇生产过程中.在实际的间歇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各批次异步造成它们运行时间的不一致,而无法直接建立有效的统计模型,正交函数近似(OFA)是一种基于正交基的投影变换技术,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OFA处理后,可以用投影系数来描述原始数据所具有的特征,并且可以达到轨迹同步化和压缩数据量的目的.对OFA法进行了部分改进,并结合MPCA法对典型的间歇过程——青霉素发酵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OFA计算速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且改进的OFA-MPCA法能完好地对各批次进行同步、建模并得出准确的监视结果.
边福强高翔苑明哲
关键词:多向主元分析
工业过程软测量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综述工业过程软测量研究现状。论述软测量过程中辅助变量的选择,过程数据的预处理,软测量模型的建立及软仪表校正方法,提出工业过程软测量的实现方案。评述基于回归分析、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当前主要软测量建模方法的特点及其在工业过程软测量中的应用。指出当前工业过程软测量实现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误差处理、软仪表校正等问题及今后软测量技术与优化控制相结合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王孝红刘文光于宏亮
关键词:软测量辅助变量选择数据预处理
基于DMC-PID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床层温度控制设计与实现被引量:7
2009年
首先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部分床层温度多种影响因素,得到在各严重耦合关系影响因素下床层温度变化过程难以建立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针对此特点,设计采用蒸汽负荷作为前馈信号的床层温度-燃料量串级控制方案。其中床层温度控制器采用动态矩阵算法,具体地给出可实现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过程。介绍了VC通过OPC接口技术与DCS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了VC环境下的DMC-PID控制算法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床层温度中的成功应用,并证明了该算法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张强王前虹白宵丽王孝红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层温度DMC-PIDDCSOPC
基于神经网络的水泥生料配料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降低生料成分的不确定性给水泥生料质量控制系统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率值补偿的控制策略.分别为三率值创建目标函数,并利用状态空间搜索策略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针对初始样本空间不能覆盖所有样本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估算模型,对初始样本空间进行拓扑.通过估价函数对状态空间中的状态量进行评价,得到最优的率值状态量;根据率值对原料配比进行调整,最后使率值偏差得到补偿,同时使给配比造成的波动最小.工业实验结果表明,生料的质量合格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该系统能有效地对配料过程进行优化控制.证明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状态空间搜索策略为水泥生料配料多目标寻优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庞强苑明哲吴星刚王景杨
关键词:生料配料多目标优化神经网络
一种基于新型数据预测方法的MICA仿真研究
2009年
在多元统计过程监控中,为解决因未知过程数据统计分布而产生误报漏报的现象,提出一种结合多向独立元分析法(MICA)和广义相关系数(GCC)数据预测的综合方法,进行在线监控过程的仿真。MICA分析方法能有效分解各变量的关联关系,且不需考虑建模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用此方法计算的独立元变量能更好地描述过程的变化规律。为提高预报未来过程故障的能力,提出用广义相关系数法进行数据预测:确定与运行轨迹相似的监控模型库中的轨迹,并使其相应部分承接于运行轨迹之后。现场采集聚氯乙烯聚合过程的数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对于在线监控和在线故障诊断方面,这种新型预测方法优于其它传统处理预测问题的方法。
白丽娜高翔苑明哲曹景兴
关键词:故障诊断
基于神经网络的水泥生料配料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为了降低生料成分的不确定性给水泥生料质量控制系统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率值补偿的控制策略.分别为三率值创建目标函数,并利用状态空间搜索策略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针对初始样本空间不能覆盖所有样本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估算模...
庞强苑明哲吴星刚王景杨
关键词:生料配料多目标优化神经网络
文献传递
间歇过程统计监控的OFA同步化方法及其改进
2008年
在实际的间歇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各批次运行时间的不一致,而无法直接建立有效的统计监控模型。应用正交函数近似(OFA)法,通过把原始数据在正交基上进行投影,并用相应的投影系数来代替原始数据所具有的特征,可以达到轨迹同步化和压缩数据量的目的。本文对OFA法的可行性进行了仿真验证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FA同步化方法,使得该方法可以更快速而有效地处理运行时间长、采样样本大的间歇过程,而且可以提高监控的实时性以适用于某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系统过程监控中。
边福强
粉磨过程负荷优化控制系统被引量:9
2008年
综述流程工业中的粉磨过程,分析模型建立的方式,论述现有最佳负荷点和当前负荷值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粉磨过程复合控制器的整体思路。在现有粉磨设备的控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粉磨系统的负荷优化控制,这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磨机模型的建立、磨机最佳负荷点的确定和当前负荷值的检测等。
李沛然申涛王孝红
关键词:粉磨过程磨机负荷复合控制
基于水泥分解炉工况分析的优化控制被引量:3
2008年
要对水泥分解炉达到优化控制,必须对其工况进行识别,针对不同的工况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对分解炉模型的辨识,采用无监督的模糊c-均值的聚类方法对其工况进行分类识别,根据先进控制算法进行PID参数寻优,最后通过T-S模糊模型将调整后的最优PID参数应用于现场。
郭璟袁铸钢申涛
关键词:水泥分解炉参数辨识C-均值聚类
基于MES水泥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C/S、B/S混合模式设计开发水泥MES系统,给出整个系统的设计原理、软硬件结构图,着重分析设备管理子系统开发过程、具体实现方法和运行结果。
孙莉王孝红
关键词:水泥制造执行系统B/S设备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