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549)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6
相关作者:杨占山岳凌杨淑琴潘鹏潘秀花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小鼠
  • 4篇基因
  • 3篇血管
  • 3篇PPRI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药物
  • 2篇药物释放
  • 2篇愈合
  • 2篇水凝胶
  • 2篇转基因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VEGF
  • 2篇ANG-1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愈合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机构

  • 12篇苏州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大学
  • 1篇苏州市红十字...

作者

  • 12篇杨占山
  • 5篇杨淑琴
  • 5篇岳凌
  • 3篇潘秀花
  • 3篇潘鹏
  • 2篇杨晶
  • 2篇王天昶
  • 2篇李清华
  • 2篇张永芹
  • 2篇陈婷婷
  • 2篇连利霞
  • 1篇周正宇
  • 1篇王秀珍
  • 1篇章文成
  • 1篇李欣年
  • 1篇朱南康
  • 1篇赵培峰
  • 1篇孙斌
  • 1篇牟英
  • 1篇陈洁

传媒

  • 6篇辐射研究与辐...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EGF和Ang-1在皮肤创伤和放射性烧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1(Ang-1)在皮肤单纯性创伤和放射性烧伤中表达的动态变化,了解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为深入探讨放射性烧伤的愈合机制及其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实验资料。方法在大鼠背侧切开皮肤全层制备大鼠创伤模型(单创组),应用电子线照射臀部皮肤,建立放射性烧伤模型(放伤组)。于伤后1-60d不同时间活体伤口取材,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和Ang-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单纯性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VEGF和Ang-1蛋白表达变化均在伤后第1天开始上升,伤后第5-7天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在放射性烧伤愈合过程中,VEGF是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降低,而Ang-1的变化与此相反。与单创组比较,放烧组VEGF蛋白表达在第1、7和14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7、14、21、28和35天Ang-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此后渐升高。结论放射性烧伤愈合早期阶段VEGF和Ang-1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是放射性烧伤愈合延迟的重要原因之一。
潘秀花杨占山杨晶赵培峰岳凌潘鹏王天昶
关键词:VEGFANG-1创伤愈合放射性烧伤
抗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救治小鼠γ射线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为研究抗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哺乳动物急性放射损伤的影响,探讨一种新的救治放射损伤的转基因技术。将自行构建的pCMV-HA-pprI质粒注入接受γ射线照射的小鼠肌肉内,采用活体基因电转导技术将该基因导入细胞内,观察照后第1、7、14、28和35天小鼠死亡率、血细胞计数以及骨髓细胞、脾脏和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6Gyγ射线可引起小鼠急性致死性放射损伤,转基因组小鼠死亡率(1/10)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小鼠死亡率(4/10)。与单纯照射组和空载体转染组比较,pprI基因转染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红细胞总数于照后第7天显著增高(p<0.05);血小板数于第7、14天显著增高(p<0.05);血淋巴细胞百分率于照后35天恢复正常;pprI基因转染组脾细胞凋亡率于第7、14、28天显著降低(p<0.05);胸腺细胞凋亡率于第1、7、14、35天显著降低(p<0.05);骨髓细胞凋亡率于第1、7、14和28天显著降低(p<0.05),并且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凋亡率均于照后28天恢复正常。结果表明,抗辐射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动物急性致死性放射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陈婷婷连利霞牟英杨占山
关键词:PPRI转基因
一种水凝胶药物缓释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研制一种能加速伤口愈合的水凝胶药物缓释膜。应用冷冻-解冻法制备了含(或不含)药物的水凝胶膜,研究其理化性能及药物体外释放规律;应用扩散法研究了冷冻-解冻过程对庆大霉素效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冷冻4 h形成的水凝胶溶胀度为841.21%,凝胶分数、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96.10%、0.222 MPa和673.50%;冷冻4 h的冻融过程对硫酸庆大霉素的效价无影响(p>0.05);掺加药物的水凝胶膜在6 h内药物快速释放达高峰,累计释放率为59.57%,而后缓慢释放,持续到第5天,其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释药原理属骨架型扩散释放机制。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水凝胶膜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抗生素缓释功能。
岳凌杨占山杨淑琴李清华
关键词:缓释性能药物释放
中子辐射诱发人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微核HPRT基因突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中子辐射诱发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和HPRT基因突变率作为中子辐射的生物剂量计的可能性。方法采用14MeV中子等剂量率照射离体人外周血,吸收剂量范围0~1Gy,秋水仙素阻断法检测染色体畸变率,CB细胞法和常规培养法检测微核率,多核细胞法检测HPRT基因突变率,建立相应的剂量效应曲线,比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该剂量范围内,各指标与剂量关系符合现行平方模型,染色体畸变、微核呈过离散分布,三者有线性相关性。染色体畸变率灵敏度最高,其次是CB细胞法微核率,再次是常规培养法微核率,HPRT基因突变率最低。结论中子辐射事故可采用准确灵敏的染色体畸变率和CB细胞法微核率作为生物剂量计进行辐射种类判定和生物剂量估算。
唐大川杨占山杨淑琴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
耐辐射球菌PprI蛋白质表达及其纯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耐辐射球菌PprI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本研究以PCMV-HA-pprI质粒为模板,PCR扩增pprI基因全序列,经Nco I和EcoR 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His-pprI,并转入E.coli BL21(DE3)RP。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对蛋白表达优化诱导时菌液的A600值、IPTG浓度、诱导时间和温度表达条件。诱导表达的PprI融合蛋白采用Ni-NTA His-Bind树脂和分子筛两步法进行纯化。结果显示,Western blotting检测的表达产物确为6×His-PprI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7 KD。不同诱导浓度、温度和时间在相对分子量为37 KD处见到特异性的PprI蛋白条带具有一定的差异,目的蛋白在上清和沉淀中均有表达。BCA法测得纯化蛋白质浓度为0.15 mg/mL。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耐辐射球菌pprI基因的pET-28a-His-pprI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纯化的毫克级耐辐射球菌PprI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prI蛋白的抗放作用和免疫等性能奠定了基础。
张永芹周辉陈洁杨占山
关键词:耐辐射球菌原核表达质粒蛋白表达纯化
抗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受照小鼠睾丸病理学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观察抗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小鼠受γ射线辐照后睾丸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探讨一种新的原核基因表达对哺乳动物生殖系统损伤的防治作用。将含有pprI基因的pCMV-HA-pprI质粒注入小鼠肌肉内,然后采用活体基因电转染技术将该基因导入细胞内,对照组小鼠和转基因组小鼠均采用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吸收剂量为6 Gy,分别于辐照后第1、7、14、28和35天取下注射部位肌肉组织,提取组织总蛋白,进行PprI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同时取小鼠睾丸组织,石蜡包埋制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镜下病理学观察。PprI蛋白在辐照后第1天有较强的表达,说明pprI质粒成功转染至小鼠体内。对照组小鼠在照后第1天生精小管结构完整,各级生精细胞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第7天在部分生精小管观察到少量精原细胞坏死;第14天生精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加重,生精小管萎缩变细,相互"远离";至第28天各级生精细胞及精子极度减少,生精小管内细胞分层结构基本消失,甚至空虚,仅残留支持细胞,间质疏松;第35天空虚的生精小管内开始出现新生精原细胞。而转基因组小鼠辐照后第1天生精细胞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第7天部分生精小管见少量精原细胞坏死,较单纯照射组轻;第14天生精细胞变性坏死加重,各级生精细胞数量减少;第28天局部生精小管内出现新生精原细胞,基底层结构基本显现;第35天转基因组局部生精小管内新生生精细胞增多,出现分层现象。研究结果表明,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小鼠睾丸γ辐射损伤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睾丸辐射损伤修复明显提前。
连利霞陈婷婷张永芹王秀珍杨占山
关键词:PPRI睾丸组织病理学
在创伤愈合中VEGF和Ang-1表达的生物动力学变化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研究大鼠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的动态变化,阐明其在组织修复血管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在大鼠背侧切开皮肤全层建立大鼠创伤模型,不同时问后活体取材,应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和Ang-1的蛋白表达。结果伤口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毛细血管在伤后第3d即见增多,伤后第7d达高峰,随后逐渐减少。血管内皮细胞胞浆VEGF蛋白表达在伤后第1d呈阳性。伤后第3d呈强阳性,伤后第5d呈阳性,而于伤后第7d阳性程度逐渐减弱。伤后第1~14d VEGF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管内皮细胞胞浆Ang-1蛋白表达在伤后第1d部分呈阳性表达,部分呈弱阳性表达,在伤后第3d呈阳性表达。伤后第5、7d呈强阳性、阳性表达。随后阳性程度逐渐减弱。伤后第3~21d Ang-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VEGF和Ang—1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强度与组织损伤愈合程度密切相关,在创伤愈合过程中互相协调、促进并调节血管肉芽组织的生长和成熟。
潘秀花杨占山杨淑琴岳凌潘鹏
关键词:VEGFANG-1免疫组织化学创伤愈合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基因治疗小鼠辐射损伤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通过构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其转入受照小鼠机体,研究VEGF蛋白表达对放射损伤的救治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通过随机化分组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转基因组。转基因组应用VEGF重组质粒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后24h接受8Gy X射线照射,进行小鼠临床表现和死亡率观察。并于照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器官病理学和原位胸腺和脾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用PCR方法从pSP73/HVECF165质粒扩增得到VEGF165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与酶切的pcDNA3.1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VEGF165,经电泳和测序表明序列与GeneBank完全一致。X射线8Gy照射小鼠,单纯照射组14d内死亡率为64%,而转基因组为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P〈0.05)。转基因组小鼠胸腺和脾组织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t=3.11、3.53,P〈0.05),放射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3.1/VEGF165重组质粒转基因治疗可显著降低严重辐射损伤小鼠的死亡率,显著减低胸腺和脾脏细胞凋亡率,明显改善免疫器官的病理变化。
孙斌杨占山周正宇金美芳
关键词:基因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鼠
中子急性损伤对GM-CSF转基因小鼠肝脏和肺中VEGF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转基因小鼠经中子照后肺脏和肝脏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BALB/C小鼠进行全身中子照射,吸收剂量为0.6Gy,分为未转基因组和转基因组,转基因组于照射前24 h进行hGM-CSF活体基因电转染。两组小鼠照射后1、14和28 d分批活杀,应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蛋白表达及用Western blot研究VEGF在肺脏和肝脏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转基因组小鼠在照后14~28 d,肺脏及肝脏病理损伤较轻,VEGF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基因组增高。结论 GM-CSF基因活体转染对小鼠中子急性损伤极期和恢复期血管生成和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王彬杨占山王天昶李娜胡莉钧杨斌俊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肺脏肝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基因细胞ECV-304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建立正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基因细胞系,研究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ECV-504的辐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鉴定VEGF正义表达载体,并构建其反义载体,建立转染YEGF正反义表达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系;应用MTT法、微核法研究转染细胞系的辐射生物学变化。结果将VEGF正反义表达载体成功转染到ECV-304中,建立稳定细胞系。与正常细胞相比,转染正义表达载体的ECV-304稳定细胞系经过4Gy7射线照射后,细胞促生长率提高至(10.8±1.9)%(P〈0.05),细胞微核率(MNF)从(53.5±6.61)%减少到(42.5±2.46)%(P〈0.01),微核细胞率(MNCF)从(51.6±5.23)%减少至(23.7±2.27)%(P〈0.05);而转染反义表达载体的细胞系细胞促生长率降低至(-9.2±2.8)%(P〈0.05),MNF、MNCF分别增加至(62.1±1.96)%(P〈0.01)、(38.1±1.47)%(P〈0.05)。结论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辐射防护作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放射性溃疡的转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章文成杨晶杨占山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物效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