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036)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梦双李君吴祥根韩莎莎史伟云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大学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角膜
  • 1篇蛋白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蛋白
  • 1篇多药耐药相关...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治疗
  • 1篇乙酸乙烯
  • 1篇乙酸乙烯酯
  • 1篇乙烯
  • 1篇乙烯酯
  • 1篇圆锥角膜
  • 1篇深板层角膜移...
  • 1篇深板层角膜移...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视网膜内
  • 1篇糖尿

机构

  • 4篇山东省眼科研...
  • 2篇济南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作者

  • 2篇吴祥根
  • 2篇李君
  • 2篇李梦双
  • 1篇孟丽丽
  • 1篇王殿强
  • 1篇王婷
  • 1篇史伟云
  • 1篇史大领
  • 1篇郭传龙
  • 1篇林桂明
  • 1篇韩莎莎

传媒

  • 4篇眼科新进展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总结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各种病原学检查阳性率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至2011年因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a间因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治疗的患者共30例(30眼),均为单眼患病;其中男20眼,女10眼。所有患者(30眼)均因眼红、痛、视力下降就诊;其中28眼(93.3%)首次就诊我院时即诊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2眼(6.7%)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1周后因治疗效果不佳,再次查找病原学病因才确诊为棘阿米巴角膜炎。所有患眼中,23眼(76.7%)有角膜环形基质浸润,5眼(16.7%)伴剧烈疼痛,4眼(13.3%)伴放射状角膜神经炎。所有患者均通过病原学诊断确诊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其中27眼(90.0%)经角膜刮片生理盐水湿片检查查见棘阿米巴包囊;17眼(56.7%)经角膜刮片棘阿米巴原虫培养阳性;行共焦显微镜检查的25眼中,22眼(88.0%)共焦显微镜下查见棘阿米巴包囊。结论角膜环形基质浸润是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特征性体征。根据病史、体征及相关病原学检查,绝大多数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能够及时确诊。相关病原学检查中,角膜溃疡灶刮片生理盐水湿片检查、共焦显微镜检查较棘阿米巴原虫培养阳性率高。
史大领王殿强
关键词: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多药耐药蛋白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5、7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中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5和MRP7在不同时期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C57BL/6小鼠建立糖尿病模型,伊文思蓝灌注检测血-视网膜内屏障变化。分别于糖尿病造模成功后的4周、12周和24周取小鼠视网膜,进行实时定量-PCR、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等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MDR1、MRP5和MRP7的表达变化。结果伊文思蓝灌注结果显示在糖尿病12周就出现视网膜渗漏;实时定量-PCR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随糖尿病进展,MDR1、MRP5和MRP7在4周、12周和24周的表达均呈下降趋势(MDR1:P_(4周)=0.028,P_(12周)=0.003,P_(24周)<0.001;MRP5:P_(4周)=0.045,P_(12周)=0.009,P_(24周)<0.001;MRP7:P_(4周)=0.019,P12周<0.001,P24周=0.001),在糖尿病不同时期其变化也呈下降趋势(均为P<0.05);免疫荧光观察到MDR1、MRP5和MRP7的荧光强度随糖尿病发展逐渐减弱;Western blotting检测可见在4周、12周、24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中MDR1、MRP5和MRP7的表达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在DR早期血-视网膜内屏障会受到破坏,视网膜中外排转运蛋白的表达也会受糖尿病的影响导致不同程度的下降。
李梦双郭传龙李君吴祥根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深板层及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术后屈光状态的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圆锥角膜患者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的屈光状态,从而探讨DALK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角膜移植的圆锥角膜患者85例(90眼),其中行DALK者45例(48眼),行PKP者40例(42眼),记录观察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情况,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散光,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的最大角膜曲率,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前BCVA均未超过0.3。术后1个月、6个月、36个月,PKP组BCVA明显好于DAL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个月、24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S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ALK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最大角膜曲率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KP组术后最大角膜曲率有逐渐增大趋势,术后6个月、12个月最大角膜曲率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24个月、36个月、48个月较术后1个月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DALK组术后6眼发生植片哆开,5眼术后3个月内发生后弹力层皱褶;PKP组术后9眼发生排斥反应,1眼移植失败,5眼发生植片哆开,2眼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结论 DALK治疗圆锥角膜术后视力良好,并发症少,且不需要新鲜角膜供体,是一种临床效果较好的手术方式。
韩莎莎王婷孟丽丽史伟云
关键词:圆锥角膜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屈光状态
新型姜黄素纳米胶束滴眼液的制备及体内外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制备新型姜黄素纳米胶束滴眼液,检测其理化性质,并观察其生物学性质。方法通过溶剂蒸发-水化法制备姜黄素纳米胶束滴眼液,分别测定其粒径、包封率和稳定性;通过眼局部刺激实验方法考察纳米胶束的细胞毒性和细胞摄取作用;采用眼局部刺激实验方法测定姜黄素纳米胶束滴眼液的体内眼局部刺激性;以兔眼表给予花生四烯酸溶液建立眼局部炎症模型,评价纳米胶束的抗炎活性。结果使用聚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聚合物成功构建姜黄素纳米胶束滴眼液,粒径为(50.1±1.0)nm,包封率为(99.37±0.76)%;储存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12周后储存在4℃质量比为18∶1的姜黄素纳米胶束滴眼液药物含量仍有(98.13±0.97)%,而质量比15∶1的药物含量为(89.32±1.59)%。25℃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与4℃结果相似,因此最佳处方质量比为18∶1。制备的姜黄素纳米胶束呈橙红色透明状,优化处方后的纳米胶束粒径、多分散系数和Zeta电位分别为(50.1±1.0)nm、0.079±0.011和-(1.83±0.67)m V,包封率为(99.37±0.76)%。姜黄素溶液在p H6.0至p H7.4的不同条件下,降解速度分别是对应姜黄素纳米胶束降解速度的24.9倍、28.4倍、44.8倍、73.7倍、315.0倍和662.1倍。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浓度为500.00μg·m L^(-1)的姜黄素纳米胶束孵育细胞48 h后,细胞存活率为86.89%;4.5 mg·m L^(-1)姜黄素纳米胶束滴眼液孵育细胞1 h后未发现细胞毒性。兔眼局部刺激性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纳米胶束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1 mg·m L^(-1))和空白PBS 3组实验在不同时间点的临床评分均在0~2的范围内,属于无刺激性等级。体内角膜渗透性结果显示,姜黄素纳米胶束组的荧光强度均显著强于姜黄素溶液组。抗炎活性结果显示姜黄素纳米胶束表现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抗炎活性。结论局部聚合物构建的姜黄素纳米胶束滴眼液显著改善了姜黄素的
李梦双林桂明李君吴祥根
关键词:姜黄素纳米胶束抗炎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