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Q5010)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岳鹏鹏周玉碧彭敏叶润蓉卢学峰更多>>
相关机构:榆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群落
  • 2篇群落数量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双向指示种分...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榆林学院

作者

  • 2篇卢学峰
  • 2篇叶润蓉
  • 2篇彭敏
  • 2篇周玉碧
  • 2篇岳鹏鹏
  • 1篇孙菁
  • 1篇杨仕兵
  • 1篇赵建忠

传媒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青海高原紫花针茅草原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被引量:9
2014年
紫花针茅草原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中分布面积最大、最重要的群落类型。该文选择青海高原典型紫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多元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青海高原紫花针茅草原群落的数量分类。结果显示:(1)所调查的紫花针茅草原是物种组成相对较简单、菊科和禾本科植物最多、北温带分布的属为主体的草原群落。(2)青海高原紫花针茅草原的90条样带可划分为8个群丛类型:紫花针茅+川青早熟禾群丛、紫花针茅+矮嵩草群丛、紫花针茅+多枝黄芪群丛、紫花针茅+高山嵩草群丛、紫花针茅+二裂委陵菜群丛、紫花针茅+沙生凤毛菊群丛、紫花针茅+弱小火绒草群丛、紫花针茅+梭罗草群丛。(3)影响青海高原紫花针茅草原群丛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空间因子(海拔、经度、纬度)和热量因子(温度),其次是湿润度、降雨量等水分因子。(4)对于紫花针茅草原群落内部的群丛划分,CCA可以补充矫正TWINSPAN等级分划,使分类结果更符合实际生态意义,更清晰地反映群丛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
岳鹏鹏孙菁卢学峰叶润蓉周玉碧杨仕兵彭敏
关键词:双向指示种分析典范对应分析
长江源区紫花针茅草原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被引量:4
2014年
选择长江源地区典型的紫花针茅草原作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的群落学样方调查为基础,采用TWINSPAN、DCA、物种多样性,相关分析等多元数量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紫花针茅草原的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所调查的紫花针茅草原是物种组成相对简单、菊科和禾本科植物最多、北温带分布属为主体的草原群落;(2)长江源区紫花针茅草原群落可划分为四个群丛类型:紫花针茅+密丛棘豆群丛,紫花针茅+梭罗草群丛,紫花针茅+伊凡苔草群丛,紫花针茅+弱小火绒草群丛;(3)影响群丛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首先是海拔、经纬度等空间因子,其次是湿润度、降雨量等水分因子的影响;(4)紫花针茅+伊凡苔草群丛的物种多样性是研究区四个群丛中最高的。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受海拔、经纬度、平均降雨量、均湿润度等环境因子影响显著。该研究揭示了紫花针茅草原群落的内在规律。
岳鹏鹏卢学峰叶润蓉周玉碧赵建忠彭敏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青藏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