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76135)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松平王平苗维娟马洪静苏志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点突变
  • 1篇定点突变
  • 1篇修饰
  • 1篇联产
  • 1篇酶反应
  • 1篇酶稳定性
  • 1篇化学修饰
  • 1篇己烷
  • 1篇辅酶
  • 1篇辅酶再生
  • 1篇甘油
  • 1篇甘油脱氢酶
  • 1篇氨基
  • 1篇氨基丁酸
  • 1篇NADH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张松平
  • 2篇王平
  • 1篇苏志国
  • 1篇苗维娟
  • 1篇马洪静

传媒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包括辅酶原位再生的偶联酶反应联产1,3-二羟基丙酮和2-氨基丁酸被引量:4
2008年
将甘油脱氢酶(GDH)和亮氨酸脱氢酶(LDH)偶联,以甘油和2-丁酮酸为底物,同时合成1,3-二羟基丙酮(DHA)和2-氨基丁酸,并实现辅酶NAD+的循环再生.考察了底物和辅酶NAD+浓度对产物产率和辅酶总转换数(TTN)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D+初始浓度为0.1μmol/L时,TTN值可达5110;底物甘油和2-丁酮酸的转化率分别为1.4%和2.6%.通过分析各反应底物和产物对GDH和LDH反应初速率的影响,认为产物DHA和2-氨基丁酸对GDH和LDH的强烈抑制效应是造成反应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有效的产物去除措施将是提高偶联反应效率的关键.
苗维娟王平张松平
关键词:甘油脱氢酶辅酶再生
化学修饰——提高酶催化性能的重要工具被引量:8
2006年
讨论了化学修饰对酶的稳定性、有机溶剂溶解性、特殊条件下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对常见的和近期出现的酶修饰技术,包括交联酶晶体、酶蛋白侧链功能基共价修饰、酶蛋白表面修饰、结合定点突变的化学修饰、通过酶活性位点氨基酸原子置换进行化学突变等方法作了重点阐述。
张松平王平
关键词:化学修饰酶稳定性定点突变
8-(6-氨基己烷)-氨基-NADH的制备和表征
2009年
采用1,6-己二胺对烟酰胺辅酶(NADH)的腺嘌呤C8位点进行定点修饰,通过DEAE-Sepharose层析分离得到产物8-(6-氨基己烷)-氨基-NADH.经优化制备过程和分离条件,其收率可达60%.在pH2.2~8.0内系统考察了修饰产物的pH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种类的缓冲液中,修饰后辅酶的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在pH6.5的柠檬酸盐和pH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半衰期分别延长11和5倍.通过利用乳酸脱氢酶(LDH)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测定修饰前后辅酶的活性,发现相同反应条件下修饰后辅酶的反应速率分别是天然NADH的3.0~3.8倍(LDH)和1.3~1.4倍(GDH).
马洪静王平苏志国张松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