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理工科学实验中心重点项目(LGZX201102)
- 作品数:50 被引量:752H指数:18
- 相关作者: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陈宇良徐金俊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理工科学实验中心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7
- 2014年
- 为了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以100%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制作1榀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框架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观察试件受力的全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性能和刚度退化等各项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框架在设计方法上满足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等抗震设计要求;框架滞回曲线对称,呈现出比较饱满的梭形;框架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变形性能良好;破坏位移转角大于1/38,抗倒塌能力强;破坏时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为0.243,耗能充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框架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应用于高烈度抗震设防区的高层建筑之中。
- 陈宗平张向冈薛建阳苏益声
-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指标
- 再生粗骨料含量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粘结强度及失效性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为了探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钢管与再生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及破坏机理的影响,设计15个圆钢管再生混凝土和9个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试件,以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长径比为变化参数分组进行取代率的影响分析。通过推出试验,获取荷载-滑移曲线的特征点参数,回归得到极限粘结强度的计算公式。从界面耗能、粘结抗剪刚度、损伤等角度分析了取代率对其内在失效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极限粘结强度拟合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变化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接触界面粘结失效过程的耗能能力影响不大;而界面弹性粘结剪切刚度却随着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剪切刚度退化速度则相反,随着取代率的增加而加快;再生粗骨料粘附的水泥基和内部裂纹会加快钢管再生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损伤过程。
- 陈宗平徐金俊李卫宁薛建阳
-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取代率粘结强度
-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7
- 2014年
- 为研究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6个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轴压比2个变化参数,观察试件受力的全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性能和刚度退化等,并采用相关规程计算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压弯承载力。试验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试件破坏过程以及破坏形态均与普通钢管混凝土柱试件相似,主要表现为试件根部钢管的鼓曲破坏;试件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滞回曲线的形状从梭形发展到弓形;在试验选取的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参数范围内,试件的滞回曲线受其影响不大;试件的平均位移延性系数接近3;破坏时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介于0.323~0.360之间;建议对采用规程GJB 4142—2000计算的反复荷载作用下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压弯承载力乘以0.92的折减系数;对采用规程DBJ 13-51—2003计算的反复荷载作用下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压弯承载力乘以1.13的扩大系数。
- 张向冈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
- 关键词: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指标承载力计算
-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1
- 2014年
- 为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10根圆形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长细比、轴压比和含钢率等4种变化参数,观察试件受力的全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性能和刚度退化等各项抗震性能指标,并采用数部相关规程计算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压弯承载力。试验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试件破坏过程以及破坏形态均与普通钢管混凝土柱相似,主要表现为钢管底部的鼓曲破坏;试件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滞回曲线的形状从梭形发展到弓形;在现有的取代率参数变化范围内,试件的滞回曲线受其影响不大,基于抗震性能需求,再生混凝土可以应用于工程承重结构之中;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大于3;破坏时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介于0.305~0.460之间;建议采用规程DL/T5 085—1999用于反复荷载作用下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压弯承载力的设计计算。研究结果可为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 张向冈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
-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指标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承载力计算
-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4
- 2013年
- 为了研究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性能,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主要变化参数,设计了11个方钢管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轴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与普通方钢管混凝土相似,呈斜压破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变化对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承载性能影响不明显。采用统一强度理论、叠加计算理论对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理论的计算结果均小于试验值,偏于安全,综合经济性考虑,建议采用统一强度理论的计算公式对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进行设计。最后根据试验数据拟合了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全过程表达式。
- 柯晓军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
- 关键词:方钢管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取代率
-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失效的推出试验研究被引量:36
- 2013年
- 为研究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的失效机理,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长径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4组共15个圆钢管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通过试验获取了界面黏结的荷载-滑移曲线、黏结应变和黏结力分布规律。运用相关计算模型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的黏结强度进行对比计算,回归得到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的黏结强度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加载端首先出现滑移,此后滑移发展至自由端;在加载初期和加载后期的圆钢管纵向应变分别呈负指数分布和线性分布;长径比较大试件的峰值荷载均大于长径比较小的试件;界面黏结损伤的发展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提前;界面埋置长度的增加有利于其黏结滑移能量耗散。
- 徐金俊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
- 关键词:黏结强度耗能
- 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为研究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温度、混凝土强度等级3个变化参数,设计了17个试件进行不同高温后的静力加载试验。通过试验测试到不同高温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物理及力学性能指标,并观察了该类梁高温后的受力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了其极限承载力以及受力破坏全过程的荷载-挠度曲线等重要资料,并分析了各变化参数对高温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初始刚度、峰值荷载、延性系数及能量耗散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质量变轻、初始刚度和峰值荷载降低,延性系数、能量耗散值则先减小再增大。取代率对各力学性能指标影响不大。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初始刚度和峰值荷载增大,延性系数变小,能量耗散值基本不变。
- 陈宗平王欢欢薛建阳陈宇良
- 关键词:高温取代率受剪性能
- 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性能的试验与理论分析被引量:57
- 2013年
- 为了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以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和套箍指标为主要变化参数设计了22个试件进行轴压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全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了试件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分析了骨料替代率、套箍指标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相似,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对钢管再生混凝土影响不大,套箍指标对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影响明显。并分别用统一强度理论,套箍混凝土理论和叠加计算理论对试件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统一强度理论和叠加计算理论计算值小于试验值,而套箍混凝土理论计算值略大于试验值,最后对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拟合分析,提出了试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研究结果可供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参考。
- 陈宗平张士前王妮薛建阳陈宝春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替代率套箍指标
- 多轴受力状态下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及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侧向围压值、时间龄期、再生骨料来源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变化参数,设计68个试件进行三轴受压试验研究,观察了三轴受压状态下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揭示了其破坏机理,获取了三轴受压时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特征点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值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由垂直劈裂转变为斜向劈裂破坏,且与斜向劈裂面相交的粗骨料被剪断;单轴受压和侧向围压值σ_w≤9MPa时,再生混凝土发生脆性破坏;围压值σ_w≥12MPa时,再生混凝土为塑性状态破坏。最后,基于试验分析和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理论,分别采用莫尔-库仑破坏准则、π平面剪应力破坏准则以及Rendulic平面上的应力破坏准则从宏观的角度对再生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准则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多轴应力状态下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研究结果可供再生混凝土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陈宗平陈宇良徐金俊薛建阳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三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本构方程
- 带开孔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为了研究带开孔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机理,设计了9个试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研究,主要考虑开孔损伤率、混凝土强度等级、长细比3个变化参数,通过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全过程及破坏形态,获取带开孔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机制、荷载-位移以及荷载-应变全过程曲线,并对其进行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带开孔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表现为开孔处钢管撕裂和试件局部鼓曲破坏;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的形状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试件的承载力有较大的提升;试件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小开孔损伤时(体积开孔损伤率<0.7%、截面开口损伤率<2.5%),对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影响较小。最后提出了带开孔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陈宗平陈宇良钟铭薛建阳
- 关键词:方钢管钢管混凝土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