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2007]16)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浦跃朴李云晖尹立红李新松姚琛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藻菌
  • 2篇溶藻菌
  • 2篇微囊藻
  • 1篇藻毒素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降解作用
  • 1篇生物修复
  • 1篇太湖
  • 1篇铜绿微囊藻
  • 1篇人工介质
  • 1篇微囊藻毒素
  • 1篇微囊藻毒素L...
  • 1篇微生物修复
  • 1篇降解
  • 1篇降解作用
  • 1篇固定化

机构

  • 2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篇尹立红
  • 2篇李云晖
  • 2篇浦跃朴
  • 1篇吕锡武
  • 1篇姚琛
  • 1篇刘冉
  • 1篇李新松

传媒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固定化溶藻菌对藻类和藻毒素的生物降解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电纺法制备并表征了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NMP).将从太湖水体中分离到的假单胞菌属溶藻菌固定化在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NMP)、维纶(VNL)和阿科蔓(AQUA)等人工介质材料上,分析与比较不同人工介质固定化溶藻菌对太湖土著铜绿微囊藻和微囊藻毒素LR(MC-LR)的生物降解作用.实验结果显示:NMP吸水率、孔隙率、拉伸强度分别为(81.33±1.58)%、(78.68±4.85)%、(89.8±7.5)MPa.NMP固定化溶藻菌的数量为5.65×107/cm2;NMP固定化溶藻菌对藻细胞的48h溶藻率和对MC-LR的48h降解率分别为85.68%和60.16%;溶解藻细胞可重复利用次数达到4次.上述结果表明,NMP是一种良好的固定化溶藻菌的纳米人工介质,可以增强溶藻菌对铜绿微囊藻和MC-LR的生物降解作用.
于光李云晖姚琛尹立红李新松浦跃朴
关键词:溶藻菌人工介质固定化生物降解微囊藻毒素LR
组合介质中太湖土著溶藻菌的优势度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从太湖除藻中试装置中分离筛选具有高效降解微囊藻效果的土著溶藻菌,应用种属特异的16SrDNA对其在组合介质和自然环境中的优势度进行分析。[方法]采集太湖除藻中试装置的组合介质,分离筛选溶藻效果达到40%以上的溶藻菌菌株,应用针对16SrDNA基因的种属特异引物对所筛选溶藻菌进行种属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相应种属细菌进行优势度分析。[结果]在分离筛选出的20株溶藻菌中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7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4株、弧菌属(Vibrio)3株,这3类细菌在人工组合介质中的优势度分别占总细菌的比例为4.06%、3.10%、6.27%;占同期自然环境(太湖底泥)样本总细菌的比例分别为0.51%、1.78%、7.55%。其中,芽孢杆菌属在人工介质与太湖底泥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湖除藻中试装置中人工介质上的土著溶藻菌主要为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弧菌属,其中芽孢杆菌属在人工介质上的优势度显著高于其在底泥上有优势度。
李云晖刘冉浦跃朴于光尹立红吕锡武
关键词:溶藻菌铜绿微囊藻微生物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