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90490-2)

作品数:11 被引量:286H指数:8
相关作者:段建南张凤荣陈焕伟宋乃平李保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土地利用
  • 3篇荒漠化
  • 3篇荒漠化防治
  • 2篇丘陵
  • 2篇丘陵沟壑区
  • 2篇黄土丘陵
  • 2篇黄土丘陵沟壑...
  • 2篇沟壑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政策调适
  • 1篇植被
  • 1篇植被重建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沙地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基础
  • 1篇土地持续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莱阳农学院
  • 3篇山西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山西省气象局

作者

  • 6篇段建南
  • 5篇张凤荣
  • 4篇贾宁凤
  • 4篇陈焕伟
  • 4篇宋乃平
  • 4篇李保国
  • 3篇李超
  • 3篇李旭霖
  • 1篇任世芳
  • 1篇孔祥斌
  • 1篇李国旗
  • 1篇郝寿昌
  • 1篇徐艳
  • 1篇刘沛
  • 1篇牛振国
  • 1篇王立新
  • 1篇毛俊耀
  • 1篇姚慧敏
  • 1篇乔志敏
  • 1篇王伟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沙漠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荒漠化防治综合效益的多维灰色预测评估研究——以晋西北河曲县为例被引量:5
2005年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晋西北河曲县,建立了荒漠化防治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多维灰色评估模型,预测了不同乡镇2010年荒漠化防治综合效益和空间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高中低3种类型。结果表明,2010年,各乡镇的荒漠化防治综合效益总体上有较高的水平,但具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各类型与生态经济区相关性较小,特别是在中部丘陵区和东南部高山区。两个区各有优劣势,若能采取合理措施,均可取得最佳效益。
贾宁凤段建南李旭霖郝寿昌
关键词:荒漠化防治
西北地区植被重建的生态学基础被引量:19
2003年
西北地区生态脆弱,环境压力大,虽然经过长期建设,整体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其中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文章从生态学基础角度,反观近50年来的生态建设,对西北地区植被建设目标的理论依据、植被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异质性、植被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与循环、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异等4个方面做了初步论述,以期对西部大开发中的新一轮生态建设有所参考。
宋乃平张凤荣李国旗李超
关键词:植被重建生态学基础
求解干旱地区土壤溶液Ca^(2+)浓度和pH的逐步逼近算法被引量:1
2002年
在土壤碳酸钙淋溶淀积过程的建模中,需要根据土壤碳酸钙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求解土壤溶液中的Ca2+浓度和pH值,其中有些参数难以获得(如有关离子的活度系数),不能直接求解,导致无法实现其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本文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逐步逼近算法,在已知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和土壤温度的情况下,可求得干旱地区土壤溶液中的Ca2+浓度和pH值,为土壤碳酸钙淋溶淀积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本算法理论依据充分、结果稳定精度高、程序简便易实现,并在CAEDP模型中已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段建南李旭霖任世芳王改兰李保国
关键词:干旱地区土壤溶液CA^2+浓度PH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方法被引量:35
2007年
以砖窑沟流域为例,采用航片解译、实地调查和基于GIS的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基于像元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坡度、坡向和海拔关系的分析是从数量上准确剖析土地利用地形分布特征的有效方法,对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具有指导意义。
贾宁凤段建南乔志敏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地形因子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71
2003年
该文提出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类别划分,并以此来设计优化模型的思路与方法。认为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是随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变化而改变的,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式的建立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分析。
李超张凤荣宋乃平孔祥斌陈焕伟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伊金霍洛旗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被引量:25
2002年
近20年来,毛乌素沙地东北缘伊金霍洛旗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林地和草地面积的比例增加,耕地面积有所减少;相应地,沙漠化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土地利用走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这种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随着工业与经济的发展,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单位面积耕地产量增加。沙漠化防治措施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该区的潜在沙漠化因素依然存在。
张凤荣牛振国陈焕伟李保国王立新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毛乌素沙地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多维灰色动态评价被引量:13
2005年
构建了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砖窑沟流域为例,选择1989、1998、2010年3个时期,采用多维灰色评估模型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结果表明,高灰类和低灰类的土地面积均为上升趋势,但高灰类上升缓慢,中灰类呈迅速下降趋势。同时,划分了综合治理效益发展趋势类型,即高稳定型、低稳定型、上升型、下降型和不稳定型,其中低稳定型和下降型的发展趋势成为流域的主要类型。今后的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新思路、新策略。图3,参13。
贾宁凤段建南陈焕伟李旭霖毛俊耀
关键词:指标体系
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被引量:55
2010年
目前对土地功能缺乏系统的分类和评价体系.综述了近10年来对土地/土壤功能研究的最新动态,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系统角度出发,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尝试初步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与评价指标体系.
刘沛段建南王伟曾敏
关键词:功能评价
荒漠化防治条件下土地利用系统多维灰色动态评估——以山西省河曲县为例被引量:2
2004年
通过对山西省河曲县荒漠化防治效益的多维灰色动态评估,实现了静态的横向比较和动态的纵向比较。预测了不同土地利用系统的发展趋势,并划分了6种发展趋势类型:即高稳定型、低稳定型、中稳定型、上升型、下降型和不稳定型。结果表明,河曲县的荒漠化防治效益以上升趋势为主。
贾宁凤李旭霖段建南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
农牧交错区的荒漠化防治与土地持续利用途径探讨被引量:13
2003年
农牧交错区是荒漠化潜在发生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剧了荒漠化,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则使土地利用走向可持续。以处于农牧交错区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讨论了该区荒漠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论证了如何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改善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促使荒漠化逆转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张凤荣宋乃平李超徐艳李保国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荒漠化土地持续利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