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528)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高子伟郭萌涵孙原龙徐伟张伟强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 SBA-15分子筛表面茂锆化合物的合成与催化硅腈化反应
- 2010年
- 通过两种方法合成了SBA-15分子筛表面茂锆化合物,分别对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原子发射光谱、N2吸附-脱附等结构表征.将这两种化合物分别运用于催化硅腈化反应,发现室温下经超声接枝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转化率.实验表明:超声接枝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及费时少等优点.
- 毛娜高子伟薛玫吴亚丽高玲香
- 关键词:SBA-15分子筛
- 碘化亚铜/羧酸催化氧接双三嗪高效合成方法
- 1,3,5-均三嗪在配位化学,超分子自组装领域表现出良好的性质。构建具有新颖结构的三嗪多齿配体是分子识别自组装领域的一大热点。本课题组开发了CuI/羧酸催化体系高效合成了8例新颖的O连接双三嗪炔化合物,单晶结构表明两个三...
- 高培森王振华张伟强高子伟
- 关键词:催化单晶结构
- 新方法制备二氧化硅表面钛化合物
- <正>表面金属有机化学(Surface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简称SOMC)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新型交叉学科。SOMC以分子金属有机化学、表面化学和分子配位化学为基础,以金属有机化合物与...
- 卜珊高子伟
- 文献传递
- β-环糊精聚合物/二氧化钛杂化电流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丙烯基溴改性的β-环糊精(β-CD)改性物(allyl-β-CD)与丙烯酸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引入活性基团羧基后与钛酸丁酯反应,将二氧化钛接枝于β-CD聚合物(β-CDP)链上,得到β-CDP/TiO2有机-无机杂化电流变材料.通过FT-IR表征表明材料中有机-无机两相以化学键的方式键连,XRD和SEM表明无机相以无定形的形式存在,有机-无机两相高度相容.考察其电流变性能发现:β-CDP/TiO2杂化材料的屈服应力、剪切应力等电流变性能明显优于β-CDP和β-CD原料.此外,研究发现β-CDP/TiO2杂化材料的电流变效应与钛酸丁酯的加入量有很大关系,其中钛酸丁酯的加入量为40%时材料的电流变效果最佳.
- 鲁琦高子伟韩肖慧李子美李子美
- 关键词:Β-环糊精钛酸丁酯电流变效应
- 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钛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笼形倍半硅氧烷(Polyhedrol Olygomeric Silsesquioxane,简称POSS),又称立方倍半硅氧烷,是一种新兴的无机纳米粒子基体材料,由硅氧多元环构成的立方多面体组成,其结构对称性非常高。由于P...
- 赵欣高子伟
- 关键词:笼形倍半硅氧烷金属化合物
- 文献传递
- 利用溶剂热法培养二氯二环戊二烯基锆(Ⅳ)[(η~5-C_5H_5)_2ZrCI_2]晶体
- <正>本文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二氯二环戊二烯基锆(Ⅳ)[(η5-C5H5)2ZrCI2]晶体。与文献报道的其它方法相比其晶体生长比较快,单体各项键参数几乎恒定,晶体质量相对较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突破了
- 阿力木江·米吉提李金灵徐伟李庆高子伟
- 关键词:溶剂热法二氯二茂锆
- 文献传递
- 星形聚合物稳定的纳米金银溶胶的合成,表征和性质
- <正>聚合物/无机纳米杂化材料是当今材料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其广泛应用在催化剂、吸收剂和传感器、生物着色、表面修饰、新型纳米技术装置的表面材料等领域。近年来,引起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在
- 孙华明高子伟韩肖慧鲁琦李子美
- 关键词:纳米金纳米银PH敏感性星形聚合物
- 文献传递
- 一种电流变材料的新型制备方法
- 电流变材料因其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潜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离工业应用仍有一段距离,因此,研究电流变材料的制备,开发电流变材料的优良性能仍是当今研究的焦点。电场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如利用场激活燃烧合成金属陶瓷等高...
- 韩肖慧高子伟孙华明鲁琦李子美
- 关键词:电场Β-环糊精聚合物电流变液
- MCM-41表面ZrO2/Fe2O3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通过表面金属有机化学的方法将MCM-41,Zr(NMe2)4和HOOC-Fe(Cp)2-COOH制备成固体催化剂。通过原位红外光谱,EDAX能谱和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以甲基橙为催化降解模型,初步研究了其...
- 姚平利高子伟孙华明孙原龙
- 关键词:MCM-41ZRO2FE2O3光催化性能
- 文献传递
- 硅烷偶联剂制备新方法
- <正>均相催化剂固载化之后在固体表面所形成的不明确的金属物种会使得催化活性有所下降。因此,设计制备单点位固载催化剂将有效改善其性能。烷基硅烷偶联剂由于具备双官能团的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硅胶粒子修饰,玻璃纤维功能化以及化...
- 徐伟孙原龙余波张伟强高子伟
-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