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15BCB29022)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6
相关作者:莫明浩杨洁涂安国张杰方少文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鄱阳湖
  • 2篇植物
  • 2篇植物多样性
  • 2篇沙地
  • 2篇沙地植物
  • 2篇水土
  • 2篇污染
  • 2篇流域
  • 2篇赣江流域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污染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沙量
  • 1篇生态安全
  • 1篇湿地
  • 1篇水生
  • 1篇水生态
  • 1篇水生态安全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生态

机构

  • 4篇江西省水土保...
  • 3篇江西省水土保...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水利科...
  • 1篇南昌师范高等...

作者

  • 3篇莫明浩
  • 2篇方少文
  • 2篇涂安国
  • 2篇杨洁
  • 1篇刘仁林
  • 1篇段剑
  • 1篇张杰
  • 1篇赵小敏
  • 1篇李英
  • 1篇廖轶群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中国水利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5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鄱阳湖滨沙地植物多样性特征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线路踏查法和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调查统计鄱阳湖滨多宝沙山沙地植物组成、优势类群以及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组成、多样性、生态习性和生活型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鄱阳湖滨多宝沙山沙地植物有129种,隶属于58科104属,其中被子植物为研究区沙生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居首位,其次为一年生植物,具有明显的亚热带荒漠属性;优势类群主要为蔷薇科(Ros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2)土地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组成变化较大,固定沙丘上以特有种占优势,流动沙丘上主要是共有种,半流动沙丘上以共有种和稀有种组成;植物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旱生植物比例增多,中生植物减少,湿生植物仅在固定沙丘阶段出现;一年生植物的减少,地下芽植物的增加,变化幅度较大的为半流动沙丘至流动沙丘阶段。
段剑杨洁刘仁林汪邦稳莫明浩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鄱阳湖
赣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减水减沙效益评价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赣江流域1956—2008年年降雨量和赣江控制站外洲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资料,采用水文分析法计算赣江流域近30a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赣江流域治理后期1984—2008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年均减沙量为5.70×106 t,年均减沙效率为48.57%。随着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效,减沙率有逐年上升而后稳定的趋势,2008年减沙率达80.54%;赣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流域年径流总量减少不明显,后期径流量反而会有所增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能增加流域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削减洪峰流量,延长汇流时间,起到防洪减灾效果。
涂安国杨洁李英莫明浩廖轶群
关键词: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赣江流域
赣南红壤坡面不同措施径流泥沙及氮磷污染输出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选择赣南于都县左马小流域的典型红壤坡面,通过在研究区布设标准径流小区,进行了不同措施径流泥沙及氮磷污染输出的试验研究。通过径流小区的试验观测分析表明:水保林+水平竹节沟式综合水保措施实施初期,平均减流和减沙效果达到近73%,以植被增加地表覆盖度,以水平竹节沟坡面水保工程截短坡长,分段拦蓄径流泥沙,可实现保水保土目的;经果林+坡面工程或绿篱是坡地经济果业开发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工程措施在初期发挥作用较绿篱更大;氮磷等面源污染随水土流失从坡面输出,试验区不同措施氮素输出多以径流携带为主,磷素输出均以泥沙携带为主;经果林+工程措施对径流携带氮磷拦截率较高,水保林+工程措施对泥沙携带氮磷的拦截率较高,都在75%以上。
方少文赵小敏莫明浩
关键词:径流泥沙氮磷污染红壤坡面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被引量:24
2012年
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发生的重要形式和运输的主要载体,开展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研究对于保障区域或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阐述了水土流失、面源污染与水体环境的因果效应,在概括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和模型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研究的建议。
莫明浩方少文涂安国刘政辉张杰
关键词: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模型化
河湖湿地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根据水生态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本文以生态特征子系统、功能整合子系统和社会经济环境子系统三个部分共24个指标构建了河湖湿地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确定了各项指标的调查和评价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及方法,以鄱阳湖湿地为...
莫明浩
关键词:指标体系鄱阳湖湿地
文献传递
鄱阳湖滨沙地植物多样性特征
采用线路踏查法和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调查统计鄱阳湖滨多宝沙山沙地植物组成、优势类群以及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组成、多样性、生态习性和生活型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①鄱阳湖滨多宝沙山沙地植物有129种,隶属于58科104属,其中被...
段剑杨洁刘仁林汪邦稳莫明浩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鄱阳湖
文献传递
人类活动对赣江入湖泥沙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运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赣江外洲站1970-2011年入湖泥沙量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产沙函数S=Mf(Q,P)导出的人类活动对输沙量影响模型和双累积曲线回归模型研究了人类活动对输沙变化规律的影响,并定量计算了人类活动对赣江流域入湖泥沙减少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近40多年来,赣江外洲站入鄱阳湖泥沙量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水利工程的修建等人类活动是入湖泥沙减少的主要驱动力。相比1970-1983年基准年,1984-1992年人类活动年均减少入湖泥沙量153.95万t,贡献率为49.27%;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至1993-2011年人类活动年均减少入湖泥沙量734.51万t,贡献率高达97.24%。
涂安国杨洁李英郑海金莫明浩
关键词:贡献率赣江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