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2012]33)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谢耀坚彭彦尚秀华张沛健张华林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林业局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腐熟
  • 2篇稻壳
  • 2篇育苗
  • 2篇育苗效果
  • 2篇生物菌
  • 2篇生物菌剂
  • 2篇桉树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菌
  • 2篇微生物菌剂
  • 2篇尾巨桉
  • 2篇巨桉
  • 2篇菌剂
  • 2篇基质
  • 1篇氮素
  • 1篇需肥规律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含量
  • 1篇椰糠
  • 1篇幼苗

机构

  • 4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彭彦
  • 4篇谢耀坚
  • 3篇张沛健
  • 3篇尚秀华
  • 1篇张华林
  • 1篇杨小红
  • 1篇林国祚

传媒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桉树科技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稻壳基质化腐熟处理微生物菌剂添加量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以稻壳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菌剂添加量为稻壳干物质重量的1%、2%、3%、5%、7%、9%,对稻壳基质化腐熟处理微生物菌剂最适添加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越多,物料堆体温度达到最高温度的速度越快,但维持的高温时间较短,添加1%菌剂稻壳达到温度最高,为52℃,且高温过程维持时间较长;菌剂不同添加量对稻壳有机质含量、C/N比影响不大,均达到腐熟标准;从基质理化性质、育苗效果及生产成本综合考虑,添加干物质量1%菌剂腐熟效果最好,大规模生产中添加量可减少。
尚秀华谢耀坚张沛健林国祚彭彦
关键词:稻壳腐熟微生物菌剂
不同配比的腐熟基质对桉树育苗效果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以腐熟椰糠、腐熟稻壳、腐熟木屑为原料,进行混料设计,研究3种腐熟原料对桉树育苗效果的影响,从而筛选出优质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对桉树苗出圃率、成活率影响显著,对苗木鲜(干)重影响显著。从苗木出圃率、成活率、形态指标及生产成本综合因素考虑,筛选出适合桉树育苗的优质配方:腐熟椰糠:腐熟稻壳:腐熟木屑=2:1:4。
尚秀华谢耀坚杨小红张沛健彭彦
关键词:基质配方
不同浓度指数施肥方法下尾巨桉幼苗需肥规律被引量:5
2013年
设置每株施N 0、50、100、150、200 mg的5个氮素水平处理,进行尾巨桉幼苗指数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其幼苗生长、质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揭示尾巨桉幼苗的氮素需求特征,确定其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尾巨桉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SPAD值与苗木质量指数也随之增大,当施氮量大于100 mg/株后苗木地径、生物量和苗木质量指数基本趋于稳定,而苗高和SPAD值则显著减小;(2)尾巨桉幼苗的生物量与苗高、地径、SPAD值以及苗木质量指数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3)运用临界浓度法确定出尾巨桉幼苗N、P、K含量的临界值分别为26.6、3.8、16.5 g/kg,最适含量范围分别为26.6~38.5、3.8~5.3、16.5~21.4 g/kg;(4)综合各指标得出尾巨桉幼苗的最适施氮量为100 mg/株。
张华林谢耀坚彭彦
关键词:尾巨桉氮素养分含量
尾巨桉锯末基质化腐熟处理及对桉树育苗效果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采用鸡粪作为氮源,EM菌、酵素菌、发酵菌作为微生物菌剂研究了尾巨桉锯末腐熟发酵的效果,并进行育苗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EM菌、酵素菌、发酵菌均可促进锯末腐熟的进行,腐熟时间为70 d左右。腐熟锯末纤维素分解率大于40%,C/N比小于10:1,有机质含量分解率高于35%。腐熟后的几种锯末基质,从升温、基质理化性质及育苗效果看,EM菌效果最好,堆体体积超过5 m3时EM菌剂添加量可为堆体干重的0.1%~0.2%。
尚秀华谢耀坚张沛健彭彦
关键词:锯末腐熟微生物菌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