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2dz1202700)

作品数:3 被引量:86H指数:3
相关作者:王茜吴剑斌张华崔虎雄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上海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PM
  • 2篇CMAQ
  • 1篇数浓度
  • 1篇秋季
  • 1篇污染
  • 1篇污染过程
  • 1篇颗粒物
  • 1篇积分
  • 1篇PM2
  • 1篇PM2.5
  • 1篇大气颗粒
  • 1篇大气颗粒物

机构

  • 2篇上海市环境保...
  • 1篇上海市气象局

作者

  • 2篇王茜
  • 1篇吴剑斌
  • 1篇崔虎雄
  • 1篇张华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上海市浦东城区冬季颗粒物数浓度及其谱分布特征被引量:13
2014年
采用APS-3321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对上海市浦东城区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0.5~20μm大气颗粒物浓度及其谱分布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发现,上海市浦东城区冬季大气颗粒物数浓度为360个/cm3,其中0.5~1.0μm颗粒物数为345个/cm3,占总颗粒物的95.7%;1.0~2.5μm颗粒物数为15个/cm3,占颗粒物总数的4.1%;2.5~20.0μm颗粒物数为0.6个/cm3,占颗粒物总数的0.2%。当空气质量为AQI≤50、50200时,颗粒物数浓度分别为77.5、243.2、522.6、868.5个/m3。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小于PM2.5颗粒物数浓度增加显著且对总的颗粒物数浓度的贡献也有所增加,且AQI〉200时,PM2.5中1.0~2.5μm颗粒物数浓度贡献增幅最大;此外,不同空气质量条件下,颗粒物数浓度的日变化存在一定差异,这对于空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崔虎雄任小龙张华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数浓度
上海市秋季典型PM_(2.5)污染过程数值预报分析被引量:28
2014年
基于2012年10月上海出现的一次典型PM2.5污染案例,验证评估上海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Model-3/CMAQ预报性能,采用过程分析技术,定量评估不同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对上海代表性点位PM2.5浓度变化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Model-3/CMAQ模式系统能较好地反映PM2.5的浓度变化趋势与特点。对于上海市区点位(徐汇上师大)和东南部点位(奉贤海湾和浦东惠南),PM2.5浓度上升主要受本地源排放影响,其贡献比例超过40%,其次是区域大气传输作用的影响。对于西北部点位(崇明监测站和青浦淀山湖),区域大气传输是PM2.5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贡献比例超过70%,其次是源排放。各点位PM2.5浓度的主要去除途径均为大气传输,贡献比例均超过70%,其次是干沉降。气溶胶过程对PM2.5主要起二次颗粒物生成的作用,特别是市区及东南部点位,贡献比例较西北部点位更高。
王茜
关键词:PM2
CMAQ模式及其修正技术在上海市PM_(2.5)预报中的应用检验被引量:45
2015年
利用CMAQ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对上海市PM2.5浓度进行预报,选取10个囯控站点监测数据对预报进行验证评估.结果表明,CMAQ模式开展能够较好地模拟出PM2.5的时间变化趋势及浓度水平,但总体处于低估的水平,偏低幅度约25%,尤其在高污染阶段,模式的低估更为突出,达32%,这与污染源清单的不确定性有关.为提高PM2.5预报准确度,采用学习型线性回归方法对PM2.5浓度的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修正,统计检验结果显示修正预报准确率由原来的76.4%提高到了79.3%,污染预报成功指数由56.4%提高至72.1%,明显提高了PM2.5浓度的预报效果,反映了引入实际监测数据对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进行修正的研究意义和可行性.
王茜吴剑斌林燕芬
关键词:PM2.5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