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12)

作品数:56 被引量:421H指数:9
相关作者:胡波付爱玲李林周文营程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西南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蛋白
  • 5篇EB病毒
  • 4篇鼻咽
  • 4篇鼻咽癌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血管
  • 3篇杂拟谷盗
  • 3篇小鼠
  • 3篇骨髓
  • 3篇骨髓瘤
  • 3篇谷盗
  • 3篇靶向
  • 3篇RDP
  • 2篇多机器人
  • 2篇多机器人系统
  • 2篇血管化
  • 2篇血管新生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西南大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桂林医学院附...
  • 2篇桂林医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2篇延边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作者

  • 7篇胡波
  • 5篇付爱玲
  • 4篇周文营
  • 4篇李林
  • 3篇明庆磊
  • 3篇陈刚
  • 3篇程超
  • 3篇吴静
  • 2篇许家仁
  • 2篇许春姣
  • 2篇钟晓敏
  • 2篇苏丽颖
  • 2篇项松涛
  • 2篇吴霜
  • 2篇李小鹏
  • 2篇段中余
  • 2篇王莉
  • 2篇李建勇
  • 2篇张晔
  • 2篇陈忠城

传媒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菌物研究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应用数学学报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15篇2013
  • 3篇201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治疗前后唾液和龈沟液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检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和丹参前后唾液和龈沟液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1,SFRP1)质量浓度的变化及OSF患者颊黏膜组织中SFRP1的表达,初步探讨SFRP1在OS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内科OSF中期男性患者20例为试验组,唾液和龈沟液收集来源于科室就诊的年龄匹配的口腔黏膜健康男性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组织标本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0例取自因口腔外伤或整形手术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患者。试验组利用简单随机法分为曲安奈德组和曲安奈德+丹参联合治疗组连续治疗4周,每组各10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受试者治疗前后唾液和龈沟液中SFRP1的质量浓度,并记录进食刺激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值和张口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OSF患者颊黏膜组织中SFRP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FRP1蛋白在口腔正常黏膜均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10/10;OSF颊黏膜组织中SFR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阳性表达率为10%(2/2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曲安奈德组唾液和龈沟液中SFRP1质量浓度分别为(105.8±27.6)和(84.7±33.2)ng/L,联合治疗组唾液和龈沟液中SFRP1质量浓度分别为(86.6±23.2)和(97.0±23.2)ng/L,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SFRP1质量浓度分别为(153.0±32.8)和(157.5±31.1)ng/L](P〈0.01)。OSF患者颊黏膜组织中SFRP1蛋白表达与唾液和龈沟液中SFRP1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经连续4周治疗,曲安奈德组唾液和龈沟液中SFRP1质量浓度分别升高为(141.2±35.3)和(130.6±31.3)ng/L,联合治疗组SFRP1质量浓度分别升高为(148.5±65.9)和(123.04±27.4)ng/L ,均显著高
吕逢源王宏峰许春姣许智李冬梅池毓坦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唾液龈沟液
柠檬明串珠菌甘露醇脱氢酶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甘露醇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柠檬明串珠菌发酵过程中在甘露醇脱氢酶催化下将果糖转化为甘露醇,是生产甘露醇的重要菌种。以柠檬明串株菌J17和E28为试验菌种,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TLC薄层层析法检测粗酶液的活性和甘露醇生成量。结果表明,J17所产甘露醇脱氢酶在发酵时间为12 h、温度为33℃、pH为6.0时活性最高,为0.11 U/mL。E28在发酵时间为16 h、温度为33℃、pH为6.5时,甘露醇脱氢酶活性最高,为0.12 U/mL。以甘露醇标准样作为对照,产生的甘露醇最大量接近1%。
王新白琴琴李志华李冬梅金清
关键词:发酵甘露醇
PKC介导凝血酶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在凝血酶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HL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几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剂预处理HLF-1,再用凝血酶(10 nmol/L)刺激HLF-1,利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MCP-1的蛋白表达;提取细胞裂解液中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广谱型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I和RO-31-8220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HLF-1 MCP-1蛋白释放及mRNA表达,而Ca2+依赖性PKC抑制剂G 6976则没有抑制效果。结论非Ca2+依赖性PKC介导凝血酶诱导HLF-1释放MCP-1。
袁超许铭炎陈耿臻傅玉才邓小玲
关键词:凝血酶蛋白激酶C抑制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人肺成纤维细胞
原核表达和制备EB病毒GST/BFRF3融合蛋白用于鼻咽癌的诊断筛查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构建表达EB病毒衣壳抗原BFRF3基因的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EB病毒DNA为模版,采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BFRF3,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连接,构建PGEX-5X-BFRF3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GST/BFRF3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鉴定后,纯化目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制备ELISA试剂检测鼻咽癌患者和正常人群BFRF3-IgA抗体。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GST/BFRF3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4 kD,免疫印迹证实目的蛋白带有免疫原性,目的蛋白经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检测鼻咽癌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和87%。结论:采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构建并表达了GST/BFRF3融合蛋白,其在鼻咽癌血清筛选中具有诊断价值。
胡波陈忠城王东宁李林
关键词:鼻咽肿瘤原核表达
EB病毒gp125蛋白的B细胞表位预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预测EB病毒gp125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基于EB病毒gp12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采用亲水性参数、可及性参数、极性参数和抗原性指数方案等,辅以对gp125蛋白的二级结构中的柔性区域的分析,预测gp125蛋白的B细胞表位。结果最有可能的B细胞表位位于gp125蛋白N端第403-416、565-574、578-584、618-630和832-843区段及其附近。结论用多参数预测EB病毒gp125蛋白的B细胞表位,为制备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鼻咽癌诊断试剂及研究抗肿瘤转移靶向治疗的分子免疫学奠定基础。
胡波叶少雄周文营
关键词:EB病毒B细胞表位
氮源对盐藻生长及细胞物质组成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多糖、甘油、脂类、β-胡萝卜素等物质,不仅是水产养殖育苗常用的饵料,而且在食品、医药和保健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研究常见氮源形式和浓度对盐藻生长和细胞物质组成的影响,探索适宜于不同培养目的的氮源供给方式,可为盐藻的大量培养、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文章针对NaNO_3、NH_4Cl和CH_4N_2O等3种不同形式及200、600和1 800μmol·L^(-1)等3种不同浓度的氮源,研究了不同的氮源供给条件下杜氏盐藻的生长情况和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果表明,盐藻生长可利用所测试的3种氮源。就氮源形式而言,最终生物量表现为CH_4N_2O≥NaNO_3>NH_4Cl,盐藻更偏好有机氮源CH_4N_2O;就氮源浓度而言,最终生物量表现为1 800μmol·L^(-1)≥600μmol·L^(-1)>200μmol·L^(-1),600μmol·L^(-1)以上的浓度上升对于进一步提高生物量没有显著性贡献。在200μmol·L^(-1)时,有机氮源CH_4N_2O比无机氮源NaNO_3、NH_4Cl更有利于盐藻生长。氮源形式对盐藻细胞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地影响细胞中糖和脂肪的积累。有利于糖积累的氮源形式表现为NH_4Cl≥NaNO_3>CH_4N_2O,而有利于脂肪积累的氮源形式表现为NH_4Cl≥NaNO_3≥CH_4N_2O。高氮源浓度有利于盐藻细胞蛋白质的积累,但对糖和脂肪的积累效果不显著,对盐藻细胞糖和脂肪的积累最佳的氮源是200μmol·L^(-1) NH_4Cl。针对以脂肪为目标物质的盐藻培养,推荐采用二段培养方案,即在第一段培养时采用200μmol·L^(-1) CH_4N_2O为氮源,以获得较大的生物量;在第二段培养时采用200μmol·L^(-1) NH_4Cl,以提高单位细胞的脂肪含量。
宋雨晴靳翠丽胡文峰封克周晓见
关键词:氮源
RDP多肽修饰的姜黄素隐形脂质体脑靶向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以源于狂犬病毒糖蛋白的新型衍生肽(RVGderived peptide,RDP)为靶向载体,研究其修饰的姜黄素隐形纳米脂质体的特征和脑靶向作用。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出脂质体。体外释放实验考察释药情况。小鼠经尾静脉注射姜黄素混悬液(CUR)、姜黄素脂质体(CUR-L)、RDP修饰的姜黄素隐形脂质体(RDP-CUR-L),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小鼠组织器官,HPLC法检测姜黄素在各组织的分布。结果制备的隐形纳米脂质体粒径在100 nm左右,分散性良好,包封率大于85%,制备重现性较好。小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CUR、CUR-L和RDP-CUR-L后,CUR组并未在脑中检测到姜黄素,CUR-L组仅在脑中检测到少量姜黄素,而RDP-CUR-L组小鼠脑内检测到了较高浓度的姜黄素。结论RDP能够引导脂质体入脑,这将为治疗脑部疾病提供新的方法。
项松涛赵明史现勋付爱玲
关键词:姜黄素RDP脂质体脑靶向
服务补救理论综述及战略意义探讨
2013年
无论多么优秀的企业,服务失败都不可避免。当发生服务失败时,迅速有效的服务补救可以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为此,服务提供者应该进行预应性设计以降低可能的服务失败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基于对相关理论的研究,从战略角度去探讨服务补救在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服务系统、维持客户关系、实现长期利润等方面所起到的全局性和长期性的效应。
王增民胡伟潘煜齐佳音
关键词:服务补救服务质量顾客满意
EB病毒EBNA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鼻咽癌筛选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构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EBNA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3-02-01-2005-08-30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16例)和江苏省肿瘤医院(84例)300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的血清样本,同时收集2003-07-01-2005-07-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500名健康体检者标本作为对照组。以EBV DNA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EBNA1,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中,构建pGEX-5X-EBNA1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GST/EBNA1融合蛋白。经SDS-PAGE、蛋白质印迹法鉴定表达产物后,纯化目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制备ELISA试剂检测鼻咽癌患者和正常人群EBNA1-IgA抗体。结果: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了GST/EBNA1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4×103,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鼻咽癌患者EBNA1-IgA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0.7%(242/300),对照组阴性检出率为91.0%(455/500);EBV-IgA检测鼻咽癌患者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2.3%(247/300),对照组阴性检出率为93.0%(465/500),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χ2=1.77,P=0.19)和阴性检出率(χ2=1.36,P=0.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评估了EB病毒GST/EBNA1重组融合蛋白在鼻咽癌血清筛选中的诊断价值,获得了在鼻咽癌筛选中有一定应用价值的pGEX-5X-EBNA1大肠埃希菌工程菌株。
胡波陈忠城周文营吴兴平梁志超李林
关键词:鼻咽肿瘤EB病毒EBNA1大肠埃希菌
应用fNIRS技术对运动执行与运动想象脑激活模式的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在运动执行和运动想象任务刺激下大脑功能激活模式,探讨运动想象的神经机制。方法选择23名右利手正常人作为被试,运用近红外光学脑成像系统采集在运动执行与运动想象任务下脑部氧合血红蛋白、去氧血红蛋白和总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变化量,并运用统计学检验和模型估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左手运动执行时激活脑区为右侧SMA、PMC和M1区,左手运动想象时激活的脑区为右侧PMC区,右手运动执行时激活脑区为左侧PMC、M1和SMA区,右手运动想象时激活的脑区为左侧PMC和M1区。结论运用近红外光学脑成像能够很好显示刺激任务下脑功能激活状态,在运动想象和运动执行时大脑皮层激活部位及强度相似。
杜凯王莉冯正权张晔邱明国
关键词:氧合血红蛋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