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03JY029-037) 作品数:5 被引量:45 H指数:4 相关作者: 侯大斌 任正隆 舒光明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附子野生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24 2006年 应用RAPD标记分析了分布在附子主栽区四川、重庆、陕西及湖北16个野生乌头种群的遗传变异。24个引物共检测到643个RAPD位点,多态位点602个,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3.5%。Shannon多样性和Nei遗传分化结果一致显示重庆酉阳种群和重庆城口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四川盐源种群和陕西勉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低。Shannon指数测出的种群内的遗传变异(57.6%)略占优势,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达到42.4%;Nei基因分化系数(GST)达40.0%;分子方差分析(AMOVA)发现群体间遗传变异仅为25.37%;种群每代迁移数Nm为0.756。Nei相似性系数的UPGMA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野生乌头分布上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别是同为附子道地产地江油供种的北川、安县和青川种群间遗传关系密切,说明种质资源在道地药材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附子主要栽培地区的乌头野生种群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种质资源较丰富,存在一定的特异性资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乌头(川乌、附子)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侯大斌 任正隆 舒光明关键词:RAPD标记 种群分化 野生种群 黄连基因组DNA提取与RAPD-PCR体系的正交优化研究 被引量:6 2006年 采用改进的SDS方法提取黄连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研究方法建立黄连RAPD分析的PCR反应体系,成功地进行了RAPD扩增,筛选出黄连RAPD的最佳方案为:25μL反应体系中包括dNTPs0.12mmol.L-1,引物0.2μmol.μL-1,模板DNA 40ng,Taq酶1U,Mg2+2mmol.L-1,10×buffer缓冲液2.5μL,其余部分用无菌超纯水补平.PCR扩增循环为95℃3m in,38℃1m in,72℃2m in 1次循环;94℃1m in,38℃1m in,72℃2m in,45次循环,最后72℃延伸10m in. 侯大斌关键词:黄连 RAPD 基因组DNA 川乌(附子)块根质量与摘心留叶数对附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06年 侯大斌 任正隆关键词:川乌 ACONITUM 块根 道地药材 江油附子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2 2006年 为了研究江油附子不同品种的生理和生长发育特性,选用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五个附子主要品种,分析测定了其与氮代谢关系密切的谷草转氨酶(ALT/GOT)和谷丙转氨酶(AST/GPT)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3月25日至7月25日间,各附子品种ALT/GOT和AST/GPT活性总体上表现为前期变化不大,后期迅速增长的变化特性,反映了附子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特性;不同品种的酶活性及其变化特性间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不同附子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研究认为,应该加强江油附子的品种资源研究和规范管理,以提高附子产品质量和及其稳定性。 侯大斌 舒光明 任正隆关键词:乌头 氮磷钾施用对附子几种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06年 运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三因素对中药附子(乌头)的过氧化物酶(POD)、硝酸还原酶(NR),谷草转氨酶(ALT/GOT)和谷丙转氨酶(AST/GPT)活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N、P施用量对附子NR、GOT、GPT均有显著的影响,除较大施用量条件下对GOT活性的施P效应>施N效应外,其余情况下对三种酶均为N效应>施K效应;施K除对NR活性有明显效应外,对GOT和GPT没有明显影响;N、P、K施用对POD活性无明显效应。单施N对GOT、NR和单施P对NR均为正效应,随施用量增加酶活性升高;单施P对GOT、GPT和单施N对GPT在施用量低于零水平时,随施用量的增加酶活性升高,超过零水平后随施用量的增加酶活性下降;单施K时,对NR活性则是在零水平时最低,低钾和高钾时NR活性均较高。对几种酶的效应中,仅对GOT存在施N与施P之间的互作效应,随着N施用量增加施P对GOT活性的增加效应更明显。 侯大斌 舒光明 任正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