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1401110008)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谢映平刘卫敏薛皎亮杨钤张艳峰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昆虫病原真菌对日本龟蜡蚧蜡泌物的降解作用
- 2013年
- 【目的】为了研究昆虫病原真菌感染蚧虫过程中对其蜡泌物的降解作用。【方法】本文选择3种虫生真菌的4个菌株即,蜡蚧霉Lecaniciliium lecanii的菌株V3.4504和V3.4505、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FDB01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TSL06,以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昆虫纲:半翅目:蚧总科)雌成虫的蜡泌物作为无机盐培养液中的唯一碳源,研究各菌株在该无机盐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酶活变化和对蜡泌物的降解作用。【结果】在上述培养液中,4株病原真菌都能以日本龟蜡蚧的蜡泌物作为其营养碳源,进行生长繁殖,产生酶类物质,对蜡质造成降解。菌株V3.4504和V3.4505在无机盐培养液中多以芽管的形态存在,而菌株FDB01和TSL06多以附着胞的形式存在;在7天的培养过程中,菌株V3.4504、V3.4505、FDB01、TSL06的脂肪酶活性最高值分别为(0.128±0.017)U/mL、(0.056±0.002)U/mL、(0.124±0.011)U/mL、(0.149±0.005)U/mL,不同菌株之间的脂肪酶活性有显著差异;4菌株脱氢酶活性分别为(0.075±0.003)U/mL、(0.074±0.003)U/mL、(0.061±0.04)U/mL、(0.066±0.002)U/mL,它们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4菌株对蜡泌物的降解率分别为(18.20±0.019)%、(11.00±0.011)%、(15.4±0.017)%、(23.10±0.031)%;在菌的作用下,蜡泌物的结构变得松脆,表面出现许多小孔洞,并有白色附着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了菌丝在蜡质上的附着和穿刺。【结论】昆虫病原真菌可以降解日本龟蜡蚧蜡泌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长链脂肪酸等多种长碳链化合物以及组成"内蜜露"的多种糖类和氨基酸)作为自己的营养碳源,并使蜡泌物的物理结构发生改变,这是病菌打破蜡壳屏障,成功入侵蚧虫的关键原因。菌株分泌的脂肪酶和脱氢酶参与了降解作用,其中脂肪酶发挥了更为关键的作用。4菌株中对蜡质的降解率依次为TSL06>V3.4504>FDB01>V3.4505。
- 张志娟谢映平薛皎亮樊金华
-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昆虫病原真菌蜡质降解脱氢酶
- 日本松干蚧(同翅目:松干蚧科)发育过程中形态、习性及天敌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研究日本松干蚧各龄期在我国3个气候区的发生时间、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天敌昆虫,为有效监测日本松干蚧发育和种群动态、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日本松干蚧在我国的分布现状,选择辽宁省抚顺市(LNFS)、山东省青岛市(SDQD)和浙江省金华市(ZJJH)作为3个气候区的代表,于2011—2013年,在日本松干蚧危害的林区布点,采用野外连续调查和室内显微镜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日本松干蚧在3个气候区1年都发生2代,以1龄寄生若虫越冬,但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明显不同,ZJJH种群3月上旬开始出蛰,SDQD和LNFS种群4月下旬—5月上旬才出蛰,LNFS种群在10月份进入越冬期,而ZJJH种群在12月才开始越冬。2)日本松干蚧雌雄两性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泌蜡特点,初孵化的1龄若虫具有发达的触角和足,虫体表面未分泌蜡质;1龄若虫固定寄生后,开始分泌白色蜡丝,隐蔽于树皮缝隙下;2龄若虫的触角、眼和足均消失,虫体表面具有薄的蜡质层,称"珠形期";春季2龄若虫大量取食后,虫体膨大部分暴露,可见虫体表面蜡质,为"显露期";雄性3龄若虫具有发达的触角和足,初期爬行灵活,寻找化蛹场所,随后虫体表面的蜡腺分泌白色蜡丝,形成蜡茧;在蜡茧内经历预蛹和蛹期2个阶段;雄成虫头部具有1对长的触角和1对复眼,胸部具1对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部的第7腹节背面有成簇的柱状管腺分泌白色的长蜡丝,腹部末端具交配器;雌成虫与3龄雄若虫形态相似,但胸部和腹部肥大;雌成虫初期体表泌蜡不明显,交尾后,分泌蜡丝形成卵囊。3)日本松干蚧的天敌昆虫已记录14科59种,其中半翅目的花蝽科、脉翅目的草蛉科和鞘翅目的瓢虫科是主要类群。【结论】本研究首次系统描述了日本松干蚧各龄期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特征变化,特别是2龄若虫珠形期和�
- 刘卫敏谢映平薛皎亮张艳峰田芬杨钤吴俊唐喜军耿以龙张英伟赵常胜
- 关键词:日本松干蚧天敌昆虫
- 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英文)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甘草胭脂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 Arch.是一种典型的土栖性蚧虫。本研究旨在了解该虫触角的结构及其对土栖环境的适应性。【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以及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观察。【结果】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由9节组成,各触角节粗而短,各节间连接紧密,使触角形态呈现出较为粗壮的特点。在触角上分布着4种感受器29~48个,包括2~5个B9hm氏鬃毛,5~12个无孔毛形感受器,10~15个腔锥形感受器和11~22个多孔钉形感受器。根据各感受器的结构特点,判断它们分别具有自体感受、触觉感受、温湿度感受和嗅觉感受的功能。触角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角的3个节上,分别是:柄节,具2~4个B9hm氏鬃毛;第3鞭节,分布有6~10个腔锥形感受器;第7鞭节(即顶节),大多数的感受器都分布在这一节的端部,包括3~8个腔锥形感受器,4~11个无孔毛形感受器和11~22个多孔钉形感受器。而在触角的其他节上几乎没有感受器分布。【结论】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有着许多不同于其他蚧虫触角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与其土栖性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 王旭谢映平张艳峰刘卫敏王全亮
- 关键词:超微结构
- 日本松干蚧3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被引量:4
- 2013年
- 选择我国松干蚧分布的代表性地区——浙江金华(ZJJH)、山东青岛(SDQD)、辽宁抚顺(LNFS)采集松干蚧雌成虫,采用优化的RAPD技术和筛选的4条长度为10 bp的随机引物,测定分析3个地理种群松干蚧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结果表明:从松干蚧单头雌成虫抽提总DNA可以获得足量用于RAPD-PCR反应的模板DNA,雌成虫总DNA分子质量为9 416 bp;在物种水平上,3次重复的种群间分化系数(G st)分别为0.207 8,0.191 9和0.207 5,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分别有20.78%,19.19%和20.75%的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79.22%,80.81%和79.25%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3次重复中ZJJH与SDQD的Nei's遗传距离均为最小,分别是0.040 7,0.035 5和0.044 9,SDQD与LNFS的遗传距离均为最大,分别是0.065 0,0.056 2和0.067 3,表明3个地理种群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属于同一虫种;基于Nei's遗传距离,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3个地理种群都属于同一物种,并且在3次重复中ZJJH种群均与SDQD种群先聚为一簇,说明这2个种群间关系较近。
- 杨钤谢映平樊金华邵生富吴俊王彦士赵常胜张英伟
- 关键词:松干蚧日本松干蚧地理种群遗传分化RAPD分析
- 日本松干蚧不同虫态的泌蜡特点及FAS与FAE的含量变化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采用显微观察技术及酶含量测定方法,对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分泌蜡质的几个虫态及各虫态虫体内与蜡质合成相关的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肪酸延伸酶(FAE)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泌蜡主要在二龄若虫期和三龄若虫期,前者为珠形若虫,虫体分泌少量湿蜡,在体表形成薄蜡层,由气门周缘分泌蜡丝,后者泌蜡量大,为蜡丝结茧;雌性泌蜡主要在二龄若虫和雌成虫泌蜡形成卵囊期。FAS含量变化与泌蜡活动关系密切,在雄性的三龄若虫期最高,二龄若虫期次之,蛹期最低;雌性成虫泌蜡前和中期FAS含量最高,产卵完毕时最低,二龄若虫期居中;FAE含量与FAS变化相似,但在二龄若虫期也较高。这说明FAS和FAE参与了蜡质合成过程。
- 田芬谢映平刘卫敏邵生富吴俊
- 关键词:日本松干蚧泌蜡
- 病原真菌降解两种蚧虫体壁过程中胞外酶作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究病原真菌降解蚧虫体壁过程中胞外酶的作用及其毒力效应,为应用病原菌对蚧虫进行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4株昆虫病原真菌—蜡蚧霉(Lecanicillium lecanii)菌株V3.4505、V3.4504、噬菌蚧霉(L.fungicola)菌株HEB02和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equiseti菌株HEB01,以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和沙里院褐球蚧(Rhodococcus sariuoni Borchsenius)为靶标害虫,以这两种蚧虫的表皮作为病原菌培养基的唯一碳源,测定培养过程中各菌株4种胞外酶的活性变化,包括脂肪酶、类枯草杆菌蛋白酶(Pr1酶)、几丁质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并据此分析真菌入侵蚧虫体壁过程中胞外酶的作用。同时,测定两种蚧虫被4株病原真菌感染8 d后的死亡率,用于评价菌株和胞外酶的毒力效应。【结果】4株病原菌在降解两种蚧虫的体壁过程中,4种胞外酶的活性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脂肪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得最早,在培养2 d后就达到最大值,且在日本龟蜡蚧上各菌株脂肪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沙里院褐球蚧。菌株的Pr1酶活性高峰出现在3—4 d,而几丁质酶和NAG酶的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6 d和4—5 d。4个菌株相比较,V3.4505菌株对日本龟蜡蚧和沙里院褐球蚧的致死率均为最高,分别是73%和81%,且与HEB02菌株和HEB01菌株有差异显著。4个株菌的Pr1酶活性平均值与它们对日本龟蜡蚧和沙里院褐球蚧感染8 d后累计死亡率的线性相关性显著,线性方程分别为:y=0.082x+5.822(R2=0.823)和y=0.119x+14.75(R2=0.764);4个株菌的几丁质酶活性平均值与两种蚧虫累计死亡率的线性相关也较显著,线性方程分别为:y=-0.148x+15.89(R2=0.645)和y=0.095x+10.46(R2=0.762)。【结论】在对两种蚧虫的感染过程中,病原真菌的4种胞外酶均参与了对蚧虫蜡质和体壁的降解。脂肪酶降解虫体表面的蜡质,酶活性高峰出现最早,在蜡壳�
- 董晶谢映平刘卫敏牛秀萍薛皎亮
- 关键词:病原真菌胞外酶日本龟蜡蚧体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