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814)
- 作品数:13 被引量:218H指数:7
- 相关作者:张培栋杨艳丽李新荣王利生张展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商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的CO_2排放量估算被引量:14
- 2009年
- 借助国际通用的CO2排放量计算方法,利用1996~2006年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资料,对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的CO2排放情况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的CO2排放总量达到7.25×108t,约占农村生活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的65%,占全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1.2%,其中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利用方式贡献较大,可达98.64%~99.74%;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CO2排放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四川、广西等省CO2排放量大,属超重排放区域,北京、天津、上海、西藏、青海等省(市、区)排放量小,属轻排放区域;区域生物质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水平是影响农村生物质能消费CO2排放的主要因素。
- 李玲玉杨艳丽张培栋
- 关键词:农村生物质能二氧化碳排放
- 基于多目标决策模型的封育工程绩效研究——以旱泉沟流域为例被引量:3
- 2009年
- 以旱泉沟流域封山育林育草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农户调查、专项统计监测、野外试验研究等手段,在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决策评价模型建立封育工程生态恢复综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封育工程生态恢复的效果,以期为西部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旱泉沟流域封育工程的生态恢复效果显著,年经济价值为5.217×106元,其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土壤保持能力恢复较好,综合效果评分为77.70,达到良好水平。
- 张培栋许静马金宝李新荣
- 关键词:退化生态系统多目标决策模型绩效评价
- 区域秸秆资源最优化收集路径与运输成本分析被引量:18
- 2009年
- 从GIS技术在秸秆收集运输过程中的应用出发,研究了基于Arcgis模型手段与Python脚本功能的两点间最优路径的批量分析方法。并以即墨市20MW秸秆电厂原料的收集运输过程为例,完成了最短路径的分析、最优收集点的选择及其最小运输成本的估算,以期为全国秸秆资源合理收集与运输提供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科学解决途径。
- 张展王利生张培栋郭阳耀
- 关键词:GISMODELBUILDERPYTHON
-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体系构建及治理成效被引量:1
- 2008年
- 在描述甘肃省荒漠化现状基础上,系统地概括了甘肃省荒漠化防治体系的基础框架,并对近年来已经取得的治理成效进行绩效评价,同时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 许静张培栋李新荣
- 关键词:荒漠化防治绩效评价
- 木质能源的开发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 2008年
- 自古以来,木质能源就是人类使用的基本能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木质能源又被誉为"生物柴油库"和"可再生电力基地,"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国外木质能源的开发现状,分析了我国木质能源的资源状况、开发技术水平和市场条件,同时分析了木质能源的开发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木质能源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杨艳丽张培栋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基于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半干旱地区农村生态住宅设计被引量:1
- 2008年
- 针对我国半干旱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和农村生活用能紧缺的特点,基于生态学、环境学和建筑学等方法原理,集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暖圈-沼气池、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等多项技术为一体,提出了基于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的半干旱地区农村生态住宅设计理念,并对生态住宅的热量供需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类基于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的农村生态住宅模式,年可提供热量68 070.24MJ,完全可满足半干旱地区农户日常生活中炊事、采暖、热水、照明以及家电使用等各种能耗需求。
- 张培栋杨艳丽
-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太阳能生物质能
- 中国沼气综合利用潜力被引量:20
- 2007年
- 沼气综合利用是农村沼气建设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措施,本文以我国2004年的沼气综合利用情况,分析了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沼气综合利用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中国沼气综合利用生态经济效益显著,2004年沼气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效益43.57×108元,保护森林167.1×104hm2,减少CO2排放655.17×104t,减少SO2排放5.94×104t。目前中国沼气发酵产物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经济潜力开发率不到1%,生态潜力开发率仅在4%左右,前景广阔。
- 张培栋杨艳丽李新荣
- 关键词:沼气综合利用生态效益
- 甘肃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被引量:10
- 2007年
- 文章系统地研究了甘肃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的11项服务功能,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初步的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年经济价值为169亿~426亿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为37亿元,间接经济价值为132亿~389亿元。
- 石瑾张培栋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 地理信息系统在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出发,分析了统计学模型与遥感模型在秸秆资源量预测中的优缺点,介绍了GIS技术在数据管理、资源量空间表达、区域收集分析、厂点优化选择方面的具体应用。提出建立秸秆利用评估系统,以期对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解决途径和有效手段。
- 张展王利生张培栋郑泽宇
- 关键词:GIS数据库
- 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被引量:70
- 2007年
-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个巨大的能源库,对其的准确定量是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提条件。文章以2005年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为例,结合农作物秸秆的能源转化方式,定量估算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的潜力,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中国每年约有3.995×10^8t农作物秸秆可作为能源利用,这些秸秆若全部以直接燃烧、锅炉燃烧、压缩成型燃烧、沼气供热、沼气发电、气化供热以及气化发电等不同转化方式加以利用,则其能源化产品可分别替代化石燃料0.291×10^8,0.5×10^8,2.039×10^8,0.815×10^8,0.258×10^8,2.217×10^8和0.5987×10^8t标煤。其中气化供热能源转化效率最高,可达60.37%,其次为压缩成型燃烧,能源转化效率达58.26%。秸秆资源用于气化供热和压缩成型燃烧潜力巨大。
- 张培栋杨艳丽李光全李新荣
-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