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099)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朱渊朱剑飞李永辉沈旸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日常生活:一种空间实践的开启维度——2016年“日常生活:现代化背景下的空间设计与空间实践”国际会议评述被引量:3
- 2016年
- 全文以社会空间互化、空间设计和日常生活的问题为缘起,阐述"日常生活:现代化背景下的空间设计与空间实践"国际会议中所涉及的哲学理论、历史分析、文化批评、作品解读、设计教育等研讨的广泛意义,并进一步介绍会议中的策略、论理、冲突、视像四个议题的讨论。由此希望进一步开启日常话题在建筑学中的重要意义。
- 朱渊朱剑飞
- 关键词:论理视像
- 基于空间句法的甘熙故居空间结构解读被引量:6
- 2015年
- 本文以空间句法为辅助工具,对甘熙故居这一保留完整的大型江南传统民居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解读。通过对故居内部空间进行集成度的计算,进一步理清故居内部厅堂、庭院、备弄等的组织关系。同时,参照传统文化礼制及故居历史使用方式,重新梳理故居内部的空间结构。
- 吕明扬
- 关键词:空间句法空间结构集成度
- 量化的多样性”——本科二年级社区图书馆联合教学解析
- 2013年
- 介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本科二年级社区图书馆的设计教学,在感知、定义、理念、模型、实验的设计切入中,产生了多样化的设计结果;在此,空间计划、"内"与"外"的结合、设计媒介的讨论、互动设计方法的结合,体现了多样性的设计理念在不同层级下不断具体、确定、量化的过程。
- 朱渊Odilo Schoch
- 关键词:图书馆
- “毯·桥”——记2013东南大学八校联合毕业设计之“北京天桥演艺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及其反思
- 2014年
- 北京天桥演艺区的复兴是2013年八校联合毕业设计中的设计主题。本文以东南大学一组毕业设计作为分析对象,从'毯·桥'的设计理念中,诠释日常生活中的演艺与城市建筑之间的紧密关联,并最终从一种厚度的建立,基于日常生活的空间启动,以及模型化的关联梳理进行讨论,由此反思设计与设计教学。
- 朱渊
- 关键词:演艺
- 文化景观的叙事呈现——以隋炀帝陵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为例被引量:7
- 2016年
- 从大扬州城市文化景观结构的价值重组,考古文化价值景观意境的序列呈现,墓葬本体保护引导下墓葬形制的行为体验以及建筑与景观结合下的场景设置与空间体验4个方面,分析隋炀帝墓考古遗址公园的设计理念与过程,以诠释大遗址保护设计中文化景观的叙事呈现的发展脉络。
- 朱渊沈旸李永辉姚昕悦
- 关键词:风景园林隋炀帝大遗址文化景观叙事
- 日常生活:作为一种设计视角的关注——“日常生活”国际会议评述被引量:7
- 2016年
- 1会议缘起近几十年全世界的城市化浪潮异常迅猛,在亚洲和中国,表现尤其突出。这个以中国为突出表现的城市化过程,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之际,对具体的日常生活、物质格局、空间组合和自然生态的影响,也有巨大的冲击。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2006年)生动展现了婚姻、家庭的动荡变迁和大地景观、三峡大坝的辉煌成就的互动关系。此类问题,也出现在世界的各地,
- 朱渊朱剑飞
- 关键词:三峡好人贾樟柯城市化浪潮大地景观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