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4009589)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启才丁月霞刘世明钟赟李冰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内皮
  • 4篇血管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合酶
  • 4篇细胞
  • 4篇合酶
  • 4篇ANG
  • 3篇粘附
  • 3篇粘附分子
  • 3篇细胞表达
  • 3篇细胞间
  • 3篇细胞间粘附分...
  • 3篇内皮细胞
  • 3篇格列酮
  • 3篇过氧化物
  • 3篇过氧化物酶
  • 3篇分子
  • 3篇HUVECS
  • 2篇血管内皮

机构

  • 9篇广州医学院第...
  • 6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7篇丁月霞
  • 6篇刘启才
  • 5篇刘世明
  • 2篇钟赟
  • 1篇郑小玲
  • 1篇李冰
  • 1篇林勇平
  • 1篇孙卫文
  • 1篇陈盛强
  • 1篇吴晓蔓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AngⅡ抑制HUVEC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和NO的释放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内皮NO生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HUVECs的原代培养,3~5代用于实验;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Gfiees反应原理测定上清NO释放量。结果:与无刺激组相比,AngⅡ(10^-8、10^-7、10^-6)抑制HUVECs eNOS mRNA和蛋白表达(P<0.05);HUVECs未受刺激时NO生成量是(50.21±4.39)μM,不同浓度的AngⅡ(10^-8、10^-7、10^-6)与HUVECs共孵育12h可明显减少NO释放(30.01±4.10)μM、(21.33±4.81)μM、(16.35±2.56)μM,使其浓度分别下降49.7%、63.4%、71.1%。结论:AngⅡ明显抑制HUVECs表达eNOS,并呈浓度效应减少内皮NO的释放。
徐颖华丁月霞刘世明刘启才
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氧化氮
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和释放NO的影响
目的:观察 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粘附分子(ICAM-1和 VCAM~1)及内皮 NO 生成的影响, 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 HUVECs 的原代培养...
丁月霞刘启才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
文献传递
PPARs激动剂上调内皮细胞表达eNOS并增加NO生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及PPARγ激动剂赛格列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抑制NO生成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用1×10-7-1×10-4mol/L赛格列酮和10-5、10-4mol/L非诺贝特预处理HUVECs 24 h,再与10-6mol/L AngⅡ共同孵育12 h,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Griees反应测定NO2-/NO3-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7mol/L AngⅡ刺激HUVEC 12 h下调eNOS mRNA(0.38±0.19vs0.13±0.18,P<0.01)和蛋白(35.90±3.18vs6.95±2.19,P<0.01)表达,减少NO生成(50.21μmol/Lvs21.33μmol/L,P<0.01)。用10-7、10-6、10-51、0-4mol/L赛格列酮预处理24 h,上调eNOS mRNA表达(分别为0.36±0.03、0.36±0.14、0.37±0.16、0.43±0.06,与AngⅡ组比较,均P<0.01)和蛋白表达(分别为11.60±3.31、11.78±5.45、13.93±2.46、22.93±3.17,与AngⅡ组相比,均P<0.01),增加细胞培养液NO2-/NO3-浓度。非诺贝特也上调eNOS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培养液NO2-/NO3-浓度(P<0.01)。结论:AngⅡ减少eNOS表达,从而减少NO生成。赛格列酮和非诺贝特预处理24 h,可拮抗AngⅡ对HUVECs eNOS 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增加NO的释放。
刘世明丁月霞钟赟刘启才李冰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非诺贝特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
大鼠GAD65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构建pGEX-6P-3/GAD65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大量纯化的大鼠GAD65蛋白。方法通过RT-PCR技术从大鼠脑组织中扩增GAD65cDNA,克隆至PGEM-Teasy载体上并测序,利用引物上的BamHI与EcoRI酶切位点将GAD65基因插入PGEX-6P-3,转化大肠杆菌BL21,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IPTG诱导重组菌株表达,用SDS-PAGE与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并用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PreScissionProteas酶对融合蛋白进行酶切。结果扩增的GAD65长度为1758bp,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吻合。重组子经酶切鉴定,获得PGEX-6P-3GAD65原核表达菌株,获得分子量约91000的PGEX-6P-3/GAD65融合蛋白,分离纯化出约65000的GAD65蛋白,Western-blot表明重组蛋白能被GAD65单克隆抗体特异结合。结论成功获得GAD65蛋白,为研究GAD65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郑小玲刘启才林勇平孙卫文陈盛强吴晓蔓
关键词:GAD65原核表达克隆
赛格列酮对HUVECs表达eNOS和NO生成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赛格列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其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用1×10-6~10-4mol/L赛格列酮预处理HUVECs24h,再与10-7mol/LAngⅡ共同孵育12h;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eNOS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Griees反应测定上清NO释放量。结果与无刺激组比较,10-7mol/LAngⅡ刺激HUVECs12h后明显抑制eNOSmRNA及蛋白表达,P<0.001;基础状态下,HUVECseNOSmRNA及其蛋白表达较强,10-7mol/LAngⅡ刺激12h后明显下调eNOS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0.001)。各浓度赛格列酮预处理24h明显减弱AngⅡ对HUVECseNOSmRNA的下调作用(与AngⅡ组相比,P<0.001)。同样赛格列酮也明显减弱AngⅡ对HUVECseNOS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与AngⅡ组相比,0.1、1μmol/L时P<0.01,10、100μmol/L时P<0.001,但0.1、1、10μmol/L赛格列酮组间比较P>0.05)。与无刺激组比较10-7mol/LAngⅡ明显减少NO的释放,P<0.05;与AngⅡ组比较,赛格列酮干预24h后呈浓度趋势增加NO的释放,P<0.001。结论赛格列酮呈浓度效应上调HUVECs表达eNOS,并呈浓度趋势增加内皮NO的释放。
丁月霞刘世明钟赟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类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
AngⅡ抑制HUVEC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和NO的释放
目的:观察 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内皮 NO 生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 HUVECs 的原代培养,3-5代用于实验;通过 ...
徐颖华丁月霞刘世明刘启才
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
文献传递
PPARγ调控EPCs移植术对心血管重建的作用
2005年
最近的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PCs)有助于心血管损伤如心肌梗死(MI)、动脉粥样硬化(AS)、缺血性心脏病(IHD)、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等后的成体新生血管形成和心血管重建。EPCs移植输入可以增加血管形成及心肌细胞再生。在几种实验动物模型中EPCs可促进外周血管或心肌缺血后的血管形成和毛细血管密度及心肌修复。并且,MI后移植EPCs增强心脏功能。这表明祖细胞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改进治疗这些血管疾病发生、心肌再生、防止再狭窄、抑制新生内膜过度增生的方法。现综述有关祖细胞移植术所获得的观察结果,并探讨通过药物调控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PARγ)及其兴奋剂噻唑烷二酮(TZDs)等这些新的干预措施以增强EPCs功能和数量,提高其移植效果。
丁月霞刘世明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噻唑烷二酮
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和释放NO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及内皮NO生成的影响,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HUVECs的原代培养,3-5代用于实验;通过RT-PCR和W estern B lot检测两种粘附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G riees反应原理测定上清NO释放量。结果:HUVECs未活化时不表达VCAM-1而ICAM-1呈低表达状态;AngⅡ在生理浓度时(10-9mol/L)即可刺激HUVECs表达ICAM-1和VCAM-1 mRNA,随浓度增加表达增强;10-7mol/L AngⅡ在不同时间点刺激HUVECs 6 h即有ICAM-1 mRNA和VCAM-1 mRNA较高表达,但高峰有所不同,前者在10 h左右,后者为12 h。在AngⅡ刺激下两种粘附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趋势与mRNA相似;并随浓度增加而明显抑制NO生成。结论:AngⅡ明显增强HUVECs表达粘附分子,并抑制其NO生成,具有显著的促炎和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丁月霞刘启才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内皮细胞
赛格列酮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上调
2006年
目的研究赛格列酮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上调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赛格列酮(0.1μmol/L、1μmol/L1、0μmol/L和100μmol/L)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 h,再与10-7mmol/L血管紧张素Ⅱ共孵育12 h。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血管紧张素Ⅱ组相比,0.1μmol/L和1μmol/L赛格列酮预处理24 h组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上调无抑制作用(1.107±0.091比1.104±0.081和1.062±0.051,P>0.05),而10μmol/L和100μmol/L组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814±0.016和0.766±0.026,P<0.01和P<0.001);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表达分别下调52.9%和55.5%(P<0.01和P<0.001)。而不同浓度的赛格列酮(0.1μmol/L、1μmol/L、10μmol/L和100μmol/L)使血管细胞粘附分子mRNA表达分别下调14.2%、19.5%、45.1%和60.7%(0.1μmol/L时P<0.01,余P<0.001);蛋白表达分别下调17.8%、33.8%、54.5%和58.9%(0.1μmol/L时P<0.01,余P<0.001)。结论赛格列酮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并呈浓度依赖效应;但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无论是mRNA还是蛋白水平,在低浓度(0.1μmol/L和1μmol/L)时无抑制作用,在较高浓度(10μmol/L和100μmol/L)可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丁月霞钟赟孙吉力刘启才刘世明
关键词: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