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2004-294])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王荣军刘红英宁长申张龙现菅复春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电镜
  • 1篇隐孢子虫
  • 1篇生物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研...
  • 1篇孢子虫
  • 1篇鹌鹑
  • 1篇火鸡
  • 1篇火鸡隐孢子虫

机构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赵金凤
  • 1篇孙铭飞
  • 1篇菅复春
  • 1篇张龙现
  • 1篇宁长申
  • 1篇刘红英
  • 1篇王荣军

传媒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鹌鹑源火鸡隐孢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利用鹌鹑源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eleagridis)分别感染雏鸡、雏鸭、雏鸵鸟和小白鼠研究其致病性。结果能成功感染雏鸡、雏鸭和小白鼠,但不能感染雏鸵鸟。2个感染组雏鸡主要在感染后第3天引起雏鸡强烈的腹泻症状,但非免疫抑制组比免疫抑制组症状稍轻,此外,免疫抑制组的鸡出现了多个排卵囊高峰;感染相同剂量的2个试验组雏鸭的排卵囊显露期均较雏鸡短,非免疫抑制组雏鸭的排卵囊规律呈一过性,2组雏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免疫抑制组小白鼠出现多个排卵囊高峰,显露期持续24 d,正常组小白鼠的排卵囊规律呈一过性。根据肠黏膜涂片,抗酸染色观察发现主要虫体寄生于雏鸭的回肠;通过病理组织学切片和电镜观察发现虫体主要寄生于雏鸡的回肠和小白鼠的十二指肠,但均主要引起肠绒毛的大量脱落,黏膜上皮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试验证明鸭为鹌鹑源C.meleagridis的新宿主,但敏感性较低;鹌鹑源C.meleagridis不感染非洲雏鸵鸟。发现鹌鹑源C.meleagridis在鹌鹑、鸡和鸭体内寄生部位与小鼠体内寄生部位有明显差异。
孙铭飞张龙现宁长申菅复春赵金凤王荣军刘红英
关键词:火鸡隐孢子虫鹌鹑电镜生物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